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球員崛起!小球時代下,大個子球員正在變得多才多藝

大個子球員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NBA中的統治級存在,遠古時期自然不用多說,90年代以奧拉朱旺,大衛-羅賓遜,尤因,奧尼爾為代表的四大中鋒,千禧年之後的經典姚鯊對決,霍華德為代表的暴力美學。這些都是NBA大個子球員巔峰時期的代表。在那個年代,球隊對內線球員的要求就是能夠在內線具備足夠的對抗力,要麼你能夠攻防兼備,有著足夠好的身體素質和籃下技術。要麼你就是具備足夠強悍的防守能力,能夠保護好籃板球。至於三分球什麼的,後衛都不怎麼重視,自然不會要求到大個子頭上。而那個時期,中鋒存在的意義與現在截然相反。

新型球員崛起!小球時代下,大個子球員正在變得多才多藝


隨著時代的推移,勇士開創了對三分投射能力和速度節奏要求更高的小球時代。也因此,體型龐大、速度緩慢的傳統型大中鋒變得不再吃香,NBA聯盟對中鋒做出了全新的定義和要求。即便強如霍華德在這波潮流中也逐漸走下坡路,最終不得不轉型為藍領內線,讓人唏噓不已。不過好歹霍華德還是保留住了飯碗,仍然在NBA保留了一席之地。當然,這其中也不乏完成成功轉型的大個子,布魯克-洛佩斯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從生涯早年的內線打法進行轉變,他已經成為了目前聯盟中最好的大個子投手之一,也正是因為如此,布魯克-洛佩斯又重新簽下了一份價值不菲的合同。不過,通過全明星技巧大賽,我們可以發現,大個子們的定位似乎又有新的變化,他們正在變得更加多才多藝。

小球時代下的大個子定義

小球時代講究的是更多、更穩定的三分投籃。講究的是節奏更快,更為快速的得分方式。而傳統定義中的大個子們顯然在這兩方面都不具備優勢,他們是籃下的絞肉機,但是在快節奏的攻防戰中卻存在著天然的缺陷,似乎在場上進行往返跑成為了一種常態,也正是因為小球時代的這種特徵導致了大個子被重新定義,主要分為了兩種類型的球員。

新型球員崛起!小球時代下,大個子球員正在變得多才多藝


  • 頂級藍領球員

這種類型的球員技術並不一定要求多好,但是對身體素質的要求足夠高。他們需要有出色的彈跳能力,移動快速,對於籃板球的要求很高。前場要能摘下進攻籃板球,後場協防能力強悍,能夠在其他球員失位的時候送出大帽,能夠保護下後場籃板球。至於進攻方面,自然是以籃下二次進攻和吃餅為主。這其中的頂級代表球員當屬德拉蒙德、小喬丹和卡佩拉等人。當然,這部分球員也有著天然的缺陷,因為球隊對他們在防守端的依賴性比較大,因此容易被空間型內線調離內線。或者是被對方後衛球員所針對,畢竟大個球員再怎麼快,在速度和靈活性上依然和後衛球員缺乏對比性。

新型球員崛起!小球時代下,大個子球員正在變得多才多藝


  • 外線投射型內線

另外一種類型的大個子球員就是空間型內線了,這也是目前聯盟各球隊最喜歡的球員內型。布魯克-洛佩斯,唐斯和武切維奇都算是這其中的代表。他們存在的意義就是能夠提供更大的球場空間,讓鋒線和後衛球員擁有更多攻擊籃筐的機會,同時他們在外線的投籃能力又能懲罰防守方所採取的收縮策略。當然,空間型內線球員的作用不僅僅只是拉開球場空間,他們通常還兼具其他特點。例如布魯克-洛佩斯除了外線投籃,同樣是雄鹿最為重要的內線防守屏障,他場均能夠交出2.5次蓋帽。武切維奇除了空間作用同樣是魔術最為重要的內線得分點。不過大個子拉出三分線之外也有天然的缺點,那就是對進攻籃板球的衝擊不夠,會減少球隊二次進攻的機會。

<strong>如果進行細分的話,小球時代的大個子還有很多種類,但主體上仍然是頂級藍領型內線和空間型內線兩種類型。不過隨著環境的變化,NBA的大個子顯然也在進行自我調整。球隊需要三分投籃能力,所以大個子們就開發自己的投籃能力,球隊需要藍領中鋒,那就減重適應潮流。在這些調整下,一種新型,更加全能的中鋒也在逐漸崛起。

