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廊坊市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不誤”

廊坊市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不誤”

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手持噴射火焰溫度3000度的石英槍,對石英套管表面進行拋光作業,十分鐘操作下來,工人們的額頭滿是汗珠……近日,記者走進廊坊開發區久智光電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石英制品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加緊生產用於移動紫外線消毒殺菌器的石英套管。自2月5日復工以來,工人們每天工作將近12個小時。

“此次生產任務從原來的每日生產30多個部件增加到近百個,人手少、任務重。工人們中午只有半小時吃飯時間。大家都是熱一下自帶的飯菜,吃完接著幹活。”久智光電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石英制品車間主任李新說。

連日來,廊坊開發區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安全有序組織區內企業復工復產。截至2月13日,累計實地驗收通過復工企業111家,復工人數10001人。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70家、復工人數8422人,分別佔到127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55.1%和24.8%。

廊坊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一手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手抓好企業復工復產,努力做到疫情防控和恢復生產兩手抓、兩不誤,確保圓滿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廊坊市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不誤”


賽多空氣淨化技術(廊坊)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對醫用空氣消毒機進行檢測。劉亮 攝

有序復工復產 保障物資供應

日前,記者來到坐落於大廠高新區的賽多空氣淨化技術(廊坊)有限公司,該公司主要生產醫用空氣消毒機。只見加工車間內,工人們在生產、組裝、檢測等各個環節井然有序地忙碌著,生產線上的一臺臺產品將發往北京、廊坊,提供給各大醫院使用。

“我們企業2月4日就復工了,每位員工都把自己當做疫情防控戰線中的一員,盡心盡力、加班加點做好生產保障,全面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賽多空氣淨化技術(廊坊)有限公司辦公室負責人李慧說。

2月15日,位於文安縣新鎮鎮西洋町村的廊坊民多福食品有限公司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已經有序開展復工復產。該企業以小麥麵粉加工為主,加工過程採用機械化作業,避免直接人工操作,同時對10餘名返崗工人全部進行個人信息登記、體溫測量等,保障健康上崗,每天定時消殺,確保生產線疫情防範措施落實落細。據瞭解,該企業每天生產麵粉130噸,確保“面袋子”供應充足。

廊坊市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不誤”


固安縣朝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門叢碩 攝

在固安縣朝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趕製CT機組合模體。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公司立即申請復產,組織工人加班加點為CT機企業生產配套檢測產品,服務疫情防控需要。

固安縣朝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朝陽說:“目前檢測冠狀病毒以CT機為主,還有就是檢測血液。所有新上的CT機、乳腺機等都要經過檢測模體進行數據檢測,符合標準後才能在臨床使用。我們加班加點在趕製產品和大型企業做配套。同時,對廠區進行全面消毒消殺,對員工定時測量體溫,確保員工身體健康。”

為保障經濟穩定和市場供應,固安縣已經有不少企業嚴格按照疫情防控標準陸續開始復工復產,在恢復生產的同時,採取了測量體溫、廠區全面消毒等多種防疫措施,確保員工安全有序復工。

廊坊市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不誤”

廊坊民多福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李靜然 攝

做好防疫舉措 保障生產秩序

位於三河市燕郊高新區留山大街的新宏昌重工集團是一家集專用車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規模化、現代化大型企業。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和緊迫的訂單任務,企業嚴格按照政府的復工要求,全面摸排了留守員工和本地員工,嚴格做好體溫檢測、廠區消毒等防疫措施,積極調整生產崗位,並順利通過了復工申請。

為安全、有序、迅速幫助有條件的企業復工復產,三河市在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要求各企業嚴格落實責任主體,嚴格落實排查登記制度,按要求對員工一律進行最嚴格的排查登記和管理,建立“一人一檔”;企業復工須至少提前兩天向所在鎮區提出申請,並提供相關材料,經屬地核實批准後,報市防疫指揮部備案方可復工。同時,各企業主管部門積極幫助域內企業嚴格落實管理制度,採取封閉管理模式,復工期間員工原則上不流動、不聚集、不外出。

據瞭解,截至目前,三河市燕郊高新區已有110餘家企業通過了復工申報。燕郊高新區疫情防控工作第三網格排查組組長何騰告訴記者,燕郊高新區對區內企業開展網格化排查,將轄區劃分為28個網格,組織成立28個網格排查組,對全區企業開展網格化、地毯式排查,每個網格都集結起精兵強將,將防控力量全面下沉,實地走訪網格範圍內的每一家企業,嚴格落實“十個有”防控要求,織密築牢疫情防控防線。

