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松林:以“5G速度”書寫信息時代|點贊新時代系列報道

孫松林:以“5G速度”書寫信息時代|點贊新時代系列報道

通信網絡技術一直深刻地影響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目前,中國移動通信行業在經歷“1G空白,2G跟隨,3G突破,4G發展”的歷程後,迎來了 5G 時代,中國數字經濟已經初具規模,在國際上有著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力。同時,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已經在很多領域得到了很好的應用,而 5G 的應用無疑將加速這些技術更快地進入社會的各個角落,為數字經濟帶來新動力。

作為普通用戶,對通信產業更替變遷的感知只是冰山一角。孫松林教授二十餘年潛心於通信領域的研究,將自己的經驗積累和產業認知梳理總結,集結成《5G 時代:經濟增長新引擎》一書。該書將帶領大家一步步走進通信領域,深入淺出地解讀我國信息發展狀況,見微知著,讓冰山逐漸浮現,力求讓大眾感知到 5G 的全貌。

5G 解放想象力

“移動互聯網在 4G 時代取得巨大成功,5G 時代的到來還能給人們帶來什麼?”這是目前討論 5G 與 4G話題度很高的一個問題。

孫松林教授聽到這個問題後笑了笑,說道:“大家常常會說一句話‘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通信技術也是如此。5G 時代不僅僅能開啟人們對智能生活的所有想象,還可能實現那些想象力邊緣之外的事情。”

此時,孫松林教授坐在採訪間,穿著深色筆挺的西服外套,戴著一副黑色全框眼鏡。他在詳細地講述 5G的概念和應用,為了讓在場的人更加清楚地瞭解認知,他很喜歡將晦澀難懂的概念代入到某一個環境下,聯繫到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場景,讓所有人一起去發揮想象。

在各種各樣的信息平臺中,對於 5G 時代的疑問和討論此起彼伏。孫松林教授一直都在關注著大家的聲音和看法,對大眾科普 5G、讓更多的人瞭解通信行業技術動態成為了他給自己安排的一項任務。

“任何事物都需要回溯源頭,移動通信也不例外”。孫松林介紹道,如今人們習以為常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實際是由 3G 開啟的。那個時候,“低頭一族”還沒有真正出現,人們還沒有辦法想象只需一部手機就可以搞定吃穿住用行的一切需求。在 4G 出現後的短短几年,移動支付和短視頻應用帶來的巨大流量需求不由得令人感慨世事難料。而隨後,2019年 6月 6日,工信部頒發了 4 張 5G 商用牌照,這個消息頻頻佔據各大網絡的熱搜榜單。

在大家都在翹首以盼 5G 時代來臨的時候,它卻仍披著一層薄紗,讓很多人摸不著頭緒。孫松林教授的一番話或許可以慢慢揭開這層紗。“如今,5G 在技術性能指標上全面超越了4G,其應用場景可以分為差別較大的三大類。與此形成對比的是,之前我們熟知的 2G 至 4G都是無差別場景。所以,這三大基礎應用場景可以說是移動通信的創舉。我可以舉例讓大家去想象。”

孙松林:以“5G速度”书写信息时代|点赞新时代系列报道

孫松林慢慢地舉例說道:“第一個場景是增強移動寬帶。特點就是網速快、用戶體驗速率高。例如我們所熟知的視頻,特別是5G帶來的5G+4K/8K超高清視頻,這是一個很大的應用。第二點是海量機器類通信,主要是面對物聯網產業,針對‘物’來講。在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智能家居的使用,各種家用電器、儀器儀表的測量等,都是屬於這個產業。我們現在可能想象不出來一個房間能容納多少傳感器,但有了這樣的技術支持後,我們的想象力才可以進一步展開。”

