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遇到災難,如何跟孩子解釋

它是一個幫助孩子瞭解這件事情的機會,學習如何面對,如何在保護自己生命安全的情況下去幫助別人。

当遇到灾难,如何跟孩子解释
当遇到灾难,如何跟孩子解释

如何看待和轉化

作為人類的一員,很難肯定我們遇到的都是歌舞昇平,不會遇到令孩子感覺到擔心或者對我們不太好的一些情境。

孩子小的時候,可能是自然發生在他身邊的一些事情,讓孩子有機會能夠了解。我們可以選擇的是「如何看待和轉化它」

作為一個人類,或早或晚都要了解人類所可能遇到的這些事情。小的時候,如果孩子有機會能夠了解到,比他小的時候完全沒有了解,等長大以後遇到了,自己卻完全沒有心理準備、完全不理解,或者是沒有心理的狀態以及建構起這樣的文化來去面對,要好。

所以,作為一個人類,要學習在人類中生存,在人所生活的地域也就是地球上或者宇宙中生存,那麼人所需要面對的一切,當出現在孩子面前的時候,它是一個幫助孩子瞭解這件事情的機會。

經歷帶來的印象

2020年開年,世界很多地方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災難。像這次印度和東非出現的蝗災,我們真的是難以想象,數以億計的螞蚱像沙塵暴一樣撲面而來。

我媽媽家是農民,在他們童年的時候好像出現過蝗災。過去了很多年,說起蝗災的時候,媽媽當時就舌頭髮麻,鼻子上的汗珠都冒出來了。媽媽眼睛透出的那個恐懼的光,給我的印象非常深。

媽媽說,那時候沒有人號召、沒有人組織,村裡所有的人都拿著鑼、拿著鍋、能拿到什麼東西就拿什麼,跑到自己家地裡頭哐哐哐去敲。這樣敲的時候,可能敲的那一片地的糧食能保得住。

当遇到灾难,如何跟孩子解释

螞蚱不停地飛過來,人們拼命地跑到地裡去敲,一片敲打的聲音,可是也不能敲幾天幾夜不停啊。但你稍微停一會兒,你身邊剛才沒有被先頭部隊吃掉的糧食,整個就被吃的只剩杆了。

蝗蟲路過之後,所有的樹、所有的莊稼葉子全都沒有了,甚至正在灌漿的玉米都啃光了。這意味著到這一年冬天很多人會捱餓,因為糧食沒有收成。

如果不是蝗災的話,糧食沒有收成,還有秸稈和葉子碾碎了可以充飢。而螞蚱過後,連葉子都沒有了,對過去靠自己家那片土地來保證一家人生命的農民來說,那真的是太大的災難了。

現在我們可能是有錢可以買到糧食,那個時候是買不到糧食的,我們可以體會一下「有錢也買不到,或者壓根就沒錢去買糧食,下一頓就沒吃的了」這樣一個狀態。我們在電影上能看到,自己沒有經歷過。如果經歷過,我想大家內心真的會升起那種恐懼。

家庭會議·瞭解災難

可能我們和孩子有幸沒有在災難之中,但是在我們身邊發生了。我們可以在某一天某個情景下,營造一個溫暖寧靜的氛圍,讓那個氛圍跟災難不一樣,但是一家人要來討論一下災難。

最好是在你家開會的那個桌子上鋪一塊漂亮的桌布,比如一塊黃綠色的桌布,上面放幾個漂亮的玻璃碗,碗裡洗一點點紅色的聖女果、草莓等好看的水果放在裡頭。然後提前跟孩子宣告說我們今天晚上要開一個家庭會議。

家庭可以經常舉行這樣的會議,來討論、決定、解決家庭的問題和我們人跟人之間的問題,因為家庭也是一個群體。

當大家坐下來以後,就給大家宣告說最近在世界上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我們人類天生對人類所發生的事情特別感興趣,尤其對人類遇到的災難,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是種在基因裡頭的一種警惕性吧。

跟孩子一起討論,給孩子描述這件事情是如何發生的,在哪片沙漠裡,找來地圖。在這種情況下學到的地理,也許比老師在課堂上讓他背來得更好。可能由於這次的原因,孩子對地理更加感興趣。

拿來一個世界地圖,給孩子指中國在什麼位置上,在哪個位置上的沙漠裡頭髮生了蝗災,蝗災是怎麼出現的,之後蝗蟲如何朝著四面八方飛去。有一批飛到了印度,在越過喜馬拉雅山的時候不能越過,然後順著山壁飛到了緬甸。這一路雖然是別人的國家,但是這些人遭受到了什麼。

