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文 程橙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本篇影片:《小婦人》《喬喬的異想世界》《愛爾蘭人》《極速車王》)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小婦人》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喬喬的異想世界》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愛爾蘭人》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極速車王》


《小婦人》(美術指導:傑西·貢喬爾)


傑西·貢喬爾曾經為《穿普拉達的女王》《老無所依》等電影擔任美術指導,而這次《小婦人》導演格蕾塔·葛韋格希望電影能夠在當年作者創作《小婦人》的地方——美國馬薩諸塞州康科德鎮進行拍攝。貢喬爾將主要場景進行了劃分,馬奇家、馬奇家所在的小鎮和喬旅居的19世紀的紐約。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A:佈景師洛裡·坎貝爾為《小婦人》中的馬奇家設計的外部草圖 B:格里格·希爾為馬奇家外的空草地畫的概念圖 C:馬奇家的景在搭建 D:馬奇家完成搭建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E&F:洛裡·坎貝爾繪製的馬奇家第一層、第二層的佈景,深色線顯示攝影棚內搭的景;淺色線顯示的是搭的外景


尋找到馬奇家所在地時,美術組在奧爾科特家不遠處找到了一處外觀殖民風的房產,該處房產主人還有段時間才會入住,劇組便利用房產外觀來做電影中男一號勞裡·勞倫斯家豪宅,而在外部草坪上搭建了馬奇家的別墅。


貢喬爾將別墅外部保留了樸素的風格,但內部則給予了充滿愛與創造力的更豐富的色彩和裝飾,尤其是喬經常寫作的閣樓,貢喬爾花了很大力氣在閣樓的設計上。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馬奇家的起居室,在實景上搭建好後又複製到了攝影棚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馬奇家餐廳效果圖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馬奇家貝絲和艾米臥室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格里格·希爾創作馬奇家閣樓效果圖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馬奇家閣樓氛圍板,由佈景師克萊爾·考夫曼製作


搭建馬奇家的時候,導演格蕾塔·葛韋格給了貢喬爾一段《小婦人》作者奧爾科特的一段話:“我想要證明作為一個未婚女性,我仍然可以養活自己。我享受獨立的感覺,雖然這樣的生活不容易,但卻是自由的。我不能靠力氣討生活,所以我必須不停思考,才能立足於這個殘酷的世界。”


貢喬爾在做美術設計時,一直將這段話放在心上。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苦情劇場面效果圖,格里格·希爾根據美術設計安東尼·雷蒙德手繪而繪製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聖誕話劇效果圖,格里格·希爾繪製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苦情劇場景渲染圖,實景搭建在康科德街上的一座小禮堂裡,而該地正是小說中故事發生的地方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第十二夜》上演的劇院內部效果圖,電影在波士頓最古老的劇院“波士頓殖民劇院中拍攝了該場


為了還原19世紀的紐約,貢喬爾在馬薩諸塞州找到了一處外形貼近的小鎮,美術團隊花了六個星期重新裝扮,做了五百多個印刷和手繪的標誌,來營造紐約的年代感。


而馬奇家所在的康科德鎮讓貢喬爾和他的團隊犯了難——恰逢感恩節,波士頓近郊的鄉鎮都不願意讓劇組進行拍攝,並且也很難找到具有時代感的地方。於是,在波士頓近郊的哈佛(不是哈佛大學的哈佛)的一塊教堂前的空地上,美術組平地建起了小說中的康科德鎮。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紐約某劇院後巷,由格里格·希爾繪製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紐約街道模型,放在美術組的中央,用來張貼各種遮陽棚、招牌、設計圖案,也用於各個其他部門在上面貼上靈感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康科德街模型,由美術設計保羅·桑斯基繪製,並由扎克·貢喬爾搭建。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康科德街效果圖,由格里格·希爾繪製,卡莉·塞裡奇設計。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康科德街現場實景圖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紐約某劇院後巷,由格里格·希爾繪製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格里格·希爾創作的唐人街陋巷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為唐人街找到的實景,進行裝飾後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紐約街頭概念圖,格里格·希爾創作,為《小婦人》中喬剛到紐約時建立建築細節


(素材取自於文章:《小婦人》大地平線,作者傑西·貢喬爾)


《喬喬的異想世界》(美術指導:拉·文森特)


