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房百科:疫情後的武漢樓市,會出現短時的房價下跌,長期還是看好的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疫情阻擊戰中,全國各地展現出了風格各異的城市性格,與高下不同的公共服務水平。

那麼,這些公眾記憶是否會延續到疫情結束,對各城市吸引力產生影響,甚至帶來新一輪的洗牌呢?

哪些地區將孕育樓市黑馬?哪些城市又將逆風前行?

本期我們將聚焦:疫情對中國樓市的城市格局,將帶來何種深遠影響?

針對此次疫情後的武漢樓市,知名房產自媒體【濟南房百科】判斷,經過彼此疫情,湖北武漢的房價在短期內會出現一定情況的下跌,跌幅在5%-10%之間,持續時間到2020年底。預計在2021年穩定下來,2022年企穩回升。

其判斷依據是,疫情期間武漢排查的3371個社區的421萬戶約1059萬人,這些人為固定人口,而官方公佈的春節期間,武漢流動人口約為500萬,也就是說,武漢市的市區人口加上流動人口累計達到1500萬人。根據城市規模劃分標準:

1、超大城市:市區常住人口規模≥1000萬人

2、特大城市:市區常住人口規模介於500~1000萬人

武漢已經符合特大城市的標準。

知名房產自媒體【濟南房百科】表示,城市發展的根本動力是人口,而本質是效率!同樣的時間內,同樣的任務,生產資料相同的情況下,人數多的城市,發展速度一定也快。所以,各大城市才會爭先恐後的搶奪人才,出臺各種人才吸引政策。這搶奪的是資金,是效率,是發展方式。

所以,武漢只會出現短時的房價下跌,長期還是看好的。

針對一線城市,房產自媒體【濟南房百科】認為,房價上漲的時間應該是在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初的時間裡,此輪“房住不炒”也調控了3年多,房價基本下調幅度在15%-20%左右,後期下調空間不大,看漲趨勢明顯。建議2020年入手。

另外,其他二線城市房價上漲週日相對一線城市也慢了半拍,有6個月左右的延遲。所以,建議2021年著重考慮一下,2020年二線城市,個別小區可能會出現差異性調整,但不會出現整體上漲現象。

濟南房百科:疫情後的武漢樓市,會出現短時的房價下跌,長期還是看好的| 房產眾聲

以上為《春風化“疫” | 房產眾聲 幸福同行》欄目的系列文章。

由幸福裡主辦、並聯合“中房經聯”、頭條房產、抖音房產協辦的《春風化“疫” | 房產眾聲 幸福同行》欄目,匯聚了房產業內資深人士、行業大咖、一線從業者、購房者等群體。

我們旨在藉助房產各界人群的眼睛,呈現疫情之下的中國房地產全貌;

通過他們的聲音,道出疫情過後的中國房地產去脈。

點擊以下鏈接,輕鬆查看本欄目系列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