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政策、送技術、送服務!汕尾“農管家”進村入戶助春耕

2月24日是農曆二月二龍抬頭,又稱春耕節。這一天,拖拉機的“突突”聲唱響了汕尾市陸河縣河口鎮春耕的序曲。一大早,吃完一碗象徵著“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龍鬚麵,何禮富便在田間忙著翻整土地、鋪設地膜,為香芋南瓜育苗做準備。

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汕尾“农管家”进村入户助春耕

為抓好春耕生產,汕尾市農業農村局聯合省農科院汕尾分院開展技術指導服務,編寫春耕生產技術資料,並組織“農管家”深入春耕生產一線,送政策、送技術、送服務,指導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有序開展春耕生產。作為河口鎮有名的種植大戶,何禮富當仁不讓地成為“農管家”人選。

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汕尾“农管家”进村入户助春耕

何禮富拿出手機,不斷有新的信息彈出來。“這段時間群裡很活躍,村民們有什麼不懂的問題都會在群裡發問,線上解決不了的問題我便上門指導,幫他們檢測土壤酸鹼度,科學合理地調整化肥用量。”何禮富告訴記者,除了交流農業技術外,鎮裡的最新政策也會通過微信群及時傳達給村民。

為了激發村民耕種積極性,河口鎮結合自身實際出臺了春耕補助措施:以水稻為主、香芋南瓜為輔,集中連片種植30畝以上,由鎮政府免費提供種子,並補貼200元/畝,其中播種出苗後補貼130元/畝,收穫後補貼70元/畝,按實核算。“相當於種子和肥料的錢都由政府幫忙買單,政策一發出來,村民們都在群裡接龍表態要去鎮上領種子!”何禮富興奮地說。

何禮富種植的香芋南瓜一直是當地的“銷量王”,但由於土地面積有限,難以開展機械化種植,常常供不應求。為實現集中連片耕種,河口鎮出臺了“硬核”的土地流轉措施,“誰耕種,誰拿補貼。如果農戶不種,耕地流轉給村集體耕種,補貼就歸村集體。”河口鎮黨委書記葉湧華介紹道。為獎勤懲懶,該鎮還表示,將給予土地流轉種植面積多且種植效益高的村委或自然村理事會10萬到30萬元不等的獎金,用於新農村和人居環境整治。“耕地不只變成了你一個人的事,還和集體榮譽密切掛鉤,所以村民們的耕種積極性一下子就被激發了出來,村民不種也可以流轉給其他人,避免土地撂荒。”何禮富表示,今年他有信心將種植面積擴大到1000畝,預計產量將達720萬斤,實現產值936萬元。

據汕尾市農業農村局統計,汕尾今年計劃春種糧食61.05萬畝,比去年同期增加0.49萬畝。

【全媒體記者】陳欣欣 南小渭

【作者】 陳欣欣;南小渭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