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這份保障攻略請收好


疫情期間,這份保障攻略請收好

來源 | 小丫投資筆記

這篇文章很基礎但實用,建議花點耐心讀完。

“有了醫保,幹嘛要買商業保險?”

“一定是你們為了推銷保險,故意貶低醫保。”

這種問題和質疑,其實經常有。不知道大家看沒看過電影《我不是藥神》,一群白血病患者艱難尋找仿製的特效藥續命,因為正版的太貴了,吃不起。徐崢飾演的主角出於人道主義,決定冒險前往印度替這個特殊群體找藥,最後被抓。

為什麼這群人不用醫保呢?

因為醫保報銷目錄裡,沒有這些特效藥。

若是平時的小病小痛或者普通手術,確實咱們自掏腰包或者用醫保報銷,再不濟從親朋好友那裡借點,就扛過去了,康復後還能接著工作賺錢,對經濟和家庭不造成重大影響。

但是,人活這一輩子,一家子人,真的難保哪天會遭受一場大病或意外,這種事情,有一次,就足以對普通家庭造成重大打擊。

面對重大疾病或者意外,心理上的傷痛可以交給時間慢慢撫平,而身體上的傷痛,只能通過優質的醫療資源和康復照顧來治療減緩。醫保報銷的額度和範圍是有限的,有些更好的醫療資源和藥物器械,醫保沒法報,有些大病治療費用高、康復期長,醫保也報不了那麼多,這時候經濟能力如何就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還有另一種更極端的情況,就是家庭的頂樑柱(主要賺錢的那個人)不幸遭遇重大疾病或意外身故,留下家中老小無人照顧,甚至可能留下房貸之類的債務......醫保雖然能報銷部分治療費用,但無法替你照顧家人或還債啊。

像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算得上非常意外的情況,嚴重程度也比我們最初料想的深,不知道有多少個體和家庭命運從此被改變。雖然確診患者的治療費用有醫保和國家財政幫忙付了,但治癒後萬一有其他後遺症需要治療,抑或確診的患者不幸身故,這些更具體的情況還是要患者及其家庭自行承擔和處理。

當然有一些很有社會責任感的險企或機構,願意免費給一些人提供新冠肺炎的專項保障,但這是全民面對疫情風險的特殊情況,平時呢?就連銀保監會,疫情期間也不忘提示公眾平時做好風險保障的重要性。

而上述在醫保覆蓋範圍以外的種種風險——優質醫療資源、超額的醫療費(康復費)、身故後的家庭責任(債務)等等,正是商業保險發揮作用的地方。

(1)百萬醫療險:

主打高保額和更廣的報銷範圍,如果得了大病,醫保的額度不夠用或者某些特效藥、治療方案、高端醫療等醫保不能報銷,百萬醫療險就能幫忙解決。

(2)重疾險:

醫療費用報銷了,那萬一是家中頂樑柱得了大病,需要長期治療抑或康復後失去工作能力,家裡沒有收入維持生活怎麼辦?

這時候擁有重疾險就很重要。重疾險是風險保障中非要重要的一類險種,保額一般是幾十萬,一些重大疾病(比如癌症)確診了就能直接賠付保險金,一來可以直接用這筆錢治病,不用擔心費用的籌措延誤最佳治療時期,二來還能補償家庭經濟損失。

更詳細的說說百萬醫療和重疾險的區別:

重疾險主打的是多數重疾確診後給付保險金讓患者及時治療+失業的收入補償。

百萬醫療險的保額在百萬以上,主打的是幫患者獲得更好的醫療資源改善治療體驗或者解決大病的長期治療(康復)問題,不需要擔心超額的治療費用。

現在一場大病,動輒三五十萬起,醫療資源也很緊張,經濟就是硬實力。所以,小丫很建議大家把重疾險和醫療險都配置上,既能保障治療費用,又能補償收入損失。

(3)壽險:

壽險的作用其實很容易理解,就是被保險人身故後,保險公司會賠一大筆錢給你指定的受益人(親人),讓他們得以維持穩定的生活,比如日常開支、教育費用、贍養費用、房貸債務等。

相信作為上有老下有小的成年人,尤其是有存款不多甚至有負債的成年人,更能明白壽險對自己的重要性,對家人的重要性。

有些經濟條件不錯的人也很喜歡壽險,因為可以傳承財富甚至隔離債務。

(4)意外險:

意外險主打由意外導致的身故和傷殘保障,還有意外醫療。

意外險和壽險的身故保障有些不一樣,壽險無論疾病還是意外,身故了就能獲賠保險金,而意外險的身故保障僅限意外導致的身故。

那買了壽險,為什麼還要意外險?

首先,這兩款產品的身故賠償並不衝突,不用擔心意外身故後意外險賠了,壽險不賠。

其次,意外險當中的意外傷殘保障很重要。因為意外致殘率遠高於意外致死率,對家庭的影響更長遠。因為傷殘嚴重導致喪失勞動能力,甚至可能需要家人花費大量時間、金錢照顧傷殘者。

意外險的意外傷殘責任,會根據被保險人的意外傷殘等級,給付一定比例的保險金,幫助被保險人治療、康復和生活。意外險的意外醫療責任,在被保險人因意外傷害治療時可以報銷費用。

小丫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的悲劇,有些人因意外導致重度傷殘後,為了不拖累家人,寧願放棄自己的生命。而一份意外險,其實只需要100來塊,保額就有幾十萬上百萬。

讀到這裡,相信大家已經明白為什麼我們需要商業保險,在商業保險中這四類主要保險能幫我們轉移哪些重大風險、適用於什麼樣的風險場景。

如果你身邊有人還是重複類似的老問題:

有了醫保,為什麼要買商業保險?

商業保險都是忽悠人的......

請把這篇文章介紹給他。

經過這次的新冠疫情,相信很多人都對風險管理有了新的認識,想著手給自己和家人配置保險。其實小丫更希望,平時大家就能懂得風險管理的重要性,而不是風險發生了想亡羊補牢,有些人根本就來不及,沒機會了,只剩下懊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