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小分隊首次出征,用實際行動交出“檢閱”答卷

他們與醫道同行;他們如軍人般勇敢。

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

鹽田區沙頭角民兵連支援保障排主動請纓,

加入“逆行者”大軍,

譜寫了新時代民兵奮勇抗“疫”的篇章。


沙頭角民兵連是一個有著69年光輝歷史的集體,2019年經組織調整後,支援保障排作為一支全新的力量補入其中,這是一支由華大基因技術員工組成的新質專業力量。疫情之下,這支剛成立不久的民兵小分隊首次出征,就迎來了嚴峻的“實戰考驗”。


民兵小分隊首次出征,用實際行動交出“檢閱”答卷


主動請戰顯擔當

勇赴防疫前線做“逆行”戰疫人

2020年春節,

喜氣祥和的節日氛圍

被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打破,

接到防疫任務後,

華大基因深圳總部開始動員在崗員工馳援武漢。


羅煥身為沙頭角民兵連支援保障排中的一員,接到動員令後毅然放棄返家行程,主動請戰,要求到疫情最為嚴重的地區抗“疫”。1月20日,抵達武漢後的羅煥,第一時間與武漢華大基因的同事共同開展防疫工作。為了與疫情“競速”,讓當地檢測技術支撐病例檢測需求,羅煥帶領團隊成員們持續奮戰在防疫一線30多天,每日檢測病毒樣本上千份,為檢測試劑盒的研製生產和病例診斷提供了寶貴的數據源。


民兵小分隊首次出征,用實際行動交出“檢閱”答卷


隨著疫情形勢發展,湖北、武漢之外的疫情防控任務也變得艱鉅起來。從1月31日起,民兵廖國良就持續奮戰在惠州防疫前線,負責該市30餘個採樣點的聯絡和準備工作。受疫情影響,當地物流運輸基本處於停滯狀態,疫情防控形勢同樣不容樂觀。為及時完成採樣工作,廖國良戴上簡易防護裝備,隻身前往採樣點運送檢測物料,收集檢測樣本,日均採集量超過1600份。


“你不擔心被感染嗎?”面對這個問題,廖國良說:“當時沒顧得上那麼多,只一心想著,如果樣本不能及時送達實驗室,檢測和診斷結果就會耽擱,這樣下去可能就會造成更多的人意外感染。”


日夜兼程強支援

為驟增病例診斷提供有力後方支撐

疫情發生初期,

武漢的防控形勢嚴峻,

為緩解檢測試劑盒供應壓力,

在深的華大基因員工也紛紛整裝上崗,形成強援力量,

他們利用深圳相對成熟的檢測體系,

承擔起檢測武漢一線病毒樣本的任務。


民兵小分隊首次出征,用實際行動交出“檢閱”答卷


民兵曹懷軼、陳願望、吳兵主動報名參加抗擊疫情作戰,被分在三個實驗小組中,參與檢測和信息錄入工作。自2月3日起,他們就和華大基因其它員工一起,一頭扎進實驗室,使用Q-PCR檢測設備對從武漢發來的病毒樣本進行RNA特徵基因檢測,提供上傳檢測數據,幫助加速病例診斷。面對巨量的檢測樣本,他們不停地穿梭於各個實驗室之間,在各型檢測設備上忙碌,收集整理了海量檢測數據並進行精準分析,為前線疾控部門及時診斷病例提供了強有力的後方支撐。


民兵小分隊首次出征,用實際行動交出“檢閱”答卷


2月15日,華大基因的“火眼”實驗室投入使用後,民兵李燕蘭、沈思鍇、餘少琦、羅亮等陸續加入,增強隊伍整體檢測力量。據統計,各實驗小組日均檢測來自全國各省市超過10000份病毒樣本,極大地緩解了前線檢測壓力,同時也成為支援省內其它各市樣本檢測的中堅力量。


創新思路解難題

"巾幗英雄"技術攻關提升檢測效率

對未知病毒的基因檢測是一項系統而專業的工作,

從採樣到核酸提取,再到數據檢測等流程

都需要大量的技術投入。

疫情開始階段大量新增的疑似病例,

對檢測效率和產能帶來嚴峻的挑戰。


民兵小分隊首次出征,用實際行動交出“檢閱”答卷


民兵排一班長謝偉偉,作為參與技術攻關的骨幹人員,她在探索提升檢測效率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從加入技術攻關小組,參與專項攻關,到不斷梳理檢測技術端和應用端的各類問題,研究解決方案,最終極大地優化和簡化了原有的檢測標準和實驗流程,也大大提升了檢測效率。同時,她參與的三類研究成果被國家立項,使高效率的檢測方案能夠快速被其他符合標準的機構採用。


國難有良將,戰地紅旗揚。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

沙頭角民兵連支援保障排首次出征

為戰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用實際行動向全國人民交上了一份“檢閱”答卷。


記者:陳琳君

通訊員:丁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