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我們為何更渴望“返城置業”?


在今年的新年假期開始之前,或許誰都沒有想到,自己將經歷史上最長的假期。


經歷過做涼皮、做蛋糕、炸鍋巴之後的我們,已經不再想繼續當一個廚子,而是希望讓自己的生活步入正軌,做回那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從返鄉置業到回城買房


這個長假已然成為了每個人心中最“甜蜜的負擔”,好處是不用每天早早起床洗漱打扮,穿越半個城市,以“精緻”的妝容出現在同事們面前。現在近8成的企業都已經延遲了復工時間,而且是一拖再拖,但是上班族並沒有真正逃離”復工”,線上辦公成為2020年開年的關鍵詞之一。


曾經天天吐槽996的你,可能想不到有一天,自己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去上班,而且,在家的時間有多長,對於工作就有多熱愛。雖然省去了通勤時間,但是在家辦公的模式也由996變成了007,沒有上下班時間的制約,也就意味著必須全天待命。


最要命的還不是工作時間增長,而是那顆耐不住寂寞的心。在家待久了,開始想念跟朋友喝酒唱K的時光。終於慢慢認識到,大城市的便利與豐富是許多縣城、郊區無法比擬的。


疫情之後,我們為何更渴望“返城置業”?


那個在2019年底吵著大城市工作太累,想要返鄉置業的你,是否現在萌生了“回城置業”的想法呢?


為什麼要在主城區安家


曾經想要逃離城區帶來的巨大壓力,過上“歸園田居”的閒適生活,卻沒有想到大城市的節奏已經潛移默化地改變了大家的生活方式,在這種地方待久了,也就很難再去適應節奏緩慢的日子了。


那麼,在主城區安家都有哪些好處呢?


01

附屬價值高


大城市擁有最好的教育,醫療,學區,交通,物業,商業等各種配套。任何人如果想享受舒適的生活,都離不開這些配套設施,不光自己如此,上一代的老人需要醫療,下一代的孩子需要學區,不僅個人被房子綁住,家庭也深陷其中。如果想獲得這些附屬價值,首先就要在大城市買房。


02

信任思維體系


各城市省份的最高行政單位幾乎都在大城市中,相比於位置偏遠的鄉鎮縣來說,城區從各項政策的執行上是比較正規的,還有在出現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的時候,驚慌失措的人們總是自發地朝中心區域彙集,尋找最有效的解決辦法。


03

機會更充足


大城市投資條件好,經濟活躍度高,在任何領域都有非常好的機會,求職、跳槽、創業……


因此,在大城市工作生活,如果條件允許,在那裡買房落戶,依舊是最靠譜的選擇。雖說房價不會瘋長,但是房子,尤其是好地段的房子還是稀缺資源,即使不能有效增值,但絕對會保值。


疫情之後,我們為何更渴望“返城置業”?


現在,讓我們聚焦青島地區,看看在青島主城區置業又有哪些利好呢?


房價下降助力主城區購房夢


主城區意味著優質完善的配套和更多的就業機會,因此像磁石一般源源不斷的吸引著人口湧入,青島現在公認的主城區即市南、市北、李滄和嶗山,基本也是樓市兩萬元線的區域。


由於發展順序不同,市內四區各板塊的發展階段也各不相同,團島、西鎮、臺東等老城區因為配套老舊,新規劃跟不上城市發展的進度,投資價值逐漸缺失。香港中路、浮山後、嶗山、新都心等區域配套更為成熟,房價仍有上浮空間,也是現在最適合自住的區域。


疫情之後,我們為何更渴望“返城置業”?


價格略有下降


從價格來看,縱觀2019全年,儘管新房成交量下跌一成多,但新建商品房均價不降反升,同比上漲3.47%,全市新建商品住宅均價更是同比上漲5.91%


在主城四區中,市南區新房均價同比下降9.10%,下降幅度全市最大,但35086元/㎡的均價仍是全市各區域中,賣的最貴的地方;嶗山區以新房均價32488元/㎡居全市第二高房價區,上漲幅度為4.63%;最受剛需和剛改購房者關注的老市北老四方和李滄區,新房均價分別是25424元/㎡、22970元/㎡和21750元/㎡,相較於2018年同期,僅有老四方是下降了1.6%


疫情之後,我們為何更渴望“返城置業”?


雖然下降之後總體還是偏高,但也是因為主城四區房價基數本身就比較高。況且,在房住不炒的背景下,現在極少有單純的投資性購房者,絕大部分都是剛需改善類購房者,市內四區的購房者更多是衝著方便的通勤和優質完善的配套去的。


房企大鱷雲集


盤點目前青島主城區儲備用地,市南可開發用地鳳毛麟角,地塊體量也相對較小;市北可用地塊多為原四方老企業廠址所在地;李滄區西部舊城改造和老企業搬遷騰出的大量用地,受各種因素制約難以上架,目前出讓的地塊多在李滄東部。


青島主城的地又少又金貴,這是地產圈內的共識,也是主城房價易漲難跌的主要原因。2019年主城四區商住地塊加起來出讓了不到40宗

,用於商品住宅建設的地塊佔六成左右,單幅地塊樓面成交價格都在6000元/平以上。


多重原因累加的結果就是,青島主城土地市場上已逐漸成為頭部房企和大開發商角逐的“戰場”。


疫情之後,我們為何更渴望“返城置業”?


在2019年主城為數不多的幾次土拍中,土地競得人要麼是保利、融創、碧桂園、龍湖、金地、中鐵、遠洋這些房企龍頭;要麼就是海爾、青特、海信、青島地鐵、海創這樣的本土大鱷,主城範圍內已很難見到中小型開發商的身影。


再加上此前拿地還未開發的項目,可以預見的是,2020年主城樓市將會是一場品牌混戰,“神仙打群架”的場景將成為購房者圍觀的日常。


疫情之後,我們為何更渴望“返城置業”?


其實,經過這個漫長假期之後,相信許多人在心目中已經悄悄改變了自己的置業計劃。無論是投資還是自住,對於買房這樣一件大事,還是要綜合考慮之後再下定決心。


最後,希望疫情早日結束,讓大家的生活都早日迴歸正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