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媽》:現代家庭關係中“情感疾患”的“病因”與“良藥”

徐崢的幾部“囧系列”電影中,我最喜歡的就是2020年的這部《囧媽》了。

喜歡它的原因很多,首先,作為賀歲片,它夠“囧”,故事性和演員的表演都極具笑料和笑點;其次,它夠溫情,媽媽盧小花對兒子徐伊萬的愛不經意間流淌在每一處細枝末節裡,看得人胸腔裡都是滿滿的熟悉和溫暖。

再有,同一般喜劇電影只注重趣味性有所不同的是,《囧媽》這樣一部要兼顧“笑果”和現實意義的電影,竟然還帶著那麼一點情懷的味道:

年邁的盧小花拖著行李箱,坐上綠皮火車,近萬里奔襲,去跨國圓夢”。沿途一路的密林,冰面,滿目白茫茫的雪原,蕭瑟空曠的冬日,盡顯蒼涼靜謐的自然之美。看著看著,彷彿心底已經冰藏許久的東西正一點點被融化和喚醒,那些關於夢想,關於遠方的記憶一一湧現。


《囧媽》:現代家庭關係中“情感疾患”的“病因”與“良藥”


當然,這部電影最戳心的,是它在觀眾面前展現出了一幅幅關於家庭關係的畫面:母子相處、夫妻關係、親人間的情感糾葛,以及每個家庭成員在這種愛的牽絆之下,內心經歷的疼痛與掙扎。

現代家庭關係中,大多存在著和電影《囧媽》中人物關係一樣的“情感疾患”,只是有時候我們不曾在意,有時候又不願承認。當這些問題用直接又直白的方式在電影中一一展現時,那種感同身受的滋味,突然就刺痛了內心。

隨著劇情的發展,矛盾不斷被激化,《囧媽》人物關係中的“情感疾患”終於產生了“大爆發”:母子“反目”,還沒到目的地,盧小花一個人提前下了火車,不知去向。徐伊萬也終於明白,他和妻子張璐之間的感情問題,也堆積得太多太久,已經到了無法調和的境地。

盧小花和徐伊萬,以及徐伊萬和張璐之間的關係,像極了我們自己和身邊人的關係,明明相互愛著,卻又總是忍不住彼此傷害……於是,笑著笑著忽然就流出了眼淚。

《囧媽》就像是一面鏡子,照出了現代家庭關係中“情感疾患”的“病因”,也給出了治癒的“良藥”


《囧媽》:現代家庭關係中“情感疾患”的“病因”與“良藥”


現代家庭關係中“情感疾患”的“病因”

表面上看,父母和孩子,丈夫和妻子,這兩種關係都是牢固無比的,因為中間連著血脈親情,連著愛的承諾與家庭責任。但任何一種親密關係都有脆弱的一面,太在乎的,也最容易受傷。

也就是說,感情也會“生病”,只不過和身體上的“病”有所不同,感情的“病因”都是來自於愛

1、愛得太用力

徐伊萬七歲那年的一句“媽媽,長大了我保護你”,讓盧小花蓄積在一個母親胸腔裡對兒子的所有愛意瞬間“決堤”,那一刻,她放棄了走出不幸婚姻的念頭,也幾乎放棄了自己追求快樂生活的權利。

她秉持著一個“只為了兒子活著”的信念,在已經沒有愛的婚姻裡度過一生,把走過的路,吃過的苦,受過的罪,甚至是餘生裡的每一天,都化作對兒子徐伊萬的殷殷母愛。

她愛得太多,太用力,卻從來沒想過,兒子徐伊萬已經人到中年,而自己的愛還停留在像對小孩子一樣的照顧中,這樣的愛對於成年人來說太綿密太厚重,已經給徐伊萬造成了困擾和壓力。


《囧媽》:現代家庭關係中“情感疾患”的“病因”與“良藥”


徐伊萬的妻子張璐有一句話說得很對:

