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信怎麼了?瑞聯盟公司已解散,開年被罰超1800萬

近日,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第三方支付持牌機構深圳瑞銀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銀信”) 一級服務商安徽瑞聯盟軟件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聯盟”)已於2019年08月29日已註銷,註銷原因系決議解散,瑞聯盟APP正是該公司獨立開發的APP,瑞聯盟業務模式也是公司獨立運營的。公司成立於2018年03月05日,運營才一年半的瑞聯盟公司就這樣關門大吉了。


瑞聯盟模式或涉嫌傳銷 代理商層層抽傭


瑞聯盟剛推出時,廣告滿天飛 ,號稱“總部直籤、分潤日結,輕鬆周入過萬,百分百無套路”,誘引眾多支付小白相繼入坑,此前瑞銀信一直不承認是官方產品,後來瑞銀信官方才改口承認,這個號稱“瑞銀信總部直籤的平臺”真的靠譜嗎?


去年瑞聯盟被媒體曝光設多級分銷層層抽傭,這種模式被人質疑涉嫌傳銷,瑞聯盟按照總交易金額將代理商分為12個級別,每個級別對應不同的分潤率,交易金額越高,級別越高,分潤率越高。從6級開始,除了滿足交易金額門檻外,還需要發展出下級團隊。例如最高的12級需要團隊至少有20個5級成員,交易金額要達到30億以上,分潤率為萬12。


瑞銀信怎麼了?瑞聯盟公司已解散,開年被罰超1800萬


瑞聯盟每一級的代理商除了能從自己直銷的客戶交易中獲取分潤之外,還能從其下級團隊的交易分潤中抽取差額收益。代理商按照提貨量分級,最低提貨10臺,分潤率為萬8;提貨量超過1200臺,就可達到最高的萬15分潤率。


瑞銀信怎麼了?瑞聯盟公司已解散,開年被罰超1800萬


通過層層抽傭的模式,客戶每刷一筆錢,各個等級的代理商都會有相應收益進賬。除此之外,每個品牌還有不同的激勵方式,例如達到一定交易量進行現金獎勵,或者在採購機器時進行補貼。這也使得每個代理商在推銷POS機的同時,積極發展下級代理商。很多原來購買POS機的客戶變身為下級代理商,瑞聯盟這種模式到底是不是傳銷?你品,你仔細品。


2019年瑞銀信投訴數據受質疑


2020年1月10日瑞銀信發佈2019年客戶投訴及處理情況的信息披露公告,披露數據顯示交易類客戶投訴事件共9件,服務類客戶投訴事件共16件。


瑞銀信怎麼了?瑞聯盟公司已解散,開年被罰超1800萬

但實際情況是這樣嗎?根據聚投訴2019第三方支付行業投訴排行榜顯示,2019年瑞銀信累計投訴量已超300件,而且這還僅僅是21聚投訴平臺的數據,還不算其他平臺的投訴數據。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要求,非銀行支付機構應於每年1月31日前,將前一年度發生的風險事件、客戶風險損失發生和賠付等情況、客戶投訴數量和類型、處理完畢的投訴佔比、投訴處理速度等情況在網站對外公告。


瑞銀信連吃2張罰單 合計罰金超1800萬元


進入2020年瑞銀信一日內連吃央行兩張大罰單,1月10日央行重慶營業管理部公佈行政處罰信息顯示,深圳瑞銀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存在違反有關反洗錢規定的行為。行政處罰信息顯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第三十二條規定,

瑞銀信被處以809.5萬元罰款,並對相關責任人員共處以15.4萬元罰款。


同日,據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發佈罰單信息顯示,深圳瑞銀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因《違反清算管理規定》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法》,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502.77萬元,並處罰款499.46萬元。以上罰沒款合計人民幣1002.23萬元。


近年來瑞銀信屢次違規被央行處罰,早在2016年3月,央行下發《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銀行卡收單外包業務抽查情況的通報》,其中,瑞銀信合肥、內蒙古、寧夏分公司等9家單位因虛假商戶比例超65%,被央行點名通報。隨後瑞銀信被央行砍掉安徽省、內蒙古、寧夏三省的收單業務。


瑞銀信怎麼了?瑞聯盟公司已解散,開年被罰超1800萬


公開資料顯示,瑞銀信創立於2008年,法定代表人:韓衛,於2014年7月獲央行頒發的第三方支付業務許可證,業務類型為:移動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除安徽省、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以外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