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這便是曼巴精神

2020年2月24號,斯臺普斯舉行科比追悼會【生命的贊禮】

或許,這便是曼巴精神

到現在為止,還是不願意相信這個事實。我以為,他會抱著Gianna在烈火中走出來;我以為,他會在某個角落跑出來澄清;我以為,到最後只是我以為。

《紐約時報》籃球記者馬克-斯坦今天在他所發表的文章中透露:“我在2月13日那天和奧尼爾聊過,我當時問他,在科比墜機身亡事件發生之後,工作任務那麼多,然後又要努力去聊關於籃球的話題,這對他來說是不是很難?奧尼爾當時回答說:‘不,睡眠才是個大問題?’ ”

或許,這便是曼巴精神

是啊,你的身影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你讓我怎麼安心入眠。

我曾經無數次幻想過和這個老傢伙告別。我本以為在我五六十歲的時候,孫子過來指著牆上的照片問我,爺爺,爺爺,這個男人是誰啊?他打球厲害嗎?我說不定會把多年前的視頻甩出來,看看那些單場81分,3節61分,無數次絕殺。看著孫子震驚的樣子,我應該不會尖叫了,我年輕時跪著看過很多遍了。我丟下一句,知道了吧,這個男人是接近神得男人。

直到某一天,我讀到某條新聞,那個接近神的男人離開了,然後我會關上手機,簡單回憶一下他的職業生涯,以及對他的回憶。我會靜靜地發個呆,輕輕敲了幾個號碼,平靜的告訴他們,老科走了。這就是我關於你最後的想象。

或許,這便是曼巴精神

對於很多人說,是姚明帶領中國人走進了NBA,而科比卻讓中國球迷愛上了籃球。是的,至少對於我來說,是的!曾經的懵懂少年,我會因為你的種種而歡呼,一次次轉身跳投,一次次勁爆扣籃,一次次神奇傳球,一次次改變命運的絕殺,一次次書寫歷史的榮耀!

或許很多人還在質疑,為什麼我們會喜歡你。他們也一定不會知道,曾經的我們,在無數個寂寞無聊的深夜,在無數個想要放棄夢想的瞬間,在無數個不斷質疑自己的時刻,是什麼讓我們堅持下來,是什麼讓我們再咬咬牙。

是他,是那個經歷流言蜚語後,回頭給你開個絕殺的男人;是那個手指骨折,咬牙掰回去,繼續比賽的男人;是那個給予老巴斯承諾,拖著一條腿,把湖人帶進季後賽的男人;是那個從來不知道退縮,遇到困難迎面而上的男人。

或許,這便是曼巴精神

是他,他讓我們相信,即使面對千萬困難,也要一往無前的戰鬥。低頭不是認輸而是為了看清眼下的路,仰頭不是驕傲是為了看清屬於自己的天空。

或許,這便是曼巴精神

18歲的你,跳過大學,在大家質疑中,把天賦帶進聯盟。

19歲的你,初進全明星首發,無所畏懼對位喬丹之神,驚豔世人!

20歲的你,踏上首發之程,未來一片光明!

21歲的你,OK組合所向披靡,斬下生涯第一冠!

22歲的你,無敵於西部季後賽,衛冕成功!

23歲的你,湖人三連冠,王朝誕生!

24歲的你,敗走聖城,無緣冠軍!

25歲的你,F4組合敗走汽車城!

26歲的你,理念不合,OK分崩離析,你第一次體會到了孤獨的滋味!

27歲的你,創造81分神蹟,留下世人對科比僅得40分的驚歎!

28歲的你,連續4場50+,仍不能阻擋繼續失意!

29歲的你,攜手家嫂,闖進總決賽,只可惜敗走波士頓,留給世人一個孤傲的背影!

30歲的你,手刃魔術,拿下首個FMVP!

31歲的你,把總冠軍留下到斯臺普斯,復仇多年的老對手—綠軍!

32歲的你,傷痕累累,敗走達拉斯,只留下了落寞而又不甘的身影!

36歲的你,一臉幸福,坦然離開戰了20年的聯盟,因為你知道,你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

或許,這便是曼巴精神

曾經有記者問科比:“為什麼你能取得現在的成功?

科比答道:“你們知道凌晨4點的洛杉磯是什麼樣子嗎?”

臺下的記者一片茫然。科比笑著說:“我知道,我知道洛杉磯每一天凌晨四點的樣子。”

從此凌晨四點的洛杉磯,成為我們嚮往的地方。

不論處在人生的哪個階段,你都會選定一個目標,心無旁騖地全情投入,其他一切似乎都與你無關,直到目標最終實現。打球時,你一心超越神;拍動話時,你要拿奧斯卡獎;寫書時,一本《曼巴精神》風靡全球……無論在哪個領域,你都要成為最top的那個。或許,這便是曼巴精神!

或許,這便是曼巴精神


Thank you!

謝謝你教會我這麼多!

謝謝你支撐我追逐夢想!

Kobe&Gianna R.I.P.

願天堂無傷痛,一路走好。

若有來生,再與君相伴!

這本該是我1月27號該寫下的東西,但是當天我什麼都寫不出來。真正的送別沒有長亭古道,沒有勸君更盡一杯酒,也沒有桃花潭水深千尺,就是在和往常沒有兩樣的清晨,有些人就留在昨天了。

就這樣吧

mamba never out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