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科技助力 消費金融公司 服務不“打烊”

截至2月19日,新冠肺炎疫情新增確診病例連續下降,各地企業陸續迎來複工復產,人們的消費意願開始回升。據《金融時報》記者瞭解,面對疫情,部分消費金融公司既積極抗擊疫情,又不斷探索新舉措,確保消費金融服務不“打烊”。

遠程辦公金融服務從“家”到“家”

馬上消費金融公司(以下簡稱“馬上金融”)的復工從2月3日起便開始了。2月4日至2月9日,一場“最美工位—遠程辦工”活動在線展開,馬上金融員工作為參與者發來在家辦公的照片,累計達200餘張。

據馬上金融創始人兼CEO趙國慶介紹,在春節放假第三天,馬上金融就做出員工在家遠程辦公的預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購置、租賃電腦設備是首要任務。“集中辦公條件下,員工在一臺設備上進行輪班,但在家分佈式辦公時,每位人員都需配置設備,數量增加了幾倍,公司通過員工自備電腦、租賃電腦、購置電腦以及公司電腦相結合解決了這一難題。”趙國慶說。

此外,馬上金融已自主研發了700餘套涵蓋消費金融全業務流程、全生命週期的核心技術系統,形成7×24小時全智能化的線上化消費信貸服務模式,這些已有的線上操作流程也成為遠程辦公的基礎。

在疫情防控中,科技支撐力量為保障消費金融公司高效運轉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一點,中原消費金融公司也深有感觸。據介紹,該公司智能機器人7×24小時無間斷、無等待的客戶服務,不僅能夠保障自助業務的查詢與辦理,滿足用戶的業務需求,還能夠通過疫情防控知識解答,使用戶在疫情面前減少恐慌情緒,感受科技帶來的溫暖。

中原消費金融總經理周文龍告訴《金融時報》記者:“公司呼叫中心通過自身技術,搭建了AICC(AI Contact Center)智能聯絡中心,開啟了遠程智慧辦公模式。AICC可以實現傳統呼叫中心的功能,系統更個性化、智能化,它不受業務服務人員所處地理位置的限制,隨時可以支撐遠程客戶服務。”

靈活應戰現場復工順利開局

據瞭解,上述消費金融公司均已啟動現場復工。中原消費金融採取輪崗值班制和遠程辦公相結合的復工模式;馬上金融採取遠程辦公和現場辦公並行、輪班輪崗等模式,保障業務的連續性;中郵消費金融於2月10日復工,大多數員工採取遠程辦公、網絡辦公方式,少量員工赴現場辦公。

採訪中,部分消費金融公司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為保障全面、安全復工,職場管理是重中之重。馬上金融對到崗員工嚴格測體溫、消毒,工作人員每日對辦公區域全面消毒,併為返崗員工每日發放口罩、消毒液等必要防疫用品;中郵消費金融聯繫專業消毒機構每週進行兩次辦公場所的全面噴灑消毒,每天用紫外線進行生產場地消毒,對現場辦公員工每天進行兩次體溫測量,兩次雙手、鞋底酒精消毒,每天為現場辦公員工發兩個口罩,並在洗手間配備洗手液供員工使用。

趙國慶說:“公司根據疫情發展情況,及時靈活調整復工戰略和復工時間。在物資籌備、管理方案、技術系統等各個方面,都做了充分的應對措施。”

全力保障消費金融服務不間斷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疫情逐漸散去,百姓生活與消費也會逐漸迴歸正常。作為經濟的頭駕馬車,消費將成為疫後經濟復甦的重要動力,其中消費金融的支撐必不可少。

周文龍表示,此次疫情會對金融市場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公司仍然對中國消費金融行業抱有非常樂觀的態度,這些影響只是暫時的,消費金融行業長期向好的基本狀況不會因疫情而改變。

趙國慶表示,疫情對行業影響是短期的、是階段性的,消費金融行業長期向好趨勢不會因為疫情而改變,而擁有閉環能力的金融機構將會在逆境中得到更為快速的修復。

針對疫情對消費金融行業的影響,周文龍認為,短期來看,主要包括消費需求下降、逾期貸款增加、風控難度加大三個方面。比如,由於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仍然嚴峻,大部分企業延期復工,使得員工的收入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響,用戶的消費意願降低,使用消費金融的需求進一步下降,最終導致企業獲客難度加大。

消費金融公司直接面向個人消費者提供金融服務,疫情期間,受疫情影響不能按時還款怎麼辦?對於這些事關民生的金融服務問題,消費金融公司普遍採用了差異化的信貸政策。中原消費金融推出延期還款、減免罰息等措施,為受疫情影響的用戶築起保護牆,還推出“在線綠色通道”,輸入“武漢”即可諮詢由專人受理的貸後管理方面的業務;馬上金融對湖北及非湖北地區用戶差異化豁免罰息、罰金,合理延後還款期限;中郵消費金融為受疫情影響的各類客戶(包括但不限於抗擊疫情的醫生及公職人員、確診及疑似患者、直系近親屬等),提供個性化服務。

此外,周文龍表示,從此次疫情中消費金融公司用科技提升金融服務水平來看,金融科技在未來將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