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結束後的經濟走向何方?比如說消費市場、樓市、股市?

以下文章來源於財經郎眼Daily ,作者貌貌狼

疫情結束後的經濟走向何方?比如說消費市場、樓市、股市?


財經郎眼Daily

洞察財經本質,直擊大咖觀點,關注財經郎眼Daily,助你財經力Day day up!電視節目廣東衛視每週一晚21:10播出。

疫情結束後的經濟走向何方?比如說消費市場、樓市、股市?



疫情結束後,一切會恢復如常,但此“常”非彼“常”。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人們停止全部社會活動和經濟活動,自我囚禁在家裡,等待病毒的離開。隨著復工復產,冷清的街道稍微有了些許人氣,但對比往年,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2020年的一年之計“滯”於春。

所有學校推遲開學,到不得不線上進行授課,從中小企業朝不保夕,到財政貨幣政策雙管齊下。服務業斷崖式下跌,花式自救接連上演,底層百姓度日維艱,恐慌情緒依然在蔓延。或許,等一切塵埃落定後,我們會發現,這場始於武漢,擴散至全國,蔓延出國界的病毒,對中國經濟將會造成廣而深的影響。

疫情結束後的經濟走向何方?比如說消費市場、樓市、股市?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許多人就2003年的SARS對經濟的影響進行了回顧,當時SARS對中國的交通運輸、住宿餐飲、旅遊等行業產生了劇烈衝擊,2003年的股市也幾乎都處於下跌當中,2003年4月16日,上證指數從1649.60的高點開始下行,一直到2003年11月13日,在1307.40點見底,並在2003年的歲末和2004年的年初走出了一波春季行情。

當時人們最關注的,不再是上證指數也不是市場本身,而是全國感染SARS的人數和被治癒的人數,這個數字成為“風向標”。當然,2003年,也並不是所有資產都在下跌,至少白醋、板藍根成為市場爭相搶購的產品。

疫情結束後的經濟走向何方?比如說消費市場、樓市、股市?


站在歷史的節點,回望過去的故事,我們發現SARA雖然帶來了蕭條,但中國經濟並未因一場病毒改變上行的趨勢。2001年至2005年,中國實際GDP分別增長8.3%、9.1%、10%、10.1%和11.4%,逐年加快。因此,人們認為SARS衝擊的只是經濟運行的外部災難,而不是經濟危機本身,其影響是暫時的、有限的。

疫情結束後的經濟走向何方?比如說消費市場、樓市、股市?


一朵浪花的波動固然無法影響整個大海的流向,但細節對歷史潛移默化的影響總是在百年之後之後才被人們察覺。SARS未能改變中國經濟的上升趨勢,因為當時中國經濟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2002年中國經濟的增長為8.2%,在全球經濟增量中的比重接近20%,在大部分國家經濟低迷的情況,也只有中國保持了高速增長的高增長勢頭。這也是為什麼,SARS之後,經濟迅速得以恢復,很多原本處於上升的行業出現了強勢反彈。

回顧過去,立足當下,我們可以看看新冠肺炎疫情對以下幾個行業的衝擊:

消費市場強勢反彈

首先,消費市場是受衝擊最嚴重的領域,尤其是服務業被迫按下“暫停鍵”,線上平臺“守望相助”,線下企業“掙扎自救”。疫情過去後,這些領域一定會出現強勢反彈,根據去年的數據來看,這一反彈趨勢是V型反彈。

2019年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60.5%,去年年底我國的消費增速在8%左右,受此次疫情影響,現在的消費增速已經跌落至0%甚至是出現了負增長。所以疫情過後,我國的消費市場極大概率會出現強勢反彈,這一水平接近疫情前的水平和趨勢。

疫情結束後的經濟走向何方?比如說消費市場、樓市、股市?


