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計劃建立統一的數據市場,“數據賦能”社會

歐盟GDPR並非自絕數字經濟發展之路,而是促進數據有序流通。歐盟日前公佈一系列向數字化轉型規劃,計劃建立統一的數據市場,以確保歐盟成為“數據賦能”社會的榜樣和領導。在《數字經濟大阪宣言》等的框架下,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業已展開與歐盟政企交流合作。

歐盟2018年5月25日出臺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簡稱GDPR),號稱世界史上最嚴格的數據保護法律。接下來一系列鉅額罰款,讓全球看到了GDPR的尖牙利齒。

截至2019年9月底,共有82個機構或個人受到GDPR處罰。其中,谷歌在2019年1月被罰5000萬歐元,萬豪國際酒店集團同年7月被罰逾9900萬英鎊,英國航空公司同年7月被罰款逾1.8億英鎊。

眾所周知,數據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要素,只有互聯互通才能深入釋放其潛在價值。GDPR雖然如此嚴格,歐盟肯定不是自絕其數字經濟的發展道路。要知道,歐盟出臺GDPR不久,就在2018年7月17日和日本簽署EPA協議及補充,提出共建世界最大的數據安全流通區域。

繼而,歐盟委員會貿易司、日本經濟貿易工業部以及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於2019年1月討論制定跨國數據流通的規則。直到2019年6月28日,歐盟、日本、美國、中國等24個國家和地區一致通過《數字經濟大阪宣言》,提出積極參與國際政策討論以充分發揮數據和數字經濟的潛力。

所以說,歐盟出臺GDPR,是在保護個人隱私等的前提下,促進數據有序流通。歐盟今年2月19日公佈的一系列向數字化轉型規劃,進一步證明了這一點。

它們包括如何使歐洲適應數字化時代的總體規劃和《歐洲數據戰略》《人工智能白皮書》兩份文件。今年晚些時候,歐盟還將公佈《數字服務法》並修訂其他有關條例,以進一步規範數據監管。

按照規劃,歐盟將建立統一的數據市場,解鎖尚未得到利用的數據,使數據能夠在歐盟內部流動,實現產業、學術、政府等部門共享,以確保歐盟成為“數據賦能”社會的榜樣和領導者,在未來5年實現讓技術為人服務、公平和有競爭力的經濟環境以及開放、民主、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的目標。

歐盟委員會公報表示,恰當地使用數字技術將使企業和民眾在多方面受益,希望歐洲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能夠訪問這些數據,為歐洲創造價值。公報認為,歐洲具備領導“大數據競賽”並維護“技術主權”、產業領導地位和經濟競爭力的一切條件。

對此,貴陽大數據交易所作為全球第一家大數據交易所,秉承“貢獻中國數據智慧、釋放全球數據價值”發展理念,在《數字經濟大阪宣言》、數字絲綢之路等的大框架下,自成立以來持續深化與歐盟(包含2020年1月31日尚未正式脫歐前的英國)政企交流合作。

2019年5月27日,貴陽大數據交易所聯合中歐數字協會,在英國倫敦發展促進署等海外機構支持下,圓滿舉辦2019第五屆中國(貴陽)大數據交易高峰論壇暨“一帶一路”數據互聯互通國際峰會,匯聚海內外業內人士,共議數據有序流通與數字經濟發展,以增進全球人民的大數據社會福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