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深度分析:活塞走上重建道路的原因有哪些,這四點值得重視

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去年夏天還在極力補強的活塞,本賽季打到賽程中段後交易核心德拉蒙德,裁掉莫里斯、雷吉,這也意味著活塞之前的建隊策略徹底失敗。今天就來分析一下活塞之前為何沒有成功,再次走上了重建的道路。

建隊核心有違聯盟大勢

如果要說近些年球隊最穩定的核心球員,那就是德拉蒙德了。德拉蒙德是12年首輪第9順位被活塞選中,他也被當作內線核心來培養。從德拉蒙德的成長履歷來說,並沒有成為肆虐內線的霸主。即便德拉蒙德在活塞有兩個賽季被選進了全明星陣容,但也無法證明他是一位頂級內線。

深度分析:活塞走上重建道路的原因有哪些,這四點值得重視

德拉蒙德是一位優缺點很明顯的球員,而他的這些缺點也是影響活塞重建的原因之一。打了這麼多年的球的德拉蒙德依然是藍領球員,沒有成長為像恩比德這樣的超級內線。德拉蒙德進攻端技術粗糙,看似有勾手這樣的操作,但是成功率並不高。另外一方面,他比較依賴吃餅,內線自主進攻能力比較匱乏。

德拉蒙德沒有成長為活塞想要的樣子,而他們一開始的建隊思路就有問題。12年NBA其實已經處在了變革的前夜,然而活塞依舊用首輪選秀權帶走了德拉蒙德,這位與現代籃球格格不入的重型內線。有意思的是,他們在第二輪選中的米德爾頓轉手就送人了,成全了現在的雄鹿。

當下是鋒線橫行的時代,在活塞確立以德拉蒙德為核心的時候,何嘗也不是以詹姆斯、喬治等鋒線主要建隊思路的年代。其實以大中鋒為建隊核心早已落伍,不要說21世紀第二個十年,在進入新世紀之後就已經摒棄這個觀念。球迷可以說是中鋒式微,不會再出現像奧尼爾這樣的內線霸主,但是在進攻節奏加快以及強調空間的情況下,大中鋒有點被淘汰的意思。

深度分析:活塞走上重建道路的原因有哪些,這四點值得重視

活塞建隊核心有違聯盟大勢,而德拉蒙德也不可能轉型為空間型內線。當一位球員常年投射距離集中在5英尺以內,再往外擴點也就是5-9英尺時,就沒有必要指望他能轉變成為洛佩茲式的空間型內線。更重要的是,德拉蒙德的防守讓人詬病,以及他沒有像詹姆斯等人的領袖氣質。從某種程度上說,德拉蒙德已經成了活塞負資產,於是我們看到了球隊以甩賣的形式將其送走。

或許活塞吸取了教訓,在以後選擇建隊核心時,不會再向內線靠攏了吧,除非有像奧尼爾、恩比德式的內線出現。

交易格里芬豪賭以失敗告終

17-18賽季,活塞和快船達成了一筆重磅交易,活塞送出了以哈里斯、布拉德利、首輪選秀權的核心籌碼,換回來了主要成員格里芬。活塞和快船此次交易,其目的很簡單,就是將哈里斯升級為格里芬。不過當時有球迷並不看好這筆交易,畢竟格里芬的傷病隱患一直存在,活塞這筆操作也被認為是在豪賭。

深度分析:活塞走上重建道路的原因有哪些,這四點值得重視

活塞組建了雙塔陣容,又是違背聯盟大勢的操作。對於沒有投射能力的德拉蒙德來說,有了格里芬之後進攻空間會更加擁擠,雖然格里芬已經轉變為跳投靚仔。從結果論來說,活塞試驗了雙塔陣容,17-18賽季衝擊季後賽未果,18-19賽季以東部第八的身份擠進了季後賽,不過被雄鹿橫掃。

然而更重要的是格里芬的傷病隱患,他在快船時期常規賽很勇猛,等要打季後賽的時候就會出現傷病。最健康的那幾年是其職業生涯前4個賽季,但是之後職業生涯出勤率開始下滑。18-19賽季常規賽打了75場,球迷都以為格里芬擺脫了傷病,但是在賽季末期出現了嚴重的傷病。

要說格里芬的敬業精神也值得讚歎,上賽季季後賽帶傷強行復出,但是也為本賽季賽季報銷埋下了伏筆。其實從交手雙方陣容來看,活塞絕對不是雄鹿的對手,但是格里芬選擇了復出。於是本賽季格里芬只打了18場比賽就報銷,在這18場比賽中表現出的狀態也讓人擔憂。格里芬狀態下滑以及傷病問題,這也成了推動活塞重建的原因。

