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鎖的記憶,身體一直記得

封鎖的記憶,身體一直記得


無論你是20歲、30歲、還是60歲,在那些曾經未被覺察和療愈的傷痛面前,你永遠只是個孩子。

“過去即是現在”,這句話對學心理學的人來說並不難理解,其意義是我們對當前所處的情境產生的知覺和感受,都會與存儲在我們身體裡,曾經經歷並形成的那些記憶網絡建立連接,會根據這些記憶裡的感受,獲得對當前情境的解釋。

所以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會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因為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過去”,“過去”從沒有真正過去,它一直在影響著我們的現在,若不對“過去”進行覺察和療愈,那它將會持續影響著我們的將來和下一代。


我們的身體是一個忠實的連接器,它記憶著我們的過去,承載著我們的現在,準備著我們的未來。它默默的、悄悄的、甚至是偷偷的保持著我們的完整。

其實,很多的時候,我們的大腦是想把我們分裂開的,只接受“好”的部分,消滅“壞”的部分;只需要快樂的感受,拒絕痛苦和悲傷的情緒。

每當這時,身體與大腦就像進行著一場的戰爭,一方面,身體要保存我們的完整性和整體性,不管曾經發生什麼,那是怎樣的感受,都是我們的一部分,身體知道這些對於我們整個人生來說意義非凡;另一方面,我們的大腦卻是選擇性的記憶,它只記住我們想記住的,願意記住的,對於那些大腦不感興趣的情緒和感受,卻想要徹底消滅。

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只單純聽從大腦的指揮,我們的人生就像被分割了一半,更有甚者,也許只能抓住一些碎片,這樣的人生是不完整的,肯定會出現問題。

的確,我們的身體一直在與大腦進行著一場持久的拉鋸戰,我們身上感受到的疼痛,正是心靈備受煎熬的創傷所致,也是身體在這場戰爭中的一種戰略戰術。

封鎖的記憶,身體一直記得

一位年輕的女孩,剛剛大學畢業,總是莫名其妙的右腿膝蓋痛,有時是彌散性的隱隱作痛,有時是很明顯的劇烈疼痛,去醫院檢查多次,均被告知膝蓋沒有任何器質性損傷的問題,可這種狀況一直伴隨和困擾她多年,直到她走進諮詢室,才最終找到答案:

在與她一起探討,什麼時候她的右腿是彌散性的隱隱作痛,什麼時候又是明顯的劇烈疼痛,她慢慢地感受著、分辨著,忽然間,她大聲的告訴我,當她感到有壓力、不舒服、或和男朋友吵架等有很強烈的情感體驗時右腿的疼痛就會加重。

一次次帶她去跟自己的身體建立連接,慢慢走進自己的身體,走進那感覺不適的右腿。一次諮詢中,當我們通過身體的流動再次將注意力集中在這條腿上時,她感覺到異常疼痛,雙膝跪在地上痛哭不已,一邊哭一邊大喊:“爸爸、媽媽,你們在哪呀?我摔倒了,怎麼一抬頭就看不見你們了呢?”。

是的,這是一個多年前的創傷性事件,因一直未被處理而深深地積壓在她的身體裡:

在她3、4歲的時候,一次過年,她與家人一起逛花市時,不慎摔倒了,摔倒時的身體姿勢正好雙膝跪地,當她抬起頭時,卻發現爸爸媽媽不見了,當時她的膝蓋很痛,此時心裡的那種恐懼已經超過了這麼大的孩子可以承受的範圍,她就僵僵地跪在那裡,好像也有哭。


其實,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身體的凍結狀態,也是一種解離狀態,此刻,內心原本處在一個強烈的情緒體驗狀態中,但並沒有表達出來,而是被深深地封存在身體裡。她說,也不知過了多久,父母發現她不見了,又倒回來找她,看見她仍然跪在那裡,便把她扶起來,並沒有做任何安撫和處理,帶著她繼續逛花市。

也許,在頭腦層面上,她似乎已經記不起當年那些事情的細節了,這就是大腦所謂的選擇性記憶,因為那個體驗對她而言的確太痛苦,她不想回憶,大腦就幫她“忘記”了。

但她的身體卻牢牢的記住了這些痛苦的經歷,並用“膝蓋疼痛”這樣的方式多年提醒她,應該回來完成她未完成的功課。所以我們說,身體上的任何疼痛,除了身體器質疾患引起之外,也許都有一段故事,也許與心靈深處那曾經波瀾起伏的激盪有關吧……

是的,存儲在我們身體裡的那些未被加工的創傷性記憶,無疑是我們今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心靈困擾和心理困惑的主要根源之一,

在那些我們成長的,過去的歲月裡,其實有許多未被覺察和治癒的傷痛,在它們面前,我們永遠只是個孩子,請記住,身上的痛,不僅僅在身上,尋著它我們可以找到心靈安寧和回家的路。


封鎖的記憶,身體一直記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