挎鬥摩托車裡的狗:婚姻裡,很多夫妻愛犯類似錯誤,多半導致離婚

​你關注我、我陪你愛

文丨萱小蕾、又名漠泱

挎鬥摩托車裡的狗:婚姻裡,很多夫妻愛犯類似錯誤,多半導致離婚

電影《挎鬥摩托車裡的狗》,講述了一個緩慢又普通的家常故事,但是給人的印象卻很深刻。

總覺得內心深處有什麼東西被戳醒,有點淡淡憂傷,有點惆悵,又覺得有些小小的美好摻雜其中。

這其中包含了婚姻的真相,人與人相處的真相,生活生存的真相,孩子和父母的關係,還有單戀,孤獨,友情一類的東西。

日本人擅長從細微日常生活中表達某些哲學般的東西,故事不曲折,情節不起伏,如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一般,卻極易讓人沉湎和回味。

故事站在女孩小薰的角度來講述的,30歲的她,回憶起童年時一段往事,那時的她上小學四年級,弟弟應該相差個兩三歲的樣子。

挎鬥摩托車裡的狗:婚姻裡,很多夫妻愛犯類似錯誤,多半導致離婚

那個暑假,媽媽離家出走。原因是媽媽厭倦跟爸爸不斷的吵架,走之前,媽媽把家裡收拾的很乾淨。

一個女人要放下小小的女兒和兒子,是需要做到很無情的狀態,必然是無奈之舉,或是對丈夫失望至極,當然也可能是自私之人。

看樣子,媽媽也不像是那種特別自私或是不守婦道的類型。所以只能說夫妻生活讓她徹底崩潰了,堅持不下去了。

後來看到小薰的爸爸對待他的情人時的態度,就明白媽媽為什麼會離開了。

後來男人生意不順,情人關心他,問了問情況,他卻很不耐煩,表示這事跟她沒關係,他也不想吵架,只是想保持平靜……

挎鬥摩托車裡的狗:婚姻裡,很多夫妻愛犯類似錯誤,多半導致離婚

這也能看出為什麼媽媽會離開,或許是曾經他們在一起時,丈夫說起生意或工作不順之事,妻子會指責,會嘮叨,會提出不同意見,從而彼此爭吵。

另一種可能,就是丈夫如同後來對待情人一樣,什麼都不肯跟妻子說,妻子不滿所以爭吵。

婚姻生活久了,總會有很多不如意和瑣事發生,一個不過問另一個,那是不可能的,除非沒有這層關係。

所以無論是關心還是過問,兩方都會干涉和參與對方的生活,若是一方拒絕溝通分享,不給對方應有的知情權,那麼除了爭吵不滿,就是失望了。

當然,如果一方訴說,分享,透明化,另一方不理解,或是提出不同方案和建議,兩人無法協調統一,也會爭吵,時間長了,雙方也會累。

挎鬥摩托車裡的狗:婚姻裡,很多夫妻愛犯類似錯誤,多半導致離婚

關於不分享自己工作事業情況這一點,很多男人都有這樣的習慣和心理。他們不想跟老婆談論,原因有很多。

如果他做得很成功,那麼他可能不需要或沒時間去談論。如果他不成功,他不想談的原因可能是不喜歡妻子給他出謀劃策,或是害怕她責怪自己,從而嘮叨或罵人。

如果是出謀劃策,他會認為自己比妻子差,會有傷自尊的感受。如果是被嘮叨被罵,自然會覺得煩,所以索性就不說了。

有事情自己解決,哪怕是解決不了,哪怕是對別人說,回家後也閉口不談。

當然,這是部分男人有的習慣和愛犯的錯,跟這樣的男人生活在一起,也是會累的,他什麼都拒絕溝通,好像他的事跟你無關一樣,那樣怎麼跟他一起生活呢?

因為婚姻本就是兩個人的事情,是一個家庭的事情,肯定要一起承擔一起面對,至少也得有知情權。

挎鬥摩托車裡的狗:婚姻裡,很多夫妻愛犯類似錯誤,多半導致離婚

不過呢,有些女人可能不是要承擔和麵對,不是要分擔憂愁和提供幫助,而是知道後只指責嘮叨,這樣的情況下,男人不說,也是正常的。

如果女人是想共同分擔,卻收不到男人的共享或商量建議,她什麼都做不了,又從側面得知了他的事,那自然很懊惱。

又因為男人強調女人什麼都不懂,沒必要知道,就會讓女人有挫敗感,或是覺得男人跟自己很生疏,不像一家人的感覺。

電影中的男人會有這樣的反應,有可能是他跟前妻總是爭吵,所以後來有了情人,他就不想再跟情人談論這些事情,只是為了避免爭吵。

挎鬥摩托車裡的狗:婚姻裡,很多夫妻愛犯類似錯誤,多半導致離婚

這個導致婚姻出問題的因素,很多家庭會遇到。歸根結底,是夫妻雙方不夠愛,才會因為這些瑣事爭吵到感情越來越差,最終走到離婚的地步。

凡事好好商量,共同面對,剋制一下彼此的情緒,多一點耐心,都能有效減少爭吵的狀況。

別說爭吵是常態,也別說爭吵反而能讓夫妻感情更好,爭吵只會讓人口無遮攔,只會讓人更激動衝動,從而表達的只是情緒,而不是事件。

心平氣和去面對伴侶,就事論事去溝通,以免彼此在爭吵中一次次傷害到對方,最終彼此失望而走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