深度分析:活塞走上重建道路的原因有哪些,這四點值得重視

活塞挖空心思交易來的格里芬,最終以失敗告終。另外一方面,格里芬的大合約也拖累了活塞,球隊無法順利將其交易,畢竟他的合同到2022年夏天才到期。

小市場球隊無法吸引大牌球星加盟

活塞所處的底特律是小市場球隊,雖然這座城市有著光榮的歷史。而讓小市場球隊真正難受的地方,那就是無法吸引到大牌球星加盟。縱觀每年自由市場開啟後,超級巨星的流動往往都是走向大城市,洛杉磯是多少球員嚮往的地方,很少有球員來到小市場球隊。

縱觀活塞隊史,沒有超級球星在合同到期後主動加盟活塞,不少都是自己選秀培養的球星,比如以賽亞-托馬斯。沒有超級巨星來投,那麼活塞的實力縱然會受到影響,而流向其他球隊又擴充了對手的實力。即便活塞有薪金空間可以吃下超巨的合約,但是人不來擁有薪金空間又有什麼用。

對於超巨而言,他們職業生涯收入來源不僅僅是年薪,他們還有自己的商業帝國以及代言合約。大城市曝光量極高,對於他們商業版圖的拓展都很有幫助,小城市卻無法與之相比。我們可以以格里芬為例來說明,他在快船的時候曝光量是多麼的高,到了活塞之後卻銷聲匿跡,很少有關於格里芬的報道出現。而廣告主需要有曝光率的球員,只有這樣才會有助於自己品牌完成拓展。

深度分析:活塞走上重建道路的原因有哪些,這四點值得重視

於是對於像活塞這樣的小市場球隊而言,他們要想得到實力派球員,只能掏空資產來做交易,這也是為什麼活塞會交易格里芬的原因。他們已經受夠了多年不進季後賽的情況,因此想到了速成的方法。或許這就是小市場球隊的悲哀吧,要想奪冠難度真的太大了。

選秀眼光以及培養週期長

NBA各支球隊很有意思,有的球隊選秀眼光不錯,但是是新秀墳場,比如太陽以及森林狼。有的球隊善於選秀,比如雷霆只用了三年時間就選到了建隊基石,且能將其培養成為超巨(哈登到火箭之後踏入超巨行列)。而小市場球隊要重建的話,選秀水平決定了他們的重建週期。

縱觀活塞這些年選秀情況(從12年開始),活塞在首輪總共選中了德拉蒙德、波普、斯坦利約翰遜、埃倫森、肯納德。次輪選中了米德爾頓、託尼-米切爾、丁威迪、貝納傑、布魯斯-布朗。要說活塞的選秀眼光,有的球員還可以,但是總體而言不敢恭維。像次輪秀米德爾頓選秀夜就被交易,丁威迪到了籃網之後打出身價。

深度分析:活塞走上重建道路的原因有哪些,這四點值得重視

選秀就如同刮彩票,即便你擁有狀元籤,也有時候會看走眼,畢竟你不知道這張彩票下面的球員會成為詹姆斯還是會成為本內特。如果選秀眼光好,那麼重建所需要的時間就會縮短。不說之前的雷霆,就以當下的老鷹和灰熊來說,他們就很快就選中了建隊基石,也已經看到了曙光。

除了選秀之外,培養週期也是一支球隊的命脈。有的球員出道即巔峰,比如詹姆斯、杜蘭特等人,他們稍微加以培養就成為當世高手。有的球員則是需要長時間培養後才能打出身價,比如英格拉姆、米德爾頓等。或許有的球隊在其沒有成才之前就將其送走,相信過程的可能性不大,他們等不起這些人用漫長時間來練級。

活塞將德拉蒙德培養了8年時間,雖然說在15-16賽季他就進入了全明星,但是他沒有成長為球隊需要的樣子。我們在上文中也列舉了活塞選秀情況,但是真正留下來的也就剩肯納德一人了。而肯納德的崛起也是機緣巧合,是在雷吉傷缺的情況下表現出了自己的戰鬥力。

深度分析:活塞走上重建道路的原因有哪些,這四點值得重視

活塞培養球員的週期太長了,以至於球隊一直處於不上不下的程度。看似有打進季後賽的希望,但是就差那麼一點意思。而這支球隊的上限也僅僅是打進季後賽,不像當年鐵血活塞一樣奪得總冠軍。

結束語

活塞走上了重建道路,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一種解脫。好的一點是,活塞今年夏天會騰出大量薪金空間,也只有格里芬一人的垃圾合同存在。只要有薪金空間以及選秀權,就會有有希望重新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