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


吃不著葡萄說那葡萄是酸的


解讀“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


吃不著葡萄說那葡萄是酸的,或說那東西根本不好吃。這應該屬於阿Q精神勝利法,挨頓揍就說兒子打老子,得不到的那女人說那女人醜。其實,這種想法也不錯,起碼能夠安慰自己,找到點心理平衡,讓個人從心理上得到暫時的滿足。但是,現實中有這種想法的人是不是都out 了?

但是,情場上的青年男女在處理兩人的戀愛婚姻關係時,卻存在著不同的心理。一般來說,女人天性被動,得不到就想想罷了。男人可不,野生動物的本性時刻在提醒他們,要主動出擊,要知難而上,要迎接挑戰。過去有種觀點深入人心,認為人對得不到的東西都有一種“酸葡萄”心理,其實,面對暫時得不到的女人,男人反倒有種錢鍾書所說的“甜葡萄”心理,要不然男人怎麼愛說“老婆都是別人的好”呢!


這“甜葡萄”心理來源於我近日從網絡上看到曾子航先生著的一本新書,書名沒有記住。他在書中寫道,在兩性關係中,人們普遍認為,男人在情場上只想找美女,結婚時男人都想娶淑女,此乃表面現象。美女雖然養眼,過起日子來無論經濟成本還是心理成本都太高,除非大款,正常男人都無福消受;淑女雖然賢惠,但又過於規矩和“保守”,久而久之,習慣於挑肥揀瘦的男人難免審美疲勞。其實,大多數男人真正的夢中情人是那種集賢妻良母、純情玉女和紅粉嬌娃於一身的女人,既美麗可人又風騷誘人,既清純又放蕩,既有母性的情懷又有女兒的柔情。

對於男人而言,越是得不到的他越想得到,有著“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心理作怪,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曾子航把男人比作野生動物,總是對未知的世界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慾,越是深藏不露他越蠢蠢欲動,越是捉摸不透他越上下求索,越是飄忽不定他越跟蹤追擊,這實際上揭示出男人一種潛在的情愛心理:他總是對深藏不露、捉摸不透、飄忽不定的女人保持濃厚的興趣。

書中提到一個剛剛失戀的80後女孩來找他傾訴:說她在戀愛的三年中對男友呵護備至,每天一下班就到男友的宿舍幫他打掃衛生、洗衣做飯,無論寒暑冬夏從未間斷。平日裡,只要男友一個電話,無論何時何地,她都會像一隻乖巧的小貓一樣飛奔到他身邊。出門購物,提袋裡買的都是男人的衣物,她的解釋是:“沒辦法,誰叫我心裡裝的全是他!”本來今年準備結婚了,可男友突然一句“沒感覺了”讓她悲憤莫名,原來狠心的男友移情別戀了。“有人告訴我,他喜歡上了單位一個新來的女同事,那個女人對他愛理不理的,他卻著了魔似的狂追對方,人家越不把他當回事,他還越來勁。我對他一心一意百依百順的,他卻老說很煩,沒感覺,男人怎麼都這樣啊,簡直不可理喻!”末了,她的語氣中畫出了一個大大的驚歎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