作為一起合作過《雷神》的老搭檔,導演塔伊加·維迪提一開始就希望《喬喬的異想世界》的美術指導拉·文森特將整部電影的色調,和許多經典的二戰電影區別開來。


30年代的歐洲是時尚和藝術之都,而二戰時期的德國居民也因為戰爭原因,更願意穿顏色鮮豔的時裝。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喬喬家的外景,在拍攝現場由RA·文森特用iPad Pro現場繪製。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喬喬家外景搭建現場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完成搭建後的喬喬家外部


於是,文森特把《喬喬的異想世界》一開始的夏令營的色調調得很明麗,而當喬喬從醫院中醒來已經進入秋天,畫面色彩的飽和度逐漸降低,進入冬天后色調更加暗淡。等戰爭勝利的時候,整個畫面的色彩再次鮮豔起來,回到了故事一開始的色彩感,寓意著一切重新開始。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布倫丹·赫弗南繪製“希特勒青年團”效果圖


在喬喬家的內部設計上,文森特希望每間房都能夠有不同的風格,來讓觀眾一直保持新鮮感,他設計了很多開放式空間和通道,讓這個空間不顯得侷限和狹窄。


文森特將喬喬家的風格定義為,一個內部以Art Deco風格裝飾的老巴洛克風別墅。牆是厚石牆,牆上的裝飾是傳統的圖案牆紙、大廳則搭配了更新的木製護牆板和樓梯。


美術設計諾拉·索普科娃和她的團隊用古董、裝飾織物和繪畫裝飾了房子,並在當地美術團隊的幫助下,讓古董傢俱和全新的佈景融為一體。文森特用豐富的顏色裝飾了門廳,給這個戰火中的家以一種受到了保護的感覺。


喬喬家的廚房完全用了20世紀30年代德國裝飾藝術風格,手繪油氈和德國裝飾傢俱放在當代的設計師買手店也不會過時。


而喬喬的臥室則偏向保守風格,因為他受到納粹思想的侵染,藍灰色的傳統牆壁圖案和喬喬的納粹宣傳收藏都為這個房間的氣氛染上了嚴肅。


喬喬已過世姐姐伊嘉的房間則是維多利亞風格,褪色的顏色和手繪的牆壁,在故事中都應當是母親羅茜親手為女兒完成的,以表現這個生命無辜地逝去。


猶太女孩艾爾莎的藏身閣樓則需要黑暗和凌亂,儘可能多地貼滿了脫離牆面的牆皮。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拉·文森特手繪喬喬家起居室草圖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拉·文森特手繪喬喬家起居室效果圖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喬喬家起居室實景圖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拉·文森特繪製喬喬家走廊效果圖,圖中情節為喬喬剛剛在自己家裡發現了艾爾莎時的場景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喬喬家的走廊素材板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喬喬家走廊實景圖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拉·文森特繪製喬喬家廚房效果圖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喬喬家廚房,設計上專門突出了Art Deco風格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喬喬的臥室實景圖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拉·文森特繪製喬喬的姐姐伊嘉的房間效果圖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拉·文森特繪製的喬喬和艾爾莎如何在姐姐伊嘉的房間共同度過戰爭時刻,這是最早的一批電影視覺概念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伊嘉房間實景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拉·文森特繪製艾爾莎躲藏的閣樓草圖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艾爾莎躲藏的閣樓實景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喬喬家的房子搭建佔地7000平方英尺,在布拉格的伯蒂多夫工作室,下層和上層並排建造,供工作人員進入


電影的外景則是在捷克的一座小村莊搭建的,但由於街上有現代化建築,美術組不得不在選定的建築外,重新建了一個符合故事背景時代的門面。


為了節省開支,導演在前期大量使用了分鏡頭腳本,並且美術設計上,文森特和他的團隊精打細算,並非將整個小鎮都裝飾了起來,而是和攝影團隊多方商量討論後,在選定的景別進行重點打造,把錢都花在了刀刃上。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電影中的德國小鎮是在捷克的Zatec尋找到的一處巴洛克建築為主的小鎮實景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原本小鎮中的一處噴泉因為劇情需要被改造成了電影中的火力點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電影中的一些戰爭場面是在當地廢棄工廠中進行的拍攝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拉·文森特繪製戰爭效果圖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拉·文森特繪製德國管控下的小鎮效果圖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拉·文森特繪製希特勒青年團辦公室外景效果圖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拉·文森特繪製受攻擊的德國小鎮效果圖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電影拍攝地冬景,劇組在冬季來補拍了一些場景


