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過萬”被灌輸的體面生活下的“消費方式”

再窮也窮不過月薪過萬

在抖音上看過一個段子,說有個富二代,談了個女朋友,但是他有點怕這個姑娘是為了錢才跟他在一起的,於是就跟姑娘說自己只有一輛奧迪A6和一套140平米的房子加200萬存款,因為在他的概念裡,一個人再窮也只能窮成這個樣子了。

很多人就和這個富二代一樣,覺得再窮也窮不過月薪一萬吧。

“月薪過萬”被灌輸的體面生活下的“消費方式”

精英階層的話語權變得越來越大眾化

記得,在有一期《十三邀》中,許知遠認為,當今社會過分“娛樂至死”,變得越來越粗鄙,喪失了過去年代的精緻感。當時的嘉賓馬東馬上糾正他說“並不是社會變得粗鄙,而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識字、有了自己的發言權。”

原本被5%精英階層掌握的話語權,變得越來越大眾化了。人和社會都沒有變,只是發聲的群體變了而已。這讓原本屬於5%精英階層的許知遠感到不習慣,甚至產生社會倒退的錯覺。

而“月薪過萬”的那群人,恰好就是一個個許知遠,他們是這個社會的5%,但卻掌握著社會95%以上的話語權。這5%的人頻繁的發聲、抱怨,讓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覺得月薪過萬的的人遍地都是。

“月薪過萬”被灌輸的體面生活下的“消費方式”

“月薪過萬”真的是大多數嗎?

在新稅法實施之前,全國的個人所得稅繳納人數大約為1.87億。但是調整為5000元時,全國交稅的人數已經下降為6400萬。

按照最新數據,去年我國16歲—59歲勞動人口數為9億,那麼月薪超過5000的勞動人口數大約佔7%。

這個數據可能不夠準確,但卻反映出一個問題:月薪超過5000就已經打敗90%以上的人了,月薪過萬就已經站在金字塔的塔尖上了。

所以,真正的現實是,站在金字塔尖的那群人,頻繁地吐槽著自己的“窮”。再加上各種媒體用“富二代”,“月薪過萬”甚至“月薪十萬”來捕獲大家好奇的眼球,於是,兩者相輔相成,慢慢地就為大家造就了一個烏托邦。

“月薪過萬”被灌輸的體面生活下的“消費方式”

被外界灌輸的體面生活

各種統計數據都清楚地證明“月薪過萬”是遠遠偏離實際的。不過,我們確實會有這種“月薪都很高”的感覺,而且不在少數。

如果,我們說“年薪百萬”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去嘲諷,都不會當真。但是如果說到“月薪過萬”,我們就感覺很合理、應當如此,“月薪1萬不就是勉強能夠活下去嗎”。

這種被外界灌輸的體面生活,嚴格來說,灌輸的是一種“消費方式”各式各樣的廣告媒體,充斥著我們的輸入渠道,讓我們覺得,一個人如果生活在一二線城市,起碼要租個一房一廳,能經常喝一杯星巴克,吃一頓西餐,去一趟健身房,看一看電影吧。

這已經是一個足夠遷就、足夠委屈的生活了吧,還有買衣服買包包,去旅遊。而這個足夠遷就,足夠委屈的“起碼”生活,我估摸著,大概就是月薪一兩萬的生活。這種生活是一些人的常態,甚至是一些人看不起的常態,但是,相對一座大城市裡沉默的大多數人來說,實在是有點超標了。

這種“生活”的度,應該是一個你能去接受、認同的度。你是要去配得起一個更優秀的自己和一份更高薪酬的職業,而不是說你依然是你,然後你配得起一個消費水平。

“月薪過萬”被灌輸的體面生活下的“消費方式”

“體面的生活“令人焦慮,令人自卑

這種被灌輸的“常態”與真實的常態,對比之下,會令人焦慮,令人自卑,有時甚至非常滑稽。其實這和

“中國是不是滿街都是985、研究生”挺有共同之處的,而且還能聯繫起來。

中國當然不是滿街都是985、研究生。實際上,中國連本科生都不是滿街都有。但是,如果你眼裡只有那種畢業生就能起薪過萬的公司,那你當然每次投簡歷都會發現一大堆985跟研究生也在投,你所到之處都會被他們包圍。這場競爭應該毫無懸念。

精英們的觀點被寫出來供人仰望,甚至重新定義了生活,人群被打碎按照階層劃分成了不同的群落,經濟造成的差異讓他們無法體會彼此的掙扎和喜樂。

一個人的苦惱其他人是無法理解的,甚至還會覺得是變相的炫耀,這是最恐怖的。放下手機,關上電腦,推開門,走出去,你看到的世界才是真實的世界。

願人們互相看見,願人們陸續醒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