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排名:山東、福建、江蘇、浙江等領跑

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排名:山東、福建、江蘇、浙江等領跑

雖然有些地方並未公佈規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但仍有相關數據可看出復工情況。


截至2月18日,西藏自治區內已有6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復工復產的人數佔正常情況用工人數的47.6%。


截至2月18日,雲南省發展改革委調度的重點項目中,255個在建項目已經復工的有62個,復工率達到24.3%。


截至2月20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全區105家裝備製造企業,已有98家復工復產,行業總體復工復產率達到93%。


河南證監局則表示,截至19日,全省81家上市公司中已有75家復工。


而對於疫情最為嚴重的湖北而言,再度延遲復工。


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20日下午發佈通告:省內各類企業先按不早於3月10日24時前復工。此前湖北省於2月13日發佈通告要求,省內各類企業不早於2月20日24時前復工。


山東、江蘇勇拿“第一”


從上面梳理可知,山東和江蘇分別佔據了復工指標的兩個第一。

山東,規上工業企業開工面達79.4%,全國第一。2019年經濟總量排名全國第三。

江蘇,規上工業企業復工數3.4萬家,全國第一。2019年經濟總量排名全國第二。

山東的秘密在於其產業結構。

石油煉化、機械製造、醫藥衛材這些山東優勢產業最早迎來複蘇。不管是防護物資的保障,還是生產原材料的供應,上游只要開足馬力,下游就能聯動響應。

尤其是防護物資領域,山東產業鏈的優勢尤為明顯,原材料卡脖子的問題難不倒山東,口罩產業鏈所有環節幾乎都能在山東找到,推動了諸多企業紛紛轉產擴產開工。

在企查查數據顯示,自1月1日至2月10日,全國醫療器械新增企業數超過2萬家,消毒產品次之,專門生產口罩企業新增註冊數量達154家。全國醫療器械新增企業中,山東排名首位,廣東第二。新增的消毒產品生產企業中,廣東以900餘家企業排名首位,山東排名第三。

江蘇的要訣就是靈活。看兩個例子。

對於“一刀切”及時調整。2月7日,無錫發佈通告,對於來自湖北、浙江、廣東、河南、湖南、安徽、江西等疫情重點地區的外來務工人員,一律暫緩進入無錫。

轉眼到12日,無錫再次發佈通告,提出優化人員入錫流程,復工復產企業的外來務工人員,經“返錫通”或“警務通”核驗相關身份證件後,均可入錫。

發力解決企業之困。蘇州相城區一家生產測溫槍主板的企業,為早日復工,總經理萬禮春節期間早早給工人們定購了4萬個口罩。然而,口罩到貨時間遲延。

復工第一天,口罩還沒到,萬禮就提出跟街道防疫物資組藉口罩的請求,後者把5000個口罩撥給了企業,在復工的第4天口罩到貨,萬禮就還了回去。

這“一借一還”為企業開工生產爭取了4天的寶貴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蘇州市相城區已經實現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1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