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yuan”,人民幣上用“圓”,港幣上用“元”,誰對誰錯?

同一個貨幣單位,表達同一個意思,卻有兩種寫法,同樣是“yuan”,人民幣用“圓”,港幣上用“元”,到底是誰錯了?元跟圓有什麼區別嗎?我們一起來看下。

同樣是“yuan”,人民幣上用“圓”,港幣上用“元”,誰對誰錯?

港幣10元,大寫字所用為“元”

同樣是“yuan”,人民幣上用“圓”,港幣上用“元”,誰對誰錯?

港幣20元,大寫字所用為“元”

同樣是“yuan”,人民幣上用“圓”,港幣上用“元”,誰對誰錯?

人民幣10元,大寫字所用為“圓”

同樣是“yuan”,人民幣上用“圓”,港幣上用“元”,誰對誰錯?

人民幣20元,大寫字所用為“圓”

《辭海》中解釋,“圓”字繁體為“圓”,簡寫作“元”,是中國的貨幣單位;而“元”字通“圓”,為貨幣單位,亦為一種貨幣的名稱,如“銀元”。這便是人民幣上“圓”字的語言學依據。


不過最初“圓”、“元”二字意義並不相同,讀音也有差異。《說文解字》中記載,“圓,圜全也;元,始也。”也就是說,“圓”表示流暢的弧圈;而“元”意為最初。“元”字最早在貨幣史上出現,始於元代,當時金銀錢被稱為“元寶”,有元朝之寶之意。後來隨著漢語的發展,“圓”、“元”二字讀音相同,便具備了同音假借的客觀條件,又由於“元”筆畫簡單,所以民間逐漸以“元”代“圓”,取其便捷。


開始,定貨幣單位時,“圓”也曾簡寫作“員”。兩字在古書中本通,如《孟子·離婁上》“規矩,方員之至也。”但到後來,“圓”字簡寫就一般都寫作“元”了。這就是兩個字的演變過程,在後來的生活中,人們約定俗成地將兩個字互為通用了。

同樣是“yuan”,人民幣上用“圓”,港幣上用“元”,誰對誰錯?

人民幣的收藏愛好者可能會發現,第一套至第五套人民幣中使用了不同的“圓”字,有的為簡化字,有的為繁體“圓”字。這是由於漢字簡化過程中使用規定不同所致。在第一、二、三套人民幣設計製作時,國家還沒有明確規定推廣使用簡化字,因此這三套人民幣使用了“圓”字。第四套人民幣吸收了國家對漢字整理和簡化的成果,人民幣上的所有文字均按照國家文字改革委員會意見,使用《漢字簡體方案》和《通用漢字字型表》規定的標準簡體漢字,6種主幣面值的繁體“圓”字都改成“圓”。

同樣是“yuan”,人民幣上用“圓”,港幣上用“元”,誰對誰錯?

匯豐銀行用的是元,香港渣打銀行則用的是是圓,香港貨幣其實是圓與元混用的。中國文字博大精深,錢的歷史也十分悠久,咱們普通人也不敢貿然斷言誰對誰錯或者說用哪個字更規範。對於哪個“YUAN”更規範,你是怎麼看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