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紅蜻蜓4000家門店無法開門營業,卻靠500多個微信群,日入百萬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很多人回想起17年前的非典。

有的企業在非典時期熬不下去倒閉了,也有不少企業趁機風生水起。比如阿里巴巴、京東等。

成立於1995年的鞋服上市公司紅蜻蜓,對2003年的非典疫情也是記了重重一錘:

疫情下的他們都在等一切好起來,其他的幾乎什麼都做不了。


沒有什麼數字化理念和工具,最好的CRM系統也就是給消費者發發短信、送送小禮品而已。

紅蜻蜓4000家門店無法開門營業,卻靠500多個微信群,日入百萬

因此,他們在2018年的時候,攜手阿里雲,啟動了數智化轉型。

這次疫情,不但沒有讓紅蜻蜓在無法正常營業的情況下虧損,還能創造佳績。

他們到底做了什麼佈局呢?

1、借用工具“釘釘+手淘”線上可直接觸達用戶

釘釘加手淘的搭配形成了從吸粉到觸達、留存、轉化、復購的閉環。

店內的消費者只要打開手機淘寶掃描銷售顧問的釘釘二維碼就成了紅蜻蜓的會員,並且與這位顧問綁定。

數據顯示,2018年在1000餘家自營和聯營門店中,這套組合拳就成功吸粉160萬。

紅蜻蜓4000家門店無法開門營業,卻靠500多個微信群,日入百萬

而這些用戶池也在新冠疫情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疫情告急之下,紅蜻蜓4000多家門店無法正常開門營業,他們從2月1日開始,全員進行線上服務和營銷。

結果,短短7天時間內,紅蜻蜓的員工就拉出500多個群,覆蓋數十萬群粉,帶來日銷售額過百萬的業績。

2、全員導購“雲賣貨”+線上培訓,提高線上營銷能力

在這場戰“疫”中,每一個員工都成為銷售顧問,一些非顧問出身的員工更使出“洪荒之力”:一位總部的財務人員更以“買鞋送大米”的銷售策略帶來數十單業務。

紅蜻蜓4000家門店無法開門營業,卻靠500多個微信群,日入百萬

疫情中,紅蜻蜓通過淘寶大學和阿里雲新零售戰疫增長營的線上培訓、直播等教一線員工如何提升效率、服務消費者,使得建立私域流量、服務客戶成為每一位員工的基礎技能,這極大推進了紅蜻蜓整體的線上化營銷能力。

原來有一些顧問比較牴觸線上營銷,新冠疫情一來,沒了店鋪,大家不得不走到線上,反而加速了他們的數智化發展。

3、導入工具的同時,也進行了門店數字化

通過IoT(物聯網)等硬件的佈局,數據實時化讓他們對商品有了更具體的數字化的瞭解。

比如一雙幾乎不被試穿的鞋和一雙每天被多次試穿的鞋,背後的原因肯定是不同的,到底是工藝的問題、價格問題還是質量問題,數據化幫企業解答了難題。

紅蜻蜓4000家門店無法開門營業,卻靠500多個微信群,日入百萬

然後將這些數據反饋給運營、策劃、研發、生產部門,就可以實現整個鏈條的優化調整賣得好的及時增加訂貨或者翻單,賣的差的停止訂貨並在運營上及時跟進,有問題的,調整後再做處理。

數字化能幫助門店及時發現經營過程中商品、陳列、客流、轉化

等環節的優化,而不是隻能靠個人經驗或靠猜測。

除了以上說到的這些,紅蜻蜓還在準備搭建數據中臺,讓未來不再盲人摸象,將企業既有的ERP、CRM、SCM等系統打通。

紅蜻蜓4000家門店無法開門營業,卻靠500多個微信群,日入百萬

打通的數據就成了企業的“體檢中心”,就可以讓管理者摸清大象、找出問題,進行解決。

此外,數字化後臺實現C2M、新零售數智化都給紅蜻蜓帶來巨大的改變。

目前,一些應用已經開始顯現效果:在2019年“雙12”,全渠道銷售3.8億。

因此,疫情告急的情況下,即便門店不能正常開門營業,依靠線上業務,也能給他們帶來可觀的業績。

這次的疫情雖然對很多企業造成不可逆的影響,但同時也給了我們一個警告:

數智化必將成為新一波紅利,從消費者到企業到供應鏈,形成全產業的連接與進化。

如果你還沒有開展線上業務,那就得抓緊了。

如果說,2003年以後,跑出來的是消費互聯網企業;

那麼2020年以後,跑出來的必將是數智化後的傳統企業

因為它們連接的不僅僅是消費,而是整個生態系統。

這個觀點,你同意嗎?

如需進一步交流,歡迎關注我並私信回覆【全案】送你一份價值百萬的見面禮。

紅蜻蜓4000家門店無法開門營業,卻靠500多個微信群,日入百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