廊坊市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不誤”

河北捷盈光電子器件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三河市委宣傳部 供圖

位於香河縣的喜臨門北方傢俱有限公司嚴格落實企業復工復產防控要求,積極調整生產計劃,先採取小規模應急生產,後期根據疫情情況,再逐步擴大生產規模,做到疫情防控與企業生產兩手抓兩不誤。

喜臨門北方傢俱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嶽誠介紹說,為保障正常生產,公司在開工前16天就開展員工摸排工作,目前上班員工均為本地或春節期間未外出且身體一直健康的員工。為保障復工期間員工安全,員工分批依次到崗,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流動。同時,嚴格落實疫情6S管理制度,採取防護知識培訓、防護用品配發、工作場所及設施消毒、人員體溫和血氧飽和濃度檢測、人員進出管理、異常人員隔離等措施。

大廠與北京城市副中心隔潮白河而望,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該縣全面落實京津冀聯防聯控,在毫不鬆懈抓實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穩妥組織復工復產,做到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截至目前,全縣22家企業通過審核現已復工,60餘家企業擬於近期復工。

據瞭解,該縣高新區實行全員包聯企業制度。每家企業都有專門的“服務管家”,“服務管家”在企業開工前,及時將相關政策信息和條件要求傳達給企業,指導企業做好復工前各項準備工作,確保企業能夠按時復工復產。同時,有針對性地制定了企業復工20條,指導擬復工企業做好各項防控準備,符合相關條件後儘快復工。

廊坊市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不誤”

河北一木集成房屋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生產裝配式集成房屋骨架。王暉 攝

解決實際困難 企業輕裝上陣

“我們合作社一共養了金頂鴨7000只,三花鵝共2000只,日產5000個鴨蛋,這一段時間以來積壓了不少鴨蛋,新鮮鴨蛋容易壞,可把我愁壞了。現在縣裡指導著復工復產,鴨蛋終於可以賣出去了。”文安縣宗達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洪彩鬆了一口氣說。

廊坊市各地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推動企業儘快復工復產。為做好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和重點項目復工復產,該市成立復工復產工作專班,下設工業企業、重點項目、市政基礎和建築工地、交通運輸企業復工復產等9個保障組,主要負責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的綜合協調工作,同時做好全市復工復產企業和發熱人員排查的綜合情況彙總、信息上傳下達工作。

文安縣成立了工作專班,專職協調全縣工業、商貿、農產品、防疫相關物資、建築工地、交通等部門成立九個工作組,推動企業儘快投產達效;明確企業是生產經營主體,鄉鎮農場經開區為責任主體,按照縣委、縣政府確定的“十個必須”,確保復產復工符合防控及安全生產要求;各級各部門就企業復工復產涉及的用工、資金、防控物資貨物原材料運輸通行等予以支持。在全縣各級各部門通力協作下,目前已有26家工業企業復工復產。


廊坊市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不誤”

龍河高新區相關負責人深入企業指導復工復產。安次區委宣傳部 供圖

霸州經濟開發區為加強防控工作力量,成立3個指導組包聯轄區37家重點企業,抽調機關幹部48人駐廠具體指導復工準備工作。企業所在轄區的村街每村抽調8人,日夜雙崗,在企業周邊開展雙重管控。推行三級管控,37家重點企業細化了三級網格,企業負責人、區域負責人、小組負責人分別擔任一級、二級、三級網格員。還為擬復工企業配發84消毒液1噸,駐廠人員指導企業嚴格按照指導細則做好消毒。

為緩解企業壓力,最大程度減少疫情對轄區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影響,龍河高新區在指導好企業復工的同時,積極幫扶企業解決各類生產生活問題。一方面,按照網格化管理要求,加大對企業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和指導,督促轄區企業制定“一企一策”方案,確保企業將各項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實處。在此基礎上,通過電話服務、線上顧問等方式對接企業,解讀相關政策,全力幫助企業解決復工、用工、物資運輸、生產要素保障、政務服務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讓企業輕裝上陣。

廊坊開發區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間企業有序復工復產的實施方案以及幫扶企業24項措施,將轄區企業復工復產備案流程,分配給國土、財政、綜保、安監四個部門落實。對每個企業派駐疫情防控監管員,實地督導檢查各個企業疫情防控情況,加班加點、迅速跑辦、現場核查,積極幫助企業復工復產。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