(素材取自於文章:《喬喬的異想世界》通過兒童的眼睛看戰爭,作者拉·文森特)


《愛爾蘭人》(美術指導:鮑勃·肖)


鮑勃·肖早在《華爾街之狼》時便和馬丁·斯科塞斯有過合作。但這次《愛爾蘭人》是斯科塞斯對自己的一次徹底的懷舊,而這意味著近三百處的內外景,和五千英里為時五個月的看景車程。

斯科塞斯對鮑勃·肖的唯一大要求就是:要真實。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愛爾蘭人》劇照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愛爾蘭人》劇照


小的要求包括:尋找五個不同時期的加油站、造一座一眼看上去就經營了四十年的餐廳、重新打造當年他拍《窮街陋巷》時的那座餐廳等等……其中還包括不停地增加細節。


鮑勃·肖表示,為了打造這個橫跨幾十年的故事,雖然故事開始時是在美國50年代,但是他做的前期調研的工作量,一點都不比拍一部20年代以前發生的年代電影要少。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A:霍莉·沃爾頓繪製VILLA DI ROMA飯店外景;B:埃裡克·費爾伯格繪製VILLA DI ROMA飯店內部效果圖;C:VILLA DI ROMA飯店外景實景圖;D:VILLA DI ROMA飯店外景效果圖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G&H:埃裡克·費爾伯格繪製霍華德·約翰遜旅館外景及游泳池效果圖;I:霍華德·約翰遜旅館外景及游泳池實景;J:安·巴特克設計旅館招牌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愛爾蘭人》霍華德·約翰遜旅館及游泳池戲份劇照。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埃裡克·費爾伯格繪製UMBERTO’S CLAM餐廳外部效果圖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UMBERTO’S CLAM餐廳實景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UMBERTO’S CLAM餐廳內劇照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埃裡克·費爾伯格繪製FRIENDLY LOUNGE餐廳外部效果圖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愛爾蘭人》理髮店內景圖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愛爾蘭人》COPACABANA外景劇照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愛爾蘭人》搭景現場


原本斯科塞斯希望劇本中的一個叫做VILLA DI ROMA的飯店能夠找到實景拍攝,因為他要追求這個飯店的“時代質感”,而至少有七天的戲份要在這個飯店中拍攝完成,斯科塞斯對這個場景的要求是:你能從地板裡聞到番茄醬的味道。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景現場VILLA DI ROMA飯店內景實拍劇照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愛爾蘭人》VILLA DI ROMA飯店內景


但是找這樣一處有時代烙印又願意配合拍攝的景的難度太大,最終鮑勃·肖還是成功說服了斯科塞斯給自己的團隊一次機會,讓他們打造一個具有年代感的VILLA DI ROMA飯店。


當然,這對於美術團隊是個巨大的挑戰,因為往往“做舊”是最難的部分,需要大量的細節和耐心。而帕特·斯普洛特帶領的美術團隊打造的效果,細節到連通風口上常年堆積的油脂和灰塵都能看出來,美術團隊把瓷磚地板開裂和破損的痕跡、天花板彎曲的弧度、長條軟座上的破洞統統打造了出來,這個充滿了細節和年代感的景,讓斯科塞斯都豎起了拇指。


而斯科塞斯最滿意的事,雷吉娜·格雷夫斯和她的裝飾團隊設法借用了聖根納羅節的真實雕像,來裝飾安德里亞·多里亞俱樂部的窗戶。


(素材取自於文章:《愛爾蘭人》舉重若輕,作者鮑勃·肖)


《極速車王》(美術指導:弗朗索瓦·奧杜伊)


《金剛狼3:殊死一戰》的美術指導弗朗索瓦·奧杜伊和導演詹姆斯·曼高德也是老搭檔了。而當他們決定一起做《極速車王》的時候,就意味著他們要拍一部發生在美國南加州、密西根州、弗羅裡達州、甚至英國、法國、意大利的電影,這部電影還需要數輛價值不菲的60年代賽車。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平面設計師傑森·珀爾林復原了1966年代託納24小時拉力賽車型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亨利·福特辦公室的座椅和浮動架子必須建造起來,才能運輸到洛杉磯市中心的《洛杉磯時報》的狹窄電梯上