目前,孫松林講述的這兩個應用場景已經逐漸滲透到日常生活中,被用戶體驗感知。但這樣的滲透還只是一小部分。“目前,關於 5G 的應用場景研究已經處於測試過程。雖然很多測試的結果是沒有問題的,但要廣泛應用,關鍵點仍是用戶實際生活的需求。”最後一個應用場景有一個較難理解的名稱——超高可靠、低延時連接。孫松林進一步解釋:“這個場景主要面對的產業就是工業互聯網、車聯網、遠程醫療、超高速移動通信等。超高可靠說的是基站與終端連接,需要確保進行通信鏈接的可靠度達到 99.99% 甚至99.999%以上,這樣在控制汽車或是機器操作的場景下,才會降低危險係數。”

“低延時是指用戶面延時1毫秒。有對比才有感知,4G是10毫秒,5G提高了10倍的延時時間。這個應用場景可以適用於超高速的移動。比如現在的高鐵是每小時350公里,使用 4G 網絡在高鐵上打電話、上網是沒有問題的。但下一代高鐵是每小時500公里,4G沒辦法再滿足需求了,只能用 5G 了。5G 可以滿足在新一代高鐵的通信需求。”孫松林如是說。

5G不是連接,是融合

在大致瞭解了 5G 的三個應用場景後,哪一個場景會最先進入到人們日常生活中呢?孫松林也給出了他的答案。

“我覺得,車聯網可能是第一個與我們生活緊密相關的方面,其他的應用現在需求不是特別強烈。”

的確,信息網絡通信基礎設施必須要比其他的應用提前部署。所以,5G的推動和發展需要多方面共同推進。

“目前,5G 已經出現應用於大家熟知的無人駕駛領域,但在法律法規制定上面還是需要完善,人們的認知也是需要提高、接受,很多方面都是需要齊頭並進的。”孫松林從事通信研究二十餘年,對於 5G 的發展聽到的最大的誤解便是“5G 會很快落地實施”。

“5G 在什麼時間具體落地這個問題,沒有人能給出確定答案。”孫松林介紹道,現在 5G 商用場景通常都是第一大場景,剩下的還沒有正式商用,標準也是剛剛制定完,5G 在落實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都需要在技術層面逐步解決。即使如此,孫松林堅定說道,“即使公眾認知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至少 5G 在技術層面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和儲備。”

在通信領域,1、3、5 奇數代基本都是革命性的,它的歷史使命是培養用戶的認知和未來市場,2、4、6偶數代則是收穫紅利的。“之所以說 5G 是顛覆性革命性的技術,不僅僅是因為它完成了連接的任務,更多的是它完成了融合。例如‘5G+ABC’,‘A’是人工智能(AI),‘B’ 是大數據(big data),‘C’是雲計算(cloud)。它能把這些數字科技裹挾,形成化學反應推給用戶。”

孙松林:以“5G速度”书写信息时代|点赞新时代系列报道

當代人在充分享受著移動通信技術帶來便捷與紅利的同時,像孫松林教授一樣的研究人員想得更多的是“還能怎樣更進一步?”

職業自豪感

孫松林在北京郵電大學任教授,也是博士生導師。北京郵電大學號稱“信息黃埔”,學校培養的學生大多是工程類、科技類人才。除了日常的教學工作,與學生們做組會討論課題以及與通信類行業的相關人員進行技術交流、調研是孫松林的日常事務。

與5G相關的課題研究屬於孫松林教授的學科範圍,在這個領域內,他的研究資源十分便利廣泛。“從工信部到通信運營商,還有互聯網、移動互聯公司。整個信息類產業都會跟我們進行交流,這樣,我們的調研基礎面就很豐富。”

孫松林教授頻頻參與運營商和工信部的研討會、諮詢會,對具體性項目會進行實施和指導。在這樣的交流過程中,孫松林教授積累了大量的技術資料,對5G發展的認知日趨成熟,同時,他發現周圍很多人對於技術在整個產業中的位置和作用有著明顯的瞭解需求,很多社會人士、企業人員也對科技顯露出很大的興趣,但他們往往把握不住它的規律和要點。所以,將通信技術產業的全貌和規律給大家展示出來的想法日益強烈。這成為了孫松林寫書的最初想法。

