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疫情期間扶貧新舉措——土地“轉”起來,收入“穩”起來

醴陵:疫情期間扶貧新舉措——土地“轉”起來,收入“穩”起來

通過流轉土地、聘請貧困勞動力務工,確保貧困戶穩定脫貧。

紅網時刻株洲2月23日訊(通訊員 劉勤翰 湯賽)2月22日上午,陽光明媚,春意盎然,雖然肺炎疫情陰霾仍未散去,但在醴陵市溈山鎮新東堡村瓜果種植基地,有十幾個村民正戴著口罩在田間地頭耕種勞作,有的搭建大棚,有的耕田,緊張有序進行,避免因為防疫耽誤農時和春耕生產。

疫情防控期間,醴陵市溈山鎮新東堡村黨總支書記文武創新發展思路,新流轉500畝閒置農田、荒山給本村“新溈山”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西瓜、蘋果瓜、有機蔬菜、水稻等扶貧產業項目,讓廣大群眾通過土地流轉增加收入,並解決貧困戶務工問題,幫助貧困群眾增收。

“我家流轉出去5畝多土地,現在在合作社務工每天還有150元收入。”貧困戶黃章桂開心地說道,他們夫妻倆都在合作社務工。

“新溈山”合作社股東之一文山告訴筆者,今年春節期間,合作社與新東堡村村民達成協議:以150斤谷租用村民閒置農田,務工150元/天,疫情期間當天微信結賬,目前聘請了12名村民到合作社務工。文山還有另外一重身份,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全家3口人,已於2016年脫貧。去年底,他的幫扶幹部、也是村書記文武得知他想成立合作社的想法後,當即墊資兩萬元給他,並無限期使用,解除他的後顧之憂。

“我們合作社去年底由7名股東自發成立。成立後,鎮村給了我們大力支持,積極幫助我們流轉土地,納入扶貧產業項目庫。凡是有意願、有勞力貧困戶到我們合作社務工,我們全部吸納進來務工,並且我們還將吸納3名貧困戶入股,我們正抓緊組織春耕春種,為夏季豐產豐收打下良好基礎。”文山說。

“面對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即將收官的雙重緊急任務,我鎮組織駐村工作隊、幫扶幹部、村幹部等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動員群眾通過土地流轉增加收入,積極合理安排當地貧困群眾就近務工,讓大家‘宅家防控、不減收入’。”溈山鎮相關負責人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