新型球員崛起!小球時代下,大個子球員正在變得多才多藝


變得多才多藝的大個子們

在本次全明星賽中的技巧大賽上出現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我們理解中,體型更小的鋒線和後衛球員應當在技術和投籃能力上更強,但是在與大個子們的對決中,他們卻落入全面下風,最終的決賽出現在小薩博尼斯和阿德巴約兩人之中。當然,技巧大賽由大個子奪冠並不是首次,2016年的唐斯和2018年的波爾津吉斯已經開了先河。不過,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出現在的NBA大個子正在變得多才多藝,另一種類型的大個子正在崛起之中。

首先來看看助攻榜,我們會發現約基奇以場均6.9次助攻排在榜單的第12位,阿德巴約以場均5次助攻排在第34位,薩博尼斯以場均4.8次助攻排在聯盟第39位。而備受詬病的唐斯也有著場均4.4次助攻。這些大個子都有著一些共同的特點,他們不但有著不錯的外線投籃能力,同時在組織串聯球隊方面有著不錯的造詣。

新型球員崛起!小球時代下,大個子球員正在變得多才多藝


技術更為全面,有著更好的大局觀和傳球能力的大個子顯然比單純的空間型四號位能夠帶來更多的好處。<strong>首先、他們依然能夠用自己出色的投籃能力或者得分能力在進攻端做出貢獻。其次、他們強大的牽制力加上傳球能力可以為後場球員創造出更多的內線得分機會。再次、他們龐大的體型作為持球策應點,能夠幫助小個隊員創造更大的得分空間。這些顯然比單純的空間型4號位在進攻端的威脅性更大。

約基奇自然不用多說,他的這些屬性已經讓其有了聯盟第一中鋒的美稱。小薩博尼斯憑藉著全能的身手已經在本賽季首度入選全明星陣容,而且當他在場上的時候,步行者的進攻效率位112.8,當他下場的時候則下降到109.2,全能屬性帶來的增益非常明顯。阿德巴約雖然不怎麼投三分,但是他的中距離投籃可是相當不錯的,10-16英尺距離上的投籃命中率達到43.8%,作為熱火重要的中軸點,他本賽季同樣入選了全明星。

<strong>也就是說本賽季助攻數量前三位的大個子球員都入選了本賽季的全明星,同時他們的球隊也都是聯盟戰績靠前的球隊。多才多藝,能裡能外能傳球的大個子球員在本賽季開始全面崛起,成為了聯盟中一股新興的勢力,

那麼這種類型的大個子會成為一種常態,成為各支球隊所追求或者是培養的對象嗎?

新型球員崛起!小球時代下,大個子球員正在變得多才多藝


他們會顛覆小球時代對大個子的定位嗎?

對於這些多才多藝的大個子,聯盟中的各支球隊自然是非常歡迎的,他們肯定也是以後聯盟內線非常重要的一種風格。但是若說完全顛覆小球時代對大個子的定義顯然還是非常困難的。畢竟諸多現實因素將深深影響著這類球員的出現與發展。

<strong>首先一點、無論是頂級藍領還是空間型內線,他們的培養都是相對容易的。頂級藍領對球員身體上的天賦更多,在技術層面的要求並沒有那麼高,只要有了先天的身體條件,培養起來並不是那麼困難。而空間型4號位相對需要培養的技能也並不複雜,對於那些有比較好投籃基礎的大個子,開發出外線投籃能力並不是那麼困難的事情。但是約基奇和小薩博尼斯這樣的技術培養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從履歷上來看約基奇和小薩博尼斯是歐洲球員,從小就有著紮實的基本功。至於阿德巴約,也許他只是一個怪他加個例。<strong>總之,這種多才多藝的內線球員不易培養。

新型球員崛起!小球時代下,大個子球員正在變得多才多藝


<strong>其次一點、對於大部分球隊而言,球權更多的還是會選擇交給鋒線或者後衛球員,全能型中鋒的打法更多的還是一種輔助手段,很少會有球隊將其作為一種球隊的主要武器。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約基奇,多才多藝的大個子們仍然取代不了鋒線和後衛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