但有一個細節值得我們關注。2018年的消費增速比2017年回落了1.2個百分點,2019年的消費增速又比2018年出現了下降,那麼在疫情不發生的前提下,可以預計的是2020年的消費增速有可能比2019年進一步放緩。因為從2019年開始,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中長期積累的矛盾和風險進一步凸顯,加上全球貿易局勢的不確定性,我國消費市場承壓較大。那麼疫情發生後,就意味著本來要進一步放緩的消費增速將會見底再反彈,雙重壓力下,消費者心理預期必然會受到影響。所以,疫情之後消費市場的反彈有一部分原因或出於“報復性消費”心理,對於投資者而言,需要謹慎。

地產行業螺旋式下降

2003年的SARS對房地產行業的衝擊微乎其微,地產當時受影響的原因更多是因為宏觀調控和流動性影響。但時至今日,房地產行業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先看三個房地產行業目前面臨的大環境:第一,2020年是房地產行業的債務集中兌付期;第二,2019年房地產市場在供給大量增加的情況下,銷售量卻未有明顯增長,去化壓力較大;第三,2019年春季房地產行業出現一波小陽春行情,隨後中央層面的地產調控政策進一步收緊,而且主要針對融資端進行收緊,尤其是4月後,中央強調房地產調控政策的總基調不變。

在本來就不樂觀的情況下,新冠肺炎疫情對地產行業的打擊可想而知。數據顯示,2020年元旦至今,全國已經有96家房地產相關企業破產清算,平均每天都有2至3家被清算。嚴峻的形式迫使各房企紛紛“各顯神通”,紛紛開啟線上售樓處,通過線上直播、VR看房等形式進行宣傳售樓;同時降價銷售謀求自救——恆大集團宣佈促銷政策後,富力、雅居樂、中南置地、金地等房企紛紛跟進。

疫情結束後的經濟走向何方?比如說消費市場、樓市、股市?


所以,疫情結束後,悲觀情緒的影響會沖淡,房價必然也會出現反彈,令購房者開始觀望。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2月19日,央行發佈2019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執行報告,其中提出“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也就是說,調控還是會繼續,那麼疫情之後的房地產行業會呈現“價、量”螺旋式下降的情況。

股市波動在所難免

2019年年初,人們都認為美聯儲會繼續縮表,甚至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也表態“縮表將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但是2019年下半年,美聯儲反而連續三次降息。市場情緒激動,美股應聲大漲,整個全球股市都受到政策影響,“政策市”的痕跡讓許多投資者堅信市場的方向:上漲。

疫情結束後的經濟走向何方?比如說消費市場、樓市、股市?


中國市場也不例外,2019年我國債市和創業板同步上漲。截至2019年末,我國債券市場主要債券存量規模達到96.23萬億元,較上年增長了約15.78%,規模繼續擴大,我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科創板更不必說,整體上漲近4成,其中還有個股股價翻了3倍多。

究其原因,主要流動性寬鬆預期的推動。這和2014年7月到2015年那一段波瀾壯闊的牛市很像,2014年的時候市場環境並不是很好,在之前還有實體經濟震盪,股市甚至出現了一波下跌,IPO也是暫停的,隨即國家推出一系列經濟利好政策,其中還包括互聯網+、工業4.0等,但由於市場對政策的過度解讀,大量熱錢流入股市,IPO速度加快,所以這輪牛市堪稱波瀾壯闊。

但是到了2015年下半年,A股就發生了震驚中外的股災,一是股價估值太高,莊家撤退,二是槓桿資金的撤離和被圍剿,三是新股發行加速,大量的新股發行,凍結了大量的資金,加大了股市的抽血效應。當然,具體來看還不止這些原因,但絕對與此前的寬鬆有很大關係。

疫情結束後的經濟走向何方?比如說消費市場、樓市、股市?


全球經濟冷暖,中國牽涉其中,絕大多數人都認為“政策市場”的方向是上漲,但經過以前的教訓,央行的政策真的不會轉向嗎?如果一旦轉向,劇烈波動在所難免。總的來說,一個市場的基本面跟不上,再多流動性驅動,也無法成就真正的牛市。所以疫情之後,市場還是回到原來的走向,很難因為疫情時的金融財政政策有根本性變化。

馬克·吐溫說,歷史不會重複,但是會押著同樣的韻腳。在某些微觀領域,我們可以借鑑SARS對經濟的影響,但新冠肺炎疫情本身和SARS不一樣,2020年和2003年不一樣,2020年的中國經濟趨勢和2003年的經濟趨勢也不一樣。

黑天鵝的到來,是誰都無法預料的,事故打破常態,會有許多損傷,但打破常態之後,也會有新的出路。在此,期待疫情早日結束,一切恢復如常,但我們要明白,此“常”非彼“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