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第二課《花的學校》教材解析

《花的學校》是三年級語文上冊部編教材第一單元第二課。

這是一篇散文詩,兼有詩歌與散文的特點,具有詩歌的音樂美和節奏美,但又沒有分行和押韻。課文以“花的學校”為題,花是嬌嫩的、美麗的象徵,有如孩子般純潔,他們在“地下的學校”,就像泥土裡即將破土的苗,渴望外面精彩的世界。課文以兒童的視角描繪了一群活潑、天真、渴望自由的花孩子,通過豐富的想象,把孩子和媽媽之間的感情表現得自然深厚。

三上第二課《花的學校》教材解析


全文共9個自然段,描繪了一幅幅生 動的畫面。先描寫了陣雨落下時,花兒在綠草上跳舞、狂歡;接著想象關了門做功課的花朵們,雨一來就放假了;然後想象他們穿著各色的衣裳,在雨中衝了出來;最後想象花孩子們急急忙忙趕回家,對著媽媽揚起了雙臂。畫面與畫面之間街接緊密,渾然一體。

三上第二課《花的學校》教材解析


課文想象豐富而奇特,充滿兒童情趣,賦予“雷雲”“東風”“花朵”等以人的行為。比如,運用“走過”“吹著”,惟妙惟肖地寫出了東風吹過原野的動態;描寫花朵時,運用一連串動詞,把花想象成“跑出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共赴一場花的宴會;同時,花兒也有學校,他們會“關了門做功課”,也會“放假”,花兒生長的特點和學生的學習生活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情景交融,讓我們看到了一群追求自由、嚮往自然的花孩子;課文最後兩個自然段中,“急急忙忙”“揚起雙臂”這些描寫,表現了花孩子對母親的依戀、對家庭的眷戀。

三上第二課《花的學校》教材解析


課文的字裡行間洋溢著真摯的情感。“ 他們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表達了對自由的渴望。第八自然段的兩個疑問句使感情得到了昇華。“他們也有他們的媽媽,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媽媽一樣”,則把孩子和母親的感情表現得質樸而強列。

(來自教師教學用書,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