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息了,樓市後期怎麼走?


央行降息了,樓市後期怎麼走?


今天上午9點半,央行公佈了新一輪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

其實,對於LPR,本人在前期文章已經詳細說過,為了照顧新來的小白。

我再簡單說一下:

LPR是居民或者企業向商業銀行貸款的利率標準。

LPR=MLF+點

而MLF是中期借貸便利,它指的是商業銀行向央行提供抵押物,獲得資金的利率。

敲黑板啊!LPR是企業或個人向商業銀行貸款的利率,MLF是商業銀行向央行貸款的利率。

而所謂“+點”是在MLF基礎之上的上下浮動,當然這個幅度不會太大。

前一段時間,我們看到,MLF利率呈現下降趨勢,所以,大家普遍在預測LPR肯定也要下降。

央行降息了,樓市後期怎麼走?


果不其然!

今天,央行公佈2020年2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1年期LPR為4.05%,相對於上個月的4.15%下降10個基點;5年期以上LPR為4.75%,相對於4.80%下降5個基點。


央行降息了,樓市後期怎麼走?

央行降息了,樓市後期怎麼走?

為何一年期的LPR相對5年期的LPR下降的更多呢?

因為,1年期的LPR更多針對的是實體經濟貸款而言的,而5年期以及5年期以上的LPR,主要是針對房貸利率而言的。

本人上一篇文章,明確提出,房地產,後期沒戲了!

現在,觀點不變!

當然,我們也看到,2月19日,蘇州取消封頂銷售,取消現房銷售,這些政策主要是幫助開發商緩解資金壓力。

央行降息了,樓市後期怎麼走?


緩解壓力的目的是為了應對這場疫情的權宜之策。畢竟,房地產在任何國家都是佔據龍頭支柱地位,如果在這個非常時期,房地產出現問題,有可能出現連鎖性的反應。

因此,我們不能認為房地產政策放鬆了,國家對於房地產的長效調控機制不可能改變,“房住不炒”仍然是基本國策。

當然,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對於房地產的調控也是一樣。

1994年,中央與地方進行分稅制改革,土地交易稅種歸地方來收,就這使得地方政府有了賣地建設地方的決心。

地方政府的賣地收入,用於發展地方經濟,對於地方基礎設施的完善,以及城鎮化的進程產生很大的幫助。

城鎮化帶動工業化的發展,工業化的發展帶動招商引資的力度,招商力度加大,帶動中低端產業的發展。

這樣去分析的話,我們就會發現,房地產的發展,其實對於中國的工業化道路做出過很大的貢獻。

而當前,我們已經把工業化的重心從中低端轉向高端產業,房地產不可能再次作為工業化的主力軍。

不是主力軍,能夠一下子退出歷史舞臺嗎?

不可能!

中國是世界工廠,是全球中低端生產的集聚地,這種勢頭我們要繼續保持下去,不是扔掉中低端,發展高端產業。用通俗的話來說,我們是吃著鍋裡的,還要看著碗裡的。

因此,後期房地產不可能大漲,也不可能大跌。

國家對於房地產資金支持的收縮也得緩慢的進行,畢竟現在已經到了2020年,相當於一部分居民的資產配置到房子上面。

稍微處理不當的話,對於中國經濟的打擊還是很大的。

我們看一組數據:

其一、2019男12月,全國房貸加權平均利率為5.62%,低於實體經濟的5.74%;

其二、2019年,住戶部分們新增貸款增速仍然居高不下,達到15.5%。

這部分貸款去哪裡了?你懂了嗎?

其三、2020年槓桿率升幅還得提高。2019年槓桿率提升6.1個百分點,已經夠高了,2020年繼續提升,根本不可能對房地產大幅打壓。

央行降息了,樓市後期怎麼走?


所以說,中國對於房地產的調控非常需要藝術性,你只有瞭解了這些道理,才能夠真正把控房地產的未來走向。

總之,未來全國房地產的走勢肯定進一步分化,三四線城市房子的庫存量會進一步加大,而一些熱點城市的房價可能會走出一小波行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