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0《他鄉的童年》:走進日本硬核幼兒園,揭祕集體教育之路

《他鄉的童年》是國際新聞記者周軼君走訪日本、芬蘭、印度、英國和以色列五個國家,最後回到中國,思考教育哲學的紀錄片。該片於2020年1月17日,榮獲2019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十大紀錄片獎項。


豆瓣9.0《他鄉的童年》:走進日本硬核幼兒園,揭秘集體教育之路

豆瓣9.0《他鄉的童年》:走進日本優秀幼兒園,揭秘集體教育之路

日本,既是做事嚴謹而漂亮的國家,又是亞洲學前教育強國,這裡的兒童具有較強的集體性和凝聚力,他們接受著獨具日本特色的硬核教育。

日本學前教育重在培養孩子的獨立、集體意識,致力於將孩子培養為“真正的孩子”。

所謂“真正的孩子”,是全身充滿能量,用他髒髒的,黏黏的小手,向著自己喜歡的人撲過去,在他身上糾纏,臉貼著臉,擁抱在一起。

豆瓣9.0《他鄉的童年》:走進日本硬核幼兒園,揭秘集體教育之路

豆瓣9.0《他鄉的童年》:走進日本硬核幼兒園,揭秘集體教育之路

近年來,日本硬核的學前教育備受世界矚目,很多國內幼兒園、學前教育機構紛紛到日本學習考察,將好的經驗做法帶回國內,借鑑一番。

那麼,這些“真正的孩子”來自怎樣的幼年規訓?他們有哪些育兒方式值得我們借鑑?

讓我們跟隨周軼君的視角,來到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兩所幼兒園:蓮花幼兒園和藤幼兒園。

01 蓮花幼兒園

蓮花幼兒園,位於大阪,是一個有六十年曆史的幼兒園,在過去的六十年間,讓孩子赤裸上身鍛鍊身體。去年四月,幼兒園迫於輿論壓力才中止了這個傳統。

豆瓣9.0《他鄉的童年》:走進日本硬核幼兒園,揭秘集體教育之路

豆瓣9.0《他鄉的童年》:走進日本硬核幼兒園,揭秘集體教育之路

秋田光彥,是蓮花幼兒園現任園長,周軼君問他:“如此喧囂的晨練是身體教育的一部分嗎?

豆瓣9.0《他鄉的童年》:走進日本硬核幼兒園,揭秘集體教育之路

豆瓣9.0《他鄉的童年》:走進日本硬核幼兒園,揭秘集體教育之路

秋田園長回答道:“是的,對孩子們的生活來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應當充分利用這段時間,調整自己身體的節奏,去發散燃燒自己的能量,感受身體中生命的甦醒。

我們把庭院能用的面積,都利用起來讓孩子們去喧譁跑動,讓他們度過一天中最棒的時段。

深以為然。

身體生長是幼兒發育的必然過程,孩子在早晨鍛鍊身體,而不是賴床不起,這樣既能感知自己的身體,有助於發育,又能跟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提高社交情商。

孩子在玩鬧中長身體,在長身體時樂開懷。

在蓮花幼兒園的日常教學活動中,有一種教學方式讓人印象深刻。教師非常快速地翻動手中的卡片,讓孩子快速並準確地認出卡片上的詞彙,像唱歌一樣。

豆瓣9.0《他鄉的童年》:走進日本硬核幼兒園,揭秘集體教育之路

豆瓣9.0《他鄉的童年》:走進日本硬核幼兒園,揭秘集體教育之路

這是一種叫做“令人舒服的速度”的教學方法。

幼兒園不會因為教學的對象是兒童,就採用簡單易懂,節奏緩慢的教學方式,而是從孩子的生理、心理情況出發,選擇最適當的律動、節奏、反覆的方式來教學。

這樣的教學方式,不是教授知識,而是培養感覺。

為了培養感覺,選擇“優雅”、“柔和”、“忍耐”等非常廣泛且普遍的詞彙,描繪人類的美好理想,老師在這些詞彙中注入思想和感情,帶著學生一起“唱誦”,把詞彙中蘊含的思想和感情傳遞給孩子們。

為人父母,我在教孩子識字的時候,總是側重在孩子認字,常常忽略孩子是否真正懂得字和詞的意思。

結果,孩子幼年不懂詞中意,讀懂已是成年人。

所以,培養孩子對字詞的理解,瞭解字詞的思想和感情,對孩子的邏輯表達和語言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

