02.25 戰“疫”作品的職責與情懷———安鄉縣文化館以筆為槍投入戰“疫”隨記

>begin-->

詩以言志,歌以詠懷。在全國上下萬眾一心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行動中,安鄉縣文化館以筆為槍投入戰“疫”,及時湧現出了一批鼓舞人心、凝心聚力的優秀文藝作品。這些飽含深情的“抗疫”作品,融文藝性和人民性為一體,洋溢著濃郁的人文氣息和愛國情懷。

“今天的保持距離,就是為了明天的更加親密。而戰勝病毒的那一天,就是我們團聚的日期!”這是原創歌曲《距離》(瞿瓊詞 肖俊魁曲 肖俊魁唱)的主題!正月十五那天,當我們看到窗外萬家燈火而親人們卻不能團聚的時候,當我們想到還有千千萬萬的醫護人員、軍人警察、環衛工人、社區基層幹部還在戰“疫”第一線時候,在當前疫情防控正處在最吃勁的關鍵階段,我們一定要堅定必勝信念,咬緊牙關,繼續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

“面對疫情莫慌亂,按照政府的要求辦。只要八條做得好,管教瘟神上西天!”這是縣文化館在大年初三抗疫第一時間及時推出的大鼓演唱《同舟共濟排萬難》(全峻詞 鄒寶君演唱)。這是用本地群眾最喜愛的曲藝形式,將政府的抗疫要求及時地告知了群眾。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面對嚴峻疫情,文化人當然不能缺席。真正的文化人應該是戰士,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投入戰場,以筆為槍,謳歌大愛,為抗擊疫情鼓勁加油,展現自己的擔當和情懷。

在戰“疫”面前,安鄉文化人用大量的文藝作品完成了自己的歷史責任。

除上述的原創歌曲《距離》、大鼓演唱《同舟共濟排萬難》外,安鄉文化人還創作了由樊明雪作詞、夏安邦作曲的歌曲《武漢加油》,由陳章文作曲的《我們不會倒下》,由鄧永旺作詞、張福雄作曲、肖俊魁演唱的歌曲《情無限·愛無邊》,由全峻編詞、周德興和秦祖春演唱的三棒鼓《兩抓兩促捷報傳》,由鄧聲斌、鄧紅編詞、肖俊魁演唱的快板《歌唱勇士鍾南山》,還有縣文化館麾下各文藝團隊創作及演唱的的大鼓《戰疫情渡難關》,順口溜《抗擊肺炎》,配樂詩朗誦《武漢加油》等等。眾多的文藝作品時效快、接地氣、感染力強,呈現了大疫關頭文化人表現出來的強大戰鬥力。

安鄉文化人戰鬥力源於他們的文化自信,因為他們始終堅信,疫情終將散去,因為無論什麼病毒,都抵不過人間大愛,更擋不住春暖花開。

【快板詞】歌唱勇士鍾南山

鄧聲斌 鄧紅

快板登場笑聲喧,

聲聲歌唱鍾南山。

講的是,那一年全國鬧非典,

人心惶惶,雞犬不寧,談“非”色變好驚險。

大敵當前抗感染,

廣州出了個鐘南山。

吳儀總理點了將,

千斤重擔壓在肩。

迢迢千里飛北京,

協助中央作研判。

一言九鼎提建議,

遠離病毒攻難關。

全國人民齊動手,

戰勝非典捷報傳。

這一次,新型冠狀病毒更兇殘,

全國各地開始蔓延。

除夕春節、男女老少都不安。

又是那,抗毒勇士鍾南山,

捨生忘死赴武漢,

查疫情,探病源,

採標本,搞科研,

找到了罪魁禍首、

野生動物大“毒販”。

人與人,相互傳,

病毒擴散是根源。

鍾南山,不簡單,

不怕死,不畏難。

不忘初心克時艱。

牢記使命衝在前。

論年齡,足足滿了八十三;

論學歷,醫學院畢業是科班;

論資歷,工程院院士頂冒尖。

紅十字會長,專家組組長,

書記、院長、研究所所長,

教授、博導,各種頭銜一大串。

難怪黨中央聽建言:

封城市,切毒源;

斷交通,阻循環;

少出門,不串聯;

戴口罩,防感染;

洗手通風成習慣;

洗手通風成習慣。

全國上下一盤棋,

令行禁止抗肺炎。

白衣天使救人命,

聲聲歌唱鍾南山。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