奧齊·英格安索是調研組組長,他在劇本的基礎上給人物和事件做了時間線,以及與汽車、賽道和關鍵人物有關的參考。


由於很多當年那場大賽的見證者和親歷者已然去世,給調研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難度,而英格安索竟然找到了故事主角肯·邁爾斯的一個非常親密的朋友和助手,一個勞斯萊斯經銷商,曾經在邁爾斯手下工作過,他提供了很多重要的歷史細節。

60年代的電影《蔑視》《瑟堡的雨傘》《霹靂神風》《玩樂時間》等成為了弗朗索瓦·奧杜伊的視覺參考。他希望賽車的顏色可以作為這部電影的色調,並用不同的顏色來進行不同賽區的差異化區分。經過幾個月的設計和研究,34輛那個時期的賽車最終由車輛美術指導羅布·約翰遜監督製造了出來。

因為在加州拍攝費用相對昂貴,英格安索做了很多在便宜的州進行搭景的計劃,但好在最後製片團隊將成本控制在了範圍之內,讓這部電影得以在南加州進行拍攝。


佈景師裡奇·羅米格找到了一個廢棄的工業園區來做福特汽車的生產車間,將中層管理辦公室的走廊建在一個現有的夾層上,可以俯瞰三條實用的裝配線,還建立了一個週期校正的測功機實驗室。在電影中,工程師將在那裡生產福特的新一代巨型V8發動機。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福特組裝車間實景圖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福特過去的精確測功機室(靈感來自福特提供的罕見檔案照片)被用來測試發動機扭矩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法拉利組裝廠,超過1.3億美元的法拉利還原了法拉利賽車部門的景象。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法拉利工廠大門一比一復原圖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斯科特·盧科夫斯基繪製的法拉利工廠庭院效果圖,實景建在波莫納。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斯科特·盧科夫斯基繪製的肯·邁爾斯的車庫效果圖。


作為電影中福特賽車的對手,《極速車王》中意大利馬拉內羅的法拉利工廠是重新建造的。在加州波莫納,美術團隊復原了法拉利著名的紅磚門,和諸多法拉利賽車的細節:包括定製鋁法拉利發動機,三個定製法拉利330P3,三個法拉利F-1“雪茄”賽車。劇組租賃的幾輛法拉利賽車價值超過了4000萬美元。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勒芒的鄧洛普橋比例模型,由亞當·格爾布哈特製造,精確地安裝在一座橫跨亞特蘭大路的人行橋上。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極速車王》勒芒的鄧洛普橋實景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勒芒維修區比例模型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勒芒維修區實景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勒芒的看臺和維修區數字模型,實景設在AguaDulce航空公園。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勒芒的維修區設計了數百個週期裝置,照亮了所有標誌和建築。


最大的挑戰是重建標誌性的勒芒賽道。賽道長達8英里,其中大部分是由穿越法國農田的鄉村道路組成的,可以說是所有賽車運動中最傳奇的賽道。美術團隊需要建造鄧洛普橋,這座橋是作為一個全尺寸的雙面複製品建造的,並被覆蓋在一座橫跨亞特蘭大路的現有橋樑上。7500英尺長的跑道上掛滿了美術團隊製作的60年代的橫幅,洛杉磯平面藝術家傑森·珀爾林主持設計了所有556幅重現時代特點的橫幅,如果把這些橫幅都連在一起,長達1.7英里(約2.7公里)。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極速車王》劇組搭建的勒芒的賽道,整個兩英里的大獎賽道、橫幅、甚至一個法國農舍和花園。


羅布·伍德拉夫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根據數百張建築物的歷史照片,建立了維修區的3D模型,並根據模型畫了超過70張建築圖紙,最後才完成對於維修區的復原搭建。


(素材取自於文章:《極速車王》賽車奇緣,作者弗朗索瓦·奧杜伊)

本屆奧斯卡幕後鏈接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喜歡,就點個 “在看” 呀~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硬貨,200張圖解奧斯卡影片(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