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O:未來十年全球水海產品價格將逐漸上升,水海產人前景可期

最近到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控制的重要時期,水產人也將從自己做起,為抗擊疫情和2020的發展給消費者們提供安全性更高的水產品。

近日中央出臺的一號文件中也提到,會保障農產品的安全供給。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提到,由於全球各地對魚類的需求都在日益增長,預計未來十年魚價將大漲,水產養殖業將成為最賺錢的行業!而中國在其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未來十年內魚價將瘋漲

FAO在報告中提到,由模型計算出全球水海產品價格將逐漸上升。

從全球的角度講,人口增長、耕地受限迫使全球對水產中的優質蛋白的需求增加。這一增加是驅使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

報告中還特別提到中國的因素。中國為了保持海洋以及環境的可持續性推出了一系列政策,野生捕撈量會下降,而養殖成本又逐年上升,所以產量的增速會減慢。

供不應求,這會刺激水產品價格上漲,由此會產生一系列影響從而對全球價格產生影響。


全球水產貿易中中國的角色

十三五的規劃中確定的水產養殖業轉型政策致力於解決目前中國面臨的上述例如耕地減少、海洋資源匱乏等問題。

這一規劃改變了生產的側重點,強調可持續性,產品質量、優化產業結構等等。

FAO指出,如果規劃能夠得到實施並且最終實現,中國水產產量增長率就會放緩,捕撈業產量會下降29%,故水產養殖會在供應中越來越重要。


2020年水產養殖增長強勁

如今全球水產養殖的增長大趨勢比較強,需求激增以及野生捕撈量減少是水產養殖增長的最主要因素。隨著物流系統和貿易設施的改善,水產養殖市場發展得到了更好的環境,與此同時,零售業的增長也同時在推動市場的發展。

目前水產養殖業價值1802億美元(1548億歐元),預計到2022年將達到2242億美元(1926億歐元)。

養殖水產品總產量為7481萬噸,需求的增加將推動生產,水產養殖將超過捕撈的魚類市場。

報告稱,目前,全球水產養殖市場由中國主導,同時從規模和價值來看,中國都佔據了近四分之三的市場份額。

水產養殖業作為許多國家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受到各國政府積極對待,希望能促進其國家的經濟表現。市場正逐漸向有利於水產養殖產品的偏好發展。消費者對高質量和更加安全的水產品的需求正在增長,他們也相信水產養殖能夠提供滿足這樣的產品。


一場從供給端到消費端的變革

到了2022年,行業會從增長模式轉向成熟,但是全球市場裡零散的市場結構會更加分散。

據農業部數據,中國人均水產品消費已超過豬肉。如今消費需求激增,中國水產消費成倍增長。

隨著對外開放,電商模式逐漸成熟,進口海鮮可以深入內地,輻射範圍更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