当遇到灾难,如何跟孩子解释

如果蝗蟲把莊稼全部吃光了,那麼人們今年冬天可能就沒有糧食吃,到時候可能拿著錢都買不到糧食。所以人們必須要保護自己的糧食,保護自己的生存資源。

這向孩子輸入了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就是在遇到災難的時候,必須保存好我們的生存資源,保證自己的生命和家人的生命能夠活下去。

我們給孩子輸入的第一個理念是,在災難來臨的時候,一定要保護好自己,一定要想方設法讓自己活下去,然後再去幫助別人。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人的品行特別高尚,在災難來臨時他們為了救助別人而獻出生命。但是他們不是為了讓自己死而去救別人,是意料之外或者事情的發展,沒辦法在救了別人以後再保護好自己了。所以要給孩子輸入「在保護自己能夠安全的情況下去救別人」。

平靜·信心·轉化

我們這樣長的一個疫情期在家裡,可以跟孩子一次討論一個災難。討論如果我在災區,我如何能夠保護好自己的生命,同時去幫助當地的人們渡過災難。

澳洲的大火已經撲滅。可以跟孩子講一下,在澳洲著的大火著了多長時間,這個大火是如何著到這麼大的;在火著起來的時候,人們是如何去滅火,經過了什麼樣的一個過程,比方說哪些國家派了哪些人,派了哪些設備去參加滅火。

讓孩子發現「在這個世界上,一個國家有了災難,其他國家會伸出援助之手去幫助那個國家渡過災難」,給孩子一個信心,這就是我們人類的一種生活,是我們人類這種生命所特有的一種精神和文化。

派出的這些人去滅火的情景,你要用嘴巴去敘述,不要給孩子看照片。因為看到的印象太深了,孩子可能會晚上做夢,會感到非常緊張。

在描述時,如果你的表情和眼神都是平靜的,不帶有恐懼的情緒和故意營造的災難的情緒,你的孩子就會是平靜的。但是這件事情他聽到了,這對他將來長大了有可能遇到類似的事情,遇到救助別人或者被救助的時候,會是一個經驗。

可以給孩子展示哪些圖片呢?給孩子看一些人們利用飛機、利用高級的設備,把他的注意力帶到設備上,用哪些設備去滅火。孩子都對這些東西特別感興趣,什麼樣的飛機灑下了什麼樣的東西,滅掉了多大一片火,還有什麼樣的車……

要給孩子講的,是人們英勇抗擊災難終於把火給滅掉了。這是在童年的時候,給孩子一個像童話裡講的「人把某個龍給消滅了,或者戰勝了某個特別傲慢的王子,自己娶了公主」這樣的故事,給孩子作為一個人的成長、自信以及力量帶來信心。

因為很多時候,大自然是難以戰勝的,但是我們給孩子輸入這樣的精神,將來他遇到這種事情,他也能夠

學會如何去保護自己。在災難之中保護了自己的生命,也叫戰勝了災難。

給到機會跟孩子去討論,那裡的人和動物可以如何保護自己,他們在大火來臨之前,要提前多長時間跑,要怎樣去跑,才不會遭到火災。

当遇到灾难,如何跟孩子解释

跟孩子去討論,就是給孩子一個機會,好像我們也參與了這場救助,我們要如何去想辦法救那些人。雖然他沒在現場,沒在救,但是他的心已經在同情災難中的動物和人,已經用他的心、用他的智慧想辦法在幫助那些人

這樣做,孩子就在這場災難中學習了一些人文的精神以及一些智慧,關懷、憐憫、智慧,孩子都在成長。

這也是我們經常說的要跟孩子分享我們的生活。在生活中發生了這樣的事情,那麼就跟孩子一起分享、討論。

這次的疫情,可以討論我們如何保證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怎麼能夠保持體力,讓自己抵抗力特別強。

当遇到灾难,如何跟孩子解释

這樣,災難就轉化為一個學習的機會。哪怕孩子還小,但是他有這樣的一個印象,當初在他小的時候,在這個世界上發生了這麼幾件事情,在這幾件事情中,我們人類要學會如何保護自己。

我們很多人帶孩子,在講災難的時候,第一時間上去就是如何去幫助別人,如何去救別人,好像他自己不存在,是在這個事情之外的。對一個小孩子說毫不利己專門利人,這是不可取的。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的立場是把災難轉化為學習的機會,來引領孩子學習如何面對災難,如何在保護自己生命安全的情況下去幫助別人

家長朋友們肯定還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觀點拿出來,去一起跟孩子討論。

(文中圖片源自新華社、澎湃新聞)

「我要學習我這一生還不會的功課」| 窩家1

感覺到難受,就有改變的可能 | 窩家2

定下家庭一日流程,減少衝突和情緒 | 窩家3

怎樣讓孩子自己做事,不纏著家長?| 窩家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