孫松林的想法不會只停留在他的腦海中,於是,一本醞釀多時的書籍編撰立刻提上日程。寫書的過程遠遠沒有想的那麼容易,“挺痛苦,壓力大”是孫松林的第一感受。從開始執筆到結束一共用了半年的時間,由於寫作沒有固定時間,他的所有空餘時間都被利用上了。如此一來,以“5G 速度”完成一本《5G 時代:經濟增長新引擎》,這件事情成為了孫松林在 2019 年的意外收穫。

社會焦點大量關注在 5G 技術上,孫松林的壓力不言而喻,但這也是他一直在前行的動力。“這是一種職業自豪感”,話至此處,孫松林講述了一件他記憶深刻的事情。

2015 年,孫松林來到了瑞士日內瓦聯合國總部議事大廳,當他進入大廳時,他發現每一個參與國家都有一個名牌,上面寫著國家名稱,“CHINA(中國)”的名牌放在了一個顯眼的位置。孫松林激動地走過去,拿起名牌,那一刻的感受很難描述,有激動自豪,還有不變的堅守和決心,那情景日久彌新。

“這就是作為通信研究人員最自豪的時刻。”孫松林如是說。

孫松林的這番話可以通過一組數據來進一步感受:全球移動設備供應商協會(GSA)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 2019 年年底,全球總計 34 個國家或地區的 61 家運營商已推出 5G 商用服務,而正在投資 5G 技術的運營商多達 348 家,分佈在 119 個國家或地區。5G 全球部署,中國貢獻不可或缺。統計顯示,中國提交的 5G國際標準文稿約佔全球的 30%,主導標準化項目佔比約40%,均位居世界前列。“中國在 5G 方面的國際地位提高得越來越快,地位越來越高,在 5G 市場的話語權越來越重,這是我們最大的成就感。”孫松林說出這番話的時候,之前談話中稍顯緊促的五官逐漸舒展,臉上不由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Q×A

Q= 《北京青年》週刊

A=孫松林

Q 前段時間,網絡上關於 4G 網速變慢的事情引起很大關注,很多人覺得是 5G 的推進引起,您對此如何看待?

A 我也關注過這個報道。首先,我想說,4G 速度變慢肯定與 5G 的發展沒有因果關係。換言之,5G 不推進,4G 網速變慢的這種情況也是很正常的。隨著4G 網絡在發展、用戶量及應用在增加,4G 的網絡容量和性能也在慢慢逼近極限。所以,用戶感覺網速變慢也是在正常範圍內可能發生的事情。其次,在我們的網絡建設運維過程中,也就是在網絡的調整和維護間隙期,這種情況也是會偶有發生的。

Q 提及移動通信的更替,數據安全問題是繞不開的話題,5G 時代會有哪些好的解決方案?

A 網絡都會涉及這樣的問題,這個標準在 5G 制定之初已經考慮到了。所以,它的標準中已經有關於 5G 安全的一些提案和標準,而且,國家對網絡安全越來越重視,運營商後期在網絡建設及網絡運營中都會重視這個問題。

Q 您是研究 5G 的專家,同時也擔任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目前您帶了多少學生呢?

A 我目前有 6 名全日制博士生,19 名碩士在校學生。的確,在教學工作與研究工作中都是齊頭並進的。

Q 在學生眼中,您是一位十分嚴格的老師嗎?

A 在學生眼中,我應該是一位在學術研究上要求比較嚴格的老師。

Q 面對工作上的壓力,日常生活中會選擇怎樣的方式來緩解壓力、梳理心情呢?

A 一般就是先關手機,給自己調整到一個安靜的氛圍中。然後會選擇散散步,看看書。看的書是五花八門,什麼領域都有。最近在看《社會與博弈》,我很喜歡這本書的原因是它把博弈論運用到社會學中,這個觀點很新穎。

Q 普通的一天都是如何度過的?

