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法評︱神舟的“痛處”被戳,請到法庭上陳述

新聞摘要

三易生活2月23日原創消息,神舟總經理接受採訪稱,錢不還我,戳到我痛處了。該信息與京東物流如何扛起“武漢保衛戰”大旗相比,無疑又將京東推上風口浪尖。本文認為,短時間內的輿論制高點並不能根本改變產品的質量與銷路。

神舟含淚控訴的背景

“抗疫”最前線的武漢市區,醒目“京東物流”標誌的智能配送車,受到了全國輿論的關注;京東物流僅用17小時,廣州馳援物資抵達武漢第四醫院;京東物流下沉到小區,10萬家庭受益……京東在疫情防控期間與其他網絡交易平臺可圈可點,至少充滿了正能量。

同時,“京東物流司機感染新冠病毒,被發現死在車裡”,“京東上海倉庫要封閉,不要買京東吃的了”。謠言不攻自破,編造虛假信息的肖某某被行政拘留。神舟電腦起訴京東拖欠3億多貨款不脛而走,隨後,神舟含淚控訴,京東對我們用了五大酷刑,……

“五大酷刑”的內容

  • 產品搜索降權

產品搜索降權事實上是指站點收錄內容減少,京東網站搜索引擎也有自己的評價機制,不斷的為用戶,包括消費者提供更高質量內容也是京東搜索引擎的責任,搜索引擎把更高質量的商品相關內容提高到搜索結果前面,恰恰是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消費者對神舟電腦的評價可能是京東搜索降權的主要根據,神舟電腦應當提供自己產品的質量,以及產品的性價比,而不應抱怨京東的降權。

  • 不讓參加任何活動

商業活動的方式,由商主體自行決定,可能是通行的商業規則。神舟與京東怎樣銷售主要還是以雙方的合同判斷。去年,京東要求神舟雙11“二選一”,也是京東的提議,神舟事實上對京東的提議作出了選擇,不準神舟參加天貓雙11活動,被神舟斷然拒絕,何來強迫?至於神舟參加天貓雙11活動的銷售業績,可能只有神舟自己最為清楚。

  • 缺貨產品不予訂貨

從總體上觀察,京東網絡銷售與其他網絡銷售平臺在規模相比,可能還處於弱勢。那為何京東能夠脫穎而出?本文認為,其一,京東網絡銷售平臺贏在無假貨,疫情期間,京東只是清理了哄抬物價的進駐商戶,而其他網絡平臺則有假貨。其二,京東網絡銷售平臺利益於京東物流的快捷,疫情期間,京東物流仍能夠及時將急需物資送到武漢,也是京東物流平時能量的積累。神舟缺貨,京東不予訂貨與京東網絡平臺的理念一致,有何可以譴責?

  • 全線產品下架

某個商品是否全線下架,由網絡銷售平臺決定,但也受到雙方的合同約定的約束。產品全部下架並不是京東的一家的做法,我們經常看到某人發表不當言論,其產品遭到下架;也有明顯遇難後產品下架等等。京東全線下架神舟產品可能是基於京東的商業選擇,京東至少不會與“戳到痛處”的錢過不去,京東為什麼不下架華偉、聯想產品?華偉、聯想產品能夠給京東帶來豐厚的利益。

  • 不予結算貨款

關於不予結算貨款,神舟單方面的透露的信息如下:京東要求神舟支付1559萬元返利,神舟不同意此部分返利,京東就扣下了神舟全部貨款。從表面上看,京東行使的抵銷權或者留置權確實為過,畢竟神舟訴訟標的額為人民幣3.383億元,1559萬元返利與標的額相比相差甚遠。但從實質上看,標的額3.383億元有多少貨款,還存在疑問,其中包含了多少違約金、賠償金等還需待證實。

神舟的痛處被戳的評價

神舟痛處被戳的背景是疫情防控期間中小企業資金鍊困難大環境下的議題,實際上,疫情防控期間,大部分企業的資金鍊可能存在“斷”,本文認為,解決的辦法主要是通過協商共同渡過難關。可以肯定的是,神舟並不是法律或者觀念意義上的中小企業,那為什麼神舟董事長吳海軍如此大動干戈的“含淚控訴”呢?

事實上,我們可以從“京東未經神舟許可,強行將神舟產品降價銷售,嚴重擾亂神舟市場”的用語中找到答案。本文不討論神舟產品的質量等問題,京東是否有權降價銷售與痛處被戳可能有更大的關聯。法律允許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作出更有利於消費者的承諾,降價銷售如果能夠評價為更有利於消費者,京東網絡銷售平臺的降價行為並沒有“強行”,更不存在“擾亂神舟市場”一說。

疫情防控期間,大部分人更為關注防控信息,偶然的其他信息不具有主導地位,但也可以緩解人們焦慮的情緒。可以肯定的說,大型企業之間也存在著資金的糾紛,數額也可能遠遠大於神舟起訴的標的。董事長吳海軍的“含淚控訴”不知道佔據了多少的眼球,廣告效應不言而喻。

“五大酷刑”的內容本文已作分析,神舟電腦去年在京東上已經虧損數千萬,不是不再支付鉅額返利款的理由。“欠賬還錢、天經地義”,但作為大型企業之間的債權債務糾紛,不應在疫情期間炒作,並惡意損害對方的聲譽,許多抱怨還是請到法庭上陳述,一時輿論的制高點並不能根本改變產品的質量與銷路。


新聞法評︱神舟的“痛處”被戳,請到法庭上陳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