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幹群攜手同心 打響戰“疫”阻擊戰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滎經縣五憲鎮300餘名黨員幹部和8000多群眾齊心協力、眾志成城,努力彈好五“憲”譜,奏響戰“疫”必勝歌。

二十多日以來,全鎮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深入“疫”線,迅速行動,發揚不畏艱險、無私奉獻精神,從宣傳引導、摸排登記、消毒防疫等方面,衝鋒在第一線,切實擔負起屬地防控工作重要責任,讓黨旗在防控疫情一線高高飄揚。

基層幹部防守“疫”線,32名黨員幹部“5+2、白加黑”堅守崗位,他們24小時值守,盯緊守牢監測卡點。

干群携手同心 打响战“疫”阻击战

朱子強(左二)給工作人員送“大鍋湯”

幹群齊心

構築群防群控嚴密防線

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連日來,五憲鎮黨員幹部堅守崗位,廣泛動員群眾、有效組織群眾、團結凝聚群眾,幹部群眾眾志成城,構築起了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

“你是豆子山村哪個組的?你從哪裡來?”近日,在五憲鎮豆子山村疫情防控宣傳勸導點,陳田詳細詢問著進村的村民。測量體溫、查通行證、填登記表,一碗泡麵剛端起又放下。

陳田是五憲鎮政府幹部,今年58歲,頭髮已經花白,露在口罩外的眼睛透著疲憊。“我們已在此守了5天5夜,吃住都在這裡,感覺很累。”陳田說,但自己必須堅守在崗位上,因為我是一名老幹部,更是一名老黨員。

與陳田一起堅守的,還有同樣快退休的熊明健,他家中有年邁的母親常年臥病在床,需要照顧。“沒辦法,我只能每天抽時間回家一趟,讓父母看我一眼,他們才放心。”熊明健說,他把父母交給妻子,自己站在防控一線,這是一個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鎮衛生院的醫生們也沒閒著,從大年三十到現在,他們一直堅守在崗位上。發熱人員和重點區域返鄉人員實行定點、定人、定時監測,無論遠近,他們每天都要上門瞭解掌握情況。”據鎮衛生院李玲醫生介紹,他們每日要前往監測人員家中測量體溫、消毒,上午下午各一次,同時宣傳疫情防控相關知識,做到早發現、早報告。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我們有序組織鎮衛生院醫務工作者14名,持續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夜以繼日為監控人員、重點人員進行體溫測量與信息登記。”五憲鎮黨委書記黃繼說。

眾人參與

群眾大力支持抗疫工作

2月13日,與往常一樣,五憲鎮平溪河卡點的工作人員很早就開始忙碌,當他們在認真核對和登記過往的行人與車輛信息時,誰也沒注意到,一個小學生竟悄悄走進帳篷,放下一個塑料袋後又悄悄離去。工作人員忙完後,打開袋子一看,裡面裝著粽子和一封信。“叔叔阿姨辛苦了!疫情來勢洶洶,而你們仍站在一線……”信不長,內容卻讓大家的眼睛溼潤了。

“大家看到的不只是幾個粽子,更是一顆顆愛心,是老百姓對我們工作的認可和無聲讚美。”工作人員表示,像這樣的愛心之舉,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在五憲鎮屢見不鮮。

2月14日一早,一個步履蹣跚的老人揹著一大揹簍菜來到五憲鎮政府門口徘徊,不停向裡面張望著,工作人員上前詢問才知道,原來他是想給廚房送點菜來,卻又不太好意思。大家見狀,連忙幫他把菜放到桌上。老人表示:“知道你們都在忙,我也盡份心。”說完,老人放下菜就匆忙離開了。

無獨有偶。14日下午,一個行色匆匆的小夥子走進鎮政府辦公室,他將裝滿口罩的袋子往工作人員手裡塞,嘴裡還在不停地說:“口罩太難買了,就只買這麼點,只有將就先用,如果能買到再拿點來。”小夥離開後,工作人員清點發現有450個。

“在特殊時期,這已經不是小數目了,這450個口罩無疑是雪中送炭。”五憲鎮相關工作人員說,自己十分感動,小夥沒留下自己的姓名,放下口罩就離開了。“後來才知道,這個善良的小夥子叫陳波,是豆子山村的村民。”

感冒藥、蛋糕、水果、零食……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疫情防控卡點的桌上,便堆滿了當地群眾送來的愛心物資。

志願服務

點滴愛心匯聚抗疫力量

在疫情面前,五憲鎮積極組織動員群眾,開展防疫宣傳活動。一支由村民代表、探親回鄉軍人、放假在家大學生、貧困戶等35名成員組成的志願服務隊,自願到抗疫第一線服務。

據黃繼介紹,服務隊主要負責做好疫情物資搬運、採買,同時對村內環境衛生進行巡查,保持環境整潔,勸返走親訪友的來往車輛。

1月26日,該鎮坪陽村村民李紹斌主動申請當起了五憲鎮疫情防控宣傳員,李紹斌將自家長安車作為宣傳車,購買新音響放在自己車上,每天兩趟,變身“防疫宣傳員”。

“你們都不要站在外面,都回自家屋裡去。”李紹斌扯著嗓子對著十字路口聚集的群眾大喊。

“群眾是疫情防控的關鍵,只有堅持群防群治才能根除疫情,只有堅持不斷宣傳才能提高群眾參與防控的意識。”李紹斌從大年初二開始,就將宣傳面覆蓋到五憲鎮每一個角落。

李紹斌除了是鎮上宣傳員外,他還負責卡點工作,從搭建臨時卡點開始,他每天堅持六點前到平溪河卡點,為卡點打掃衛生,並整理卡點所需物資,中午還要為多個卡點工作人員送午餐。

胥廣是蘭州空軍某部的現役軍人,難得回家探親的他,遇上了這場席捲全國的疫情。胥廣說,他和母親都是黨員,看到防控勸導點的工作人員每天都吃泡麵,就決定每天買菜做飯,給他們送餐。“他們太辛苦了,能吃點熱飯熱菜要好一點。”

同樣忙著送東西的,還有煙溪溝村衛生室的醫生朱子強。70歲的朱子強擅長中醫,自己抓藥熬製了“大鍋湯”,並送到村口防控勸導點給工作人員和過往村民。“他們在那裡很辛苦,也很危險。這個藥能增強他們的抵抗力。”朱子強說。

“疫情襲來,全鎮黨員幹部和群眾都是防疫阻擊戰中的勇士。”黃繼說,脫貧攻堅戰我們能打贏,疫情阻擊戰我們將也有信心。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鄭雨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