A 我一般會 6 點起床,7 點到學校,8 點半之前處理重要的事情。8 至 11 點上課、開組會,處理日常事務。下午 1 點開始瀏覽技術網站,之後就是交流與開會時間,然後晚上會工作到 10 點左右。

Q 常去的網站都有哪些呢?

A 一般瀏覽的是相關學科的網站,閒暇時會瀏覽軍事相關的網站,我是個軍事迷。

一定要在國際舞臺發出強有力的聲音

孙松林:以“5G速度”书写信息时代|点赞新时代系列报道

Q 目前,國家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你是怎樣見證的?你的感受是怎樣的?

A 我想從兩個方面來講。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吃穿住行的各方面質量都是大幅度提高的,這種體驗是非常明顯的。另一方面就是在我的工作中,我是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在工作中避免不了與國外溝通交流,在參加各種國際會議過程中,我發現,中國參與國際會議交流的數量和質量都在逐步上升,與國外交流的層次也越來越高。這些都能證明我們國家各個方面的提升。

Q 說一件在你記憶中,你與祖國息息相關的、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A 事情比較多,我印象深刻的是在 2015 年,我去了日內瓦聯合國總部,進了大廳發現每一個國家都有一個標牌,我最先找到的是中國,當時很激動。我想到了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說過的“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我國在國際上有了一席之地。第二就是習總書記說過的我們走上了“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我們一定要在國際舞臺上發出強有力的聲音。

Q 2020 年,你要送給祖國什麼祝福?

A 首先希望國家和平,其次祝願所有人幸福安康。

Q 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都是追夢人,那你的中國夢是什麼?

A 夢有大夢,也有小夢。我比較大的夢想就是希望祖國繁榮富強,小的夢想是希望自己的家庭幸福安康。

Q 作為新時代的“追夢人”,你是怎樣理解“追夢”二字的?

A 夢想是我們的目標,是激勵我們前進的主要動力之一。

Q 在你追夢的過程中,你認為激勵你的是什麼?是什麼讓你走向成功的?

A 夢想是目標之一,激勵我的還是責任感,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見證者、參與者,這種責任感是我最重要的源泉。

Q 面對追夢道路上的困難,你是怎樣應對挑戰的?

A 遇到困難,解決困難。

Q 當你認為自己取得成功時,你對榮譽感和自豪感如何體會?

A 成功談不上,自豪感和榮譽感是每個人都具備的,是完成階段性目標時喜悅的表現,而人生,是一個不斷挑戰自我的過程

HOOT BOOK

《5G 時代:經濟增長新引擎》

孙松林:以“5G速度”书写信息时代|点赞新时代系列报道

作者孫松林教授基於對通信行業二十多年的研究與思考,對國家相關政策的長期跟蹤與分析,從技術創新、產業鏈重構、融合應用等維度,對 5G 在做大、做強產業、推動經濟增長方面的支撐作用進行了深入解讀,對關鍵信息給出了獨到而準確的闡述。本書獲得工程院院士、工信部專家等一致推薦與好評。

TIPS

孫松林

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多媒體教研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技術指導專家;IEEE 高級會員、中國計算機學會CCF 高級會員、ACM 會員、IEICE 會員;常年受邀在工信部、國家知識產權局、航天科技集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等部委和企業集團做相關講座。主要研究方向為智能信號處理、視頻編碼與通信。在移動互聯網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可信分佈式計算與服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從事科研工作。現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評審專家、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評審委員會專家。曾連續獲得 2014年、2015 年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

孙松林:以“5G速度”书写信息时代|点赞新时代系列报道

王雅靜 編輯韓文苑 劉子茜(實習)攝影 解飛圖片編輯劉藝琳

下載“北京頭條”APP

孙松林:以“5G速度”书写信息时代|点赞新时代系列报道

劉剛:先鋒志願者 抓鐵要留痕

吳樾 :德武相依 情義深藏

康輝:平凡人 不凡路

「 2020年2月20日-2月27日 萬茜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