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停實現著主力資金的五大戰術意圖 實現投資市場利益最大化

漲停實現主力資金的五大戰術意圖:

其一:資金說話,用大資金封板能引起投資者的注意,顯示自身的實力。

其二:更多吸籌或拉高建倉,拔高建倉。

其三:別具一格的洗籌,在漲停板上用成交量變化洗出散戶籌碼。

其四:快速脫離成本區,拉漲停後一路揚升;連拉漲停脫離成本區。

其五:誘多漲停出貨。

漲停實現著主力資金的五大戰術意圖 實現投資市場利益最大化

A股原本設立漲停板制度是防止過度投機,本意是防止大盤和個股過度波動。但是,漲跌停製度其實是把“雙刃劍”:

1.在股票具有突然爆發性上漲衝擊力時(譬如突發重大利好事件),就會受資金追逐而漲停,有的具有連續性,大多的第二天由於利好餘威還有上漲要求,這就有一個明顯的投機機會。

2.漲跌停板對買賣股票的雙方產生明顯的心理影響。股票漲停後,對本來想賣股票的人來說,他會提高心理預期,想賣個更好的價碼,而對想買的投資者來說,由於買不到,也會增強買股票的決心和衝動,不吝在更高的價位追高殺入。故漲跌停板的助漲助跌效應就被放大了。當一隻股票即將漲停時,如果能夠及時判斷出今天一天漲停將被牢牢封死,馬上追進,那麼,第二天出現的高點可能給你至少5%的獲利機會。

漲停實現著主力資金的五大戰術意圖 實現投資市場利益最大化

理由很簡單:拉漲停的一定不是資金有限的散戶,任何一個強悍的機構,如果他今天敢拉個漲停板,且巨量封死了,不管其是否出貨,明天他都必須繼續拉高,以在高點造成繼續強攻的架式,引誘散戶追漲,才得以在高點慢慢派發,如果他第二天低開,不給昨天追漲停板的散戶獲利機會,那不啻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類傻瓜不願做的活,機構當然也不願做。

我們從盤面觀察發現很多機構在漲停板後,往往採取兩種操盤手法:

一種是跳空繼續封漲停,這多發生在新股上市後的連跳,以及上市公司出了重大利好後,不讓散戶有排隊買進時間。

漲停實現著主力資金的五大戰術意圖 實現投資市場利益最大化

第二種是翌日跳空高開不封漲停,引誘散戶買進,或是在大盤下跌的情況下,逆市勉強去拉漲停,但是不封死,在漲停板位置慢慢出貨,即使收盤最後以漲停報收,翌日也走不了多遠,機構打個平手或小利就會出局。追這類股要先設好止損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