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樓市已進入“死衚衕”,三四線城市已經“到頭”?

如今我國的房地產行業進入到了一個“轉折點”,有人說“買房必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房價將會逐漸下跌,直至迴歸到“居住屬性”中。

對於剛需來說,最近一段時間是非常難熬的,房價相比之前有了明顯的下跌,剛需都躍躍欲試想要買房,但又害怕買了房之後房價再次下跌,到時自己不白白虧了一筆錢?

所以在最近房價下跌之後,很多剛需依舊“按兵不動”,想要在觀察觀察。不過對於房價的“低點”在哪裡,誰也不知道。有的剛需又害怕錯過了“低點”,所以近段時間剛需們很是糾結。

樓市已進入“死衚衕”,三四線城市已經“到頭”?

在2019年時,我國房地產行業就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就是房價停止了上漲的趨勢,不少地區的房價還出現了下跌。對於剛需來說,2019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不少人也將2019年稱為房地產行業的“轉折點”。

雖然2019年各地區的房價,相比於之前有了明顯的下跌,但對於很多剛需來說,房價依舊處於高位。現在很多三四線城市的房價都在上萬/平米,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價格在上百萬元左右。

這還只是普通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一二線城市的房價能達到數萬/平米,乃至更高的價格。這樣算下來,一二線城市一套房的價格能達到數百萬元乃至上千萬元。不要說是幾百萬了就算是上百萬,對於普通家庭來說都不是“小數字”。

樓市已進入“死衚衕”,三四線城市已經“到頭”?

現在我國很多已購房的普通家庭,都是靠著家裡人湊齊房子的首付,然後再讓家庭中的年輕一代花上幾十年的時間還清剩下的房貸。這也成為了,我國很多已購房家庭的“標配”了。

房價上漲的“過程”

我國房價可以說是“突然”就上漲起來的,在沒有引起多少人注意的情況下,我國房地產行業來了“奇襲”,讓人們措手不及。

你要問我國人民最後悔的一件事是什麼,想必很多人都會後悔沒有早點買房。因為在幾十年前時,我國各地區的房價還處於低谷,當時的房價對於普通家庭來說沒有任何的“壓力”,攢個幾年錢就足夠買房了。

在房價處於“低廉”狀態的時,或許是因為太容易得到了,所以很多人都“瞧不上”房地產行業,更不要說花錢買房了。

樓市已進入“死衚衕”,三四線城市已經“到頭”?

當時我國人民屬於家家戶戶都有房住的,在當時人人都有的東西,誰又會覺得它稀有呢?甚至不少人覺得,人人都有的東西肯定不值錢,當時在人們的心中房子被貼上了“不值錢”的標籤。

雖然當時房子“低廉”,但也是需要錢的,一般一個普通家庭攢幾年前就能買一套房了。這個價格在現在看來很便宜,但在當時人們眼中就覺得不值。畢竟當時人們心中就覺得房子“不值錢”,你還賣那麼貴。所以那時的人們,寧可將錢存於銀行,也不願意花錢買房。

不過之後我國房地產行業就“報復”人們的“看不起”,開始了瘋狂的發展,在房地產行業不斷髮展之際,房價也隨之不斷上漲。

房價在上漲“初期”時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因為當時根本沒有多少人關注房價的走勢。但隨著房價越長越高,關注房地產行業的人開始多了起來,不過依舊有不少人覺得房價存在泡沫,未來房價還是會跌的。

就這樣不少人又再次錯過了買房的機會,等到房價上漲到人們“遙不可及”的高度時,不少人才“醒悟”過來,都紛紛表示後悔了,沒有早點買房。曾經人“嫌棄”的房地產行業,如今卻成為了財富的象徵,這中間的差距讓人“難以接受”。

我國對於房地產行業的“態度”

在房價上漲之際,不少人都湧入了房地產行業當中,想要從其中“分一杯羹”。人們的不斷湧入,導致的房價的再次上漲,也讓房地產行業成為了“投資工具”。之後我國就出臺了一系列調控政策,來對房地產行業進行“管理”。

我國的調控政策是一年比一年多,調控力度也是一年比一年強,在我國調控政策的“施壓”下,我國房價終於出現了下跌,房地產行業也逐漸迴歸到“居住屬性”上。

未來我國還將有一系列房地產調控政策出臺,而這些政策都將成為“抑制”房價的利器。

樓市已進入“死衚衕”,三四線城市已經“到頭”?

光遠:三四線城市失去投資價值

按照現在我國房地產行業的走向來看,三四線城市房價下跌的可能性,要比一二線城市高上許多。因為一二線城市有良好的經濟基礎,在一定程度上“支撐”著房價。

而三四線城市並沒有這樣的“支撐”,而且現在很多三四線城市的居民,都在朝向一二線城市湧去。隨著人員的流出,未來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行業,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現在就連不少房企都減少了在三四線城市的佈局,將目光投向了風險更小的一二線城市。未來三四城市房子更適合居住,而不是用來投資。

在2019年時不少“炒房客”都虧了,甚至不少都“割肉”離場了。我國房地產行業“買房必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買房投資屬於“送錢”行為。

樓市已進入“死衚衕”,三四線城市已經“到頭”?

不僅是三四線城市,一二線城市也是如此,現在想要靠房地產行業賺錢的要做好虧錢的準備。房地產已經不是“穩賺不賠”的買賣了,現在空置房那麼多,你覺得房價還有多少上漲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