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盧龍縣木井鎮:搶抓農時育秧忙

又到了春耕備耕的好時節,連日來,盧龍縣木井鎮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籌備春耕生產,確保疫情防控和春耕備耕兩不誤。

盧龍縣木井鎮:搶抓農時育秧忙

盧龍縣木井鎮:搶抓農時育秧忙


2月21日,地上還有好些積雪未化,踩在上面很滑,不甚好走。木井鎮大道上村秦皇島農信農業服務專業合作社大棚裡,春意正濃,一派紅火場面。合作社負責人魏佔勇邊抻著一根水管邊指揮著施工,不遠處,兩名工人忙著連接甘薯育苗床地暖主管道,就見一根根鋪在育苗床下方的地暖管被有序連接到主管道上。“我們這是地暖育秧,秧苗受熱均勻,出苗率高、品相齊整,抗病率還高。”魏佔勇介紹說,與傳統的火炕育秧不同,這裡的甘薯育秧將用上“地暖”。今年是他進行地暖育秧的第一年,在縣裡、鎮裡作出春耕備耕部署之後,他迅速行動起來。

“受疫情影響,地暖育苗床施工比原計劃晚了不少時間,好在最近縣裡鼓勵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大力推進春耕生產工作,要不我們寧願不幹,也決不給縣裡添亂。”魏佔勇說,在施工前,合作社堅持把疫情防控工作擺在首位,工人們來了首先要測量體溫、進行消毒,並戴好口罩,做好自身防護才能開始工作。

魏佔勇圍著甘薯打轉轉了這些年,一直鑽研如何讓甘薯種植發揮最大效益,這也讓他和甘薯有了一種無言的感情。近年來。他到山東等地考察,試種了許多澱粉型品種,從8畝、50畝、200畝、700畝,到今年的1500畝,連續的試種給魏佔勇吃了定心丸,他不斷擴大甘薯種植規模。現在的地暖育秧技術就是他從山東考察學習來的。“去年,我試驗了冷炕育秧,為今年的地暖育秧打下基礎。這些年,只要是縣裡組織的甘薯培訓交流活動,我都參加。俗話說‘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別看就是種甘薯,你要總是固守現有老品種,終究會被淘汰。就拿這回我引進的新品種,不管是山地和窪地種植,澱粉率出的都高。”魏佔勇說,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嘗試,才能讓土地生金,他還特地邀請村裡的土專家幫著育秧。

盧龍縣木井鎮:搶抓農時育秧忙


“俗話說:秧好一半禾。地暖育秧可以保證薯炕始終處於恆溫狀態,這樣就徹底解決了傳統火坑育秧受熱不勻、出苗不齊的老毛病。今年我們流轉了1500畝土地種甘薯,同時,發展帶動木井、石門周邊村的村民和種植大戶6000餘畝,現在正在進一步協商中。我們統一提供秧苗、肥料、藥、技術,確保甘薯品質。”魏佔勇說,現在已經聯繫好了山東的種薯,預計3月份初就可以上炕,到時可以提供秧苗2000萬株。為了解決村民的後顧之憂,魏佔勇和紅太陽粉製品有限公司進行合作,由他們對村民種植的甘薯進行回收,並簽訂保護價,實現產供銷一體。

“現在的惠農政策也是越來越好,我們發展農業的勁頭也是越來越足,我有信心把甘薯產業做大做強,帶動更多的村民參與進來。”魏佔勇信心滿滿地說。

盧龍縣木井鎮:搶抓農時育秧忙

盧龍縣木井鎮:搶抓農時育秧忙


在盧龍縣福臨瑞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幾個工人忙著育西紅柿秧。一位工人用鍬將營養土放到穴盤裡,隨後用抹子鋪平。隨後,穴盤被送往育苗床,一位女工人分別將西紅柿籽點在裡面。“往年我們一天半就能育完所需的西紅柿秧苗,今年,我們削減了工人的數量,確保工人之間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每天還安排專人對大棚外進行消殺,現在算來,至少要一個星期能完成育秧。”合作社負責人邸亞林說。

“現在天暖和了,下地幹農活時必須戴口罩,人員不能扎堆,到家及時洗手,還有堅決不能燎地邊、燒茬頭…….”如今,木井鎮各村大喇叭廣播在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的同時又“添置”了新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