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扶貧兩不誤 鴨子滯銷不用愁

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文翰 文 渝北區玉峰山鎮供圖

抗疫期間,解決好睏難群眾面臨的問題是落實民生實事的關鍵。就此,渝北區玉峰山鎮對轄區內特殊困難群眾推行“三保兩包”政策,保障其防疫、保障其生活、保障其生產,幷包其產品銷售和臨時就業,讓防疫和扶貧工作相結合,取得了良好效果。

鴨子滯銷不用愁 大家都來搭把手

今年49歲的玉峰山鎮雙井村村民傅宗勇是建卡貧困戶,疫情期間由於飼料斷供、活禽市場關閉,傅宗勇養殖的300只出欄鴨滯銷,不清楚政策的他跑到市場上銷售,卻無人問津。這情況被玉峰山鎮扶貧專幹陳娟知曉後,趕緊為他聯繫購買了600斤飼料,即便是給鴨子們縮減口糧,這些飼料也只能解燃眉之急,最好的辦法就是將這些鴨子賣出去,端上老百姓的餐桌。

抗疫、扶贫两不误 鸭子滞销不用愁

傅宗勇飼養的鴨子

“我把消息告訴同事、親友後,大家通過QQ群、微信群將消息擴散,並通過自助超市的方式分散銷售。”陳娟介紹,消息很快在當地擴散開來,她也為傅宗勇聯繫了活禽宰殺技術人員、畜牧獸醫站工作人員和志願者上門免費開展宰殺、檢疫、包裝配送等工作。

幾天時間裡,傅宗勇就賣出了鴨子156只,雞2只,鵝1只,合計12940元。近期,他的鴨子仍在大家的幫助下持續銷售著......“當初看著這些鴨子沒吃的,我是真的慌,沒想到這麼快就賣出這麼多,心裡總算踏實了!”傅宗勇笑道。

肋骨骨折難外出 家門口就能務工

今年64歲的龍門村20組村民傅宗學也是建卡貧困戶,其老伴為智力殘疾,領養的女兒還是一名學生。家裡的主要收入靠他打零工。去年底,傅宗學不小心摔了一跤,造成肋骨骨折,雖然已經大致康復,但對於他今後的工作、生活均有影響。

瞭解到他的情況後,陳娟找到他,為他聯繫了疫情期間的消毒殺菌和守卡設點的工作。不重體力勞動,不用離家太遠,每天就能有150元的收入。傅宗學說,他內心非常感謝扶貧幹部能為自己提供這樣一個工作的機會,同事鄉親們知道他的身體狀況,對他也很關照,一家人在疫情期間感受到了濃濃的溫暖。

目前,玉峰山鎮加強了對轄區內特殊困難家庭的防疫知識宣傳,對特殊困難群體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1590次,為202戶困難群眾免費送去口罩1143個,醫用酒精及84消毒液共315瓶,防治感冒藥品34盒,並教授使用方法。

在保障生活方面,為92戶特殊困難群眾配送了米、面、油等生活物資1253斤,棉被25床。在保障生產方面,為轄區內65戶特殊困難群眾送技術服務10次,農耕物質108份,肥料1500斤,確保春耕生產。

在包產品銷售方面,由幫扶責任人“一對一”幫聯,打通銷售渠道,為64戶特殊困難群眾銷售了家禽280只,蔬菜3140餘斤,水果1300餘斤,蛋類450個。在包臨時就業方面,主動為10名疫情期間不能外出務工的特殊困難群體解決臨時就業問題,確保特殊困難群眾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