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復工復產要打通各條脈絡,做到“五個加快”

【原創】復工復產要打通各條脈絡,做到“五個加快”

國家發改委運行局二級巡視員唐社民今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有序推進復工復產是當前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保證經濟社會平穩運行的重要舉措。他介紹,從區域來看,廣東、江蘇、上海等一些經濟大省(市)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復工率超過50%。

復工復產要打通各條脈絡,做到“五個加快”

雖然疫情防控仍然任務艱鉅,尚沒有達到可以鬆一口氣的地步。尤其是湖北等重點區域,需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進行拉網式排查,切斷傳染源。其他地方也要把好每一道關口,確保不發生新的傳染源,不出現新的感染人群,特別是超級傳播者。但是,經濟發展也一刻不能放鬆,必須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用復工復產來穩定經濟增長,用復工復產來穩定居民心理,用復工復產來增強發展信心,用復工復產來反擊西方某些媒體、人士唱衰中國經濟的言論。

很顯然,在復工復產問題上,有的地方、有的行業、有的企業已經走在了前面,做出了表率,也取得了一定效果。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應當有更多的地方、更多的行業、更多的企業加入到復工復產的行列之中,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讓經濟步入正常發展軌道,讓廣大員工能夠重新回到工作崗位,讓廣大居民緊繃的神經能夠在復工復產中慢慢放鬆。

那麼,到底應當如何復工復產,如何才能使復工復產的效率最高呢?我們認為,應當從五個方面來加快。首先,經濟發達地區應當加快復工復產。按照數據,廣東、江蘇、上海等經濟大省(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已經超過50%,應當是一個比較好的消息。但是,由於復工率不代表復產率,且主要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如何讓更多的企業加入到復工復產行列,且既復工、又復產,是經濟發達地區應當重點考慮的問題。因為,經濟發達地區如果復工復產率高了、效果好了,對於經濟增長、就業等的影響很大、作用很大。因此,經濟發達地區必須在繼續做好疫情防控,採取更多有針對性的防控措施的同時,有序組織企業的復工復產,為其他地方復工復產提供良好的經驗。

復工復產要打通各條脈絡,做到“五個加快”

其二,疫情相對較輕的地區應當加快復工復產。從目前全國各地的疫情來看,多數地方已經進入拐點,不僅新增病例連續減少,相當一部分地區已經是零增加。除了管控措施實、效果好之外,也說明疫情防控已經進入拐點,重點應當轉向復工復產了。如果能夠把疫情防控的措施成功運用到企業復工復產當中,是能夠有效控制病毒的傳播的。因此,疫情較輕或已經進入拐點的地區,一定要把重點轉向組織企業復工復產方面,給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幫助。尤其是防控措施過度、對企業復工復產採取過度嚴厲措施的地區,一定要調整防控策略,引導組織企業復工復產。

第三,大中型企業要加快復工復產。大中型企業的復工復產,對於中小微企業十分重要。即便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要延遲一步,如果大中型企業的復工復產工作抓好了,對中小微企業的復工復產也是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特別是帶動力強、配套產品多的企業,更要加快復工復產進度。如汽車、機工、船舶等企業,必須以更大力度復工復產。要知道,大中型企業不加快復工復產,為大中型配套的中小微企業就只能等待。而等待對中小微企業來說,就有可能是破產倒閉,有可能是關門歇業。所以,在復工復產問題上,大中型企業必須全力以赴,凡具備條件的企業,都要立即復工復產。地方政府則做好服務工作,為大中型企業的復工復產提供防疫、交通等方面的服務,共同為經濟增長出力。

第四,上游企業要加快復工復產。眼下,很多下游企業想復工復產,也在積極地組織復工復產。可是,卻受制於上游企業復工復產步伐還不快,原材料等供應不上,導致一些下游企業無法組織員工回崗,形成廣大員工心理上的焦慮。所以,從目前產業鏈的基本情況來看,如何組織好上游企業的復工復產工作,十分重要而緊迫。只有把上游企業的復工復產工作組織好,才能有效促進下游企業的復工復產工作。因此,地方在組織企業復工復產時,應當優先考慮上游企業的復工復產,讓上游企業能夠成為帶動下游企業復工復產的重要力量。

復工復產要打通各條脈絡,做到“五個加快”

第五,民生企業要加快復工復產。雖然說民生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已經提前進行,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更多的還是側重於防疫物資等方面的民生企業、重點企業,真正與居民生活相關的民生企業,包括農副產品生產企業、養殖企業,復工復產的效率還不高、效果還不明顯。如果這些企業的復工復產工作不抓好,對下一步居民生活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因此,必須更大力度地組織這些企業的復工復產工作,確保居民生活不受影響,確保社會穩定,確保市場預期平穩。

tanhaojun196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