總以為愛一個人全心全意付出就可以,可是後來才知道,付出也會變成一種傷害。

徐伊萬是具有行為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成年人,每一件事要不要做,該怎麼做,他都有屬於自己的考量和判斷。

小番茄放在那裡就好,想吃他自己會去拿,不想吃硬塞給他反倒會引他厭煩;生不生孩子的事他們自己決定就好,別人可以給出意見,但決定權還在人家手裡;愛給予的適當就好,時時周到事必親勞,不但自己累,別人也累。

凡事過猶不及,愛也一樣,愛得剛剛好就可以,太用力不但給別人莫大的壓力,也容易傷了自己。


《囧媽》:現代家庭關係中“情感疾患”的“病因”與“良藥”


2、不肯示弱

影片結尾處,盧小花摘下假髮套的那一刻,稀疏的頭髮,蒼老的面容,周身的疲態和落寞,讓人心酸不已。

很難想象,這是火車上那個吵起架來不認輸,對徐伊萬管東管西,精力旺盛的盧小花。

徐伊萬很忙,大約一個星期去看母親一次的頻率,他並不覺得很久,對於自己每次看望母親不過是換個場地“開電話會議”的行為,也不覺得哪裡不妥。從大學畢業後,火車上的六天六夜是他陪伴母親時間最長的一次,卻基本上都用來吵架了,他也沒覺得是在浪費母子寶貴的相處時間。

並不是他不夠愛盧小花,而是沒有意識到母親已經老到需要他照顧。因為盧小花在他面前一直表現的很強大,一副精力充沛又能幹的樣子,好像沒有什麼事情是她搞不定的。


《囧媽》:現代家庭關係中“情感疾患”的“病因”與“良藥”


其實哪個母親不希望得到孩子的陪伴呢?只是嘴上不說而已。

盧小花想讓徐伊萬陪自己去莫斯科,連火車上需要用的洗漱用品和一次性拖鞋都帶上了,確定了徐伊萬不陪她去時,她說出的話卻生硬無比:

你媽這輩子就唱歌這麼一個願望,你怎麼就不能陪我去圓夢?

在徐伊萬看來,以盧小花的狀態,“圓夢”這種事,她一個人就可以,何必要兩個人去浪費時間。

如果盧小花肯說,旅途勞頓,異國他鄉,她需要徐伊萬的陪伴和照顧,徐伊萬也許會心軟的。

而在“逞強”這件事上,徐伊萬和盧小花是一樣的,他不想和張璐離婚,卻不肯示弱,不肯告訴她自己對她仍然愛著,而是在生意的事情上面故意糾纏和刁難,以至於把兩個人的距離推得更遠。

有時候,一句簡單的話和一個退一步的動作就能解決的問題,卻因為大家都不肯向對方示弱而變得更加複雜。


《囧媽》:現代家庭關係中“情感疾患”的“病因”與“良藥”


3、表達愛的方式太自我

盧小花覺得吃早餐對人的身體很重要,於是一遍又一遍地喊徐伊萬起來喝粥。徐伊萬覺得張璐應該很喜歡家裡的那隻檯燈,於是他親手修好,並告訴她可以拿去用了。

有時候,我們會循著自己心裡一個“為你好”的聲音和想法,去做一些自己覺得對對方有益的事情,並在潛意識裡認定對方應該為自己的付出而“領情”,卻忘記了,就算再親近的人,個人喜好和各自的需求也是沒辦法達成一致的,自己做的,未必是對方需要的。

父母和孩子之間年齡上的差距,夫妻之間性格愛好和追求的不同,導致了家庭關係中成員的思想無法同頻的狀態。

比如父母習慣早睡早起,而年輕人明知道熬夜對身體不好,還是會每天照常晚睡。

作為父母,你可以提醒他晚睡的害處,可是,

如果在他的價值排序裡,熬夜刷劇打遊戲所帶來的歡愉排在健康的前面,而父母再去強迫他每天早睡早起,這就是愛的表達方式太自我,就算是出於好心和愛,也難免會引發矛盾。


《囧媽》:現代家庭關係中“情感疾患”的“病因”與“良藥”