02 藤幼兒園

藤幼兒園,以獨特的圓形設計聞名世界,它讓孩子們可以自由出入各個教室,空間中沒有隔離,是一家網紅幼兒園。

豆瓣9.0《他鄉的童年》:走進日本硬核幼兒園,揭秘集體教育之路

豆瓣9.0《他鄉的童年》:走進日本硬核幼兒園,揭秘集體教育之路

幼兒園的設計師手冢貴晴說:“圓形可以讓你在其中感受到自由,隨心所欲。這個幼兒園給孩子們提供了選擇,在其他幼兒園裡,孩子不能決定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在這裡,因為開闊的空間,孩子可以決定距離。”

藤幼兒園倡導孩子們隨心所欲的感覺,恰恰符合孔子《論語》中“隨心所欲不逾矩”的教育理念。

孩子在圓形的世界中,既能拉開距離,保護自己的心靈,又能拉近距離,敞開自己的心扉。

在片中,藤幼兒園最吸引我的是餐廳的大門竟然是一扇特意關不上的門。

豆瓣9.0《他鄉的童年》:走進日本硬核幼兒園,揭秘集體教育之路

豆瓣9.0《他鄉的童年》:走進日本硬核幼兒園,揭秘集體教育之路

藤幼兒園園長加藤積一介紹說:

“如果是自動門的話,它會自動關上。這裡是根據孩子的力量,特意做成讓他關不上的。冬天的時候,離這個門近的孩子會說冷,然後,關門的孩子會回來再把門重新關嚴。我們通過這個設計來教育孩子,做事情要做徹底,把事情到最後一步為止做完整。”

周軼君接著說:

“因為他沒有做完整,別人會覺得冷。這件事情如果他沒有做完整,對別人會產生影響。”

加藤積一園長點頭,說:

“”我們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行動,去培養孩子們,讓他們去學會在意和照顧他人的心情與感受,讓他們從小就懂得不要輕易給別人添麻煩。

追求完美是為了不給別人造成麻煩,這是日本兒童集體教育的魂。

懂得追求完美的孩子,是在照顧他人的心情和感受。

03 日本的硬核教育又有哪些值得借鑑的特點呢?

1.給孩子帶來不方便,促使孩子主動思考

在藤幼兒園中,庭院中的草坪是不平整的,像無人打理一樣,而且草坪在每年會有兩至三次被播種,長出植物和花朵,給孩子的運動帶來不便,孩子容易被絆倒。

可正是由於要面對不便,孩子才會主動思考,形成他們的獨到見解。如果草地是平的,孩子就不需要思考,無法鍛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

所以,純真自然的東西,不要破壞它,讓它存在,有助於鍛鍊孩子獨自思考的能力。

2.全員共同努力,培養孩子夥伴意識

蓮花幼兒園的孩子們運動量特別大,因為幼兒園教育的絕大部分是全員共同努力。

豆瓣9.0《他鄉的童年》:走進日本硬核幼兒園,揭秘集體教育之路

豆瓣9.0《他鄉的童年》:走進日本硬核幼兒園,揭秘集體教育之路

如果這個班有30個孩子,幼兒園希望這30個孩子,每人都有自己的角色,通過每天的課外活動、唱歌和早會等集體形式“完全燃燒”自己,使30人能夠凝聚成一股力量,給幼兒園的集體打下基礎。

同時,由於孩子們都有個體差異,在集體活動中能夠形成共振,能夠培養孩子的夥伴意識。

3.保護自己東西,培養自立意識

藤幼兒園的孩子們在吃午飯時,園長常常佯裝搶奪孩子們的食物,被孩子們一口拒絕。

豆瓣9.0《他鄉的童年》:走進日本硬核幼兒園,揭秘集體教育之路

豆瓣9.0《他鄉的童年》:走進日本硬核幼兒園,揭秘集體教育之路

園長通過這種互動,是為了告訴他們自己的食物,也要靠自己去保護好,培養他們的自立意識,守護好自己的東西。

在我國,“421”家庭非常普遍,孩子是家長的心肝寶貝,他們往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缺乏獨立意識。

然而,日本的這種親子互動,看似普通平常,卻能鍛煉出孩子自立的寶貴品質,讓孩子徹底告別“媽寶男”、“媽寶女”。

04 結語

從日本的學前教育不難看出,日本人做事嚴謹,追求完美,獨立意識和集體意識強的特點,是在他們幼兒時期一點一點培養出來的。

而這些品質正是當下我國幼兒所必需的,所以,我們在育兒的過程可以借鑑上述的教育方法。

願每一個孩子都能有一個美好的童年,接受完美的學前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