愛既是“情感疾患”的“病因”,也是治癒的“良藥”

影片的後半部分,在小熊和母熊的攻擊下差點丟了命的盧小花和徐伊萬,終於意識到,儘管他們總是吵架,但對方仍然是自己生命裡最重要的人,他們最終敞開向對方緊閉的心門,母子倆互相擁抱,達成了愛的和解。

1、放鬆些,不是愛得少了,而是讓愛更加輕鬆自由

曾經,出於對兒子的關心和愛,盧小花總是不斷操心徐伊萬和張璐之間的事情:從生孩子的事情,到接不接電話,甚至連小兩口的夫妻生活也忍不住過問。

結果是每一樣都沒問到,又每一次都惹得徐伊萬“炸毛”。

母子倆打開心結後,徐伊萬手機來了消息,盧小花趕緊躲開,雖然還是會在暗中留意兒子的情緒變化,但忍住了不問不打聽。

結果,徐伊萬主動告訴母親自己已經離婚了的事情,並對她說:“對不起,媽媽。”

感情的事,有時候抓的越緊,會感覺越使不上力,而試著放鬆一些,其實愛還一樣存在,只是換一種自在的方式存在,彼此也會輕鬆些。


《囧媽》:現代家庭關係中“情感疾患”的“病因”與“良藥”


之前看過一句話:母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看了《囧媽》才真正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

孩子從出生到長大到成年,隨著母親一天天老去,母子之間的這一場愛,註定是背向而行的結局。

既然再用力也抓不住,何不放鬆些,不是愛得少了,而是還給愛一個輕鬆自由的空間。

2、正視自己的內心,學會為愛“低頭”

徐伊萬在火車上偶遇剛剛受了“情傷”的俄羅斯女孩娜塔莎,兩人喝醉了後,去火車尾吹風,娜塔莎不僅自己扔了戒指,還極力慫恿徐伊萬也把結婚戒指扔了。


《囧媽》:現代家庭關係中“情感疾患”的“病因”與“良藥”


他當時很想像娜塔莎一樣瀟灑一回,把結婚戒指狠狠扔出去,可是他做不到,對張璐的愛像是繩索一樣的牽絆著他的心,也牽絆著他的行為,他不敢扔,也扔不下。

直到此時,他才開始正視自己內心對張璐的感情。

在獵戶家裡,徐伊萬終於對張璐敞開心扉,說出了自己心裡仍然愛著她的事實,也得到了諒解。雖然他們之間已經回不到從前,但至少讓他們差點就要彼此“仇視”的關係得到了緩和。

如果徐伊萬能早一點正視自己的心,早一點低頭示弱,結果會不會有所不同?

在感情裡,我們總是太驕傲,以至於弄丟了最在乎的人。


《囧媽》:現代家庭關係中“情感疾患”的“病因”與“良藥”


3、愛一個人,不是你想給什麼,而是知道對方需要什麼

我們總想把自己認為最好的拿來去給最愛的人,卻忽略了一個事實,每個人的需求各有不同。

做的再多,如果不是對方想要的,不但白費了力氣,還會給人造成負擔和壓力。

愛不是一個人想當然的施與,不是你想給什麼對方就要接受什麼,而是知道你愛的人需要的是什麼,然後再決定給他什麼。

徐伊萬在和母親盧小花在六天六夜的旅程中,愛有了全新的感悟: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個體都應該是完整的,愛不是控制和索取,而是接納和尊重。

在家庭關係中,愛是“情感疾患”的“病因”,也是治癒的良藥。

願人人都能掌握愛的正確方式,保持愛的理性,把握愛的平衡度,用心保護好自己和身邊人的感情不要“生病”。


文|葉子

圖|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