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開迷霧,舉例說明AI的作用

撥開迷霧,舉例說明AI的作用

關於AI(人工智能)對圍棋的影響和意義,過去、現在、將來可能都是說不完的話題。

大道理先不談,在此我們討論一盤棋的一個局部,見微知著。


本期素材選自2013年中韓天元對抗賽,陳耀燁執黑對陣朴永訓。


本局弈於2013年8月21日,最終黑勝3/4子


看棋:


撥開迷霧,舉例說明AI的作用


開局,執黑的陳耀燁選擇了“迷你中國流”,此後白6掛入後強行立二拆三。


有棋友會有疑問,白10的步子是不是太大了?


答:此時上邊不是白圍空的地方,體面的走出一塊棋即可。況且,執白的朴永訓或許有備而來。


撥開迷霧,舉例說明AI的作用


此後,陳耀燁毫不猶豫,黑1立刻打入,白2蓋後,3位釘是預想的後續,試圖對白整體進攻。


對此,白棋後續如何選擇是一個問題。


此情此景,AI的推薦圖恰恰是很多高手第一個排除的圖。


撥開迷霧,舉例說明AI的作用


此時AI認為白1退最善。


對此,如此“消極”的應對,白有些難以接受,因為黑2的扳過太舒服了,A位原本存在的點三三也基本消失了,如果沒有AI的出現,白1直接退的這種“敗家”手法,可能就此塵封。


白棋如此選擇的原因是什麼?


放眼全局,局部黑雖然舒適,但畢竟在二路行棋,而白搶先脫身後3位掛,黑在右邊的作戰就沒那麼舒服了,在新的戰場,白棋大可打個翻身仗。


實戰中,執白的朴永訓如何選擇呢?(開篇說的有備而來)


白棋開始了一波華麗的操作:


撥開迷霧,舉例說明AI的作用


白1挖,驚爆眼球,然而也是煞費苦心的一手。實戰黑2外打時,白3再斷。


白棋在局部最大限度利用黑方棋形的弱點,最終目的也很明確:不讓黑棋打入二子輕易聯絡。


從這一點也可以印證:作為世界冠軍,當時也並不認同淡淡一退被黑直接扳過的招法。


我們先看看實戰的後續


撥開迷霧,舉例說明AI的作用


繼續進行,實戰陳耀燁選擇黑1接上,強調上方黑打入二子依然“生機盎然”,不過白2立下後輕靈轉身,甩掉包袱,轉換後白局勢相當不錯,其中白10於A位扳頭更佳。


那麼,實戰白棋這一串華麗的操作可謂大獲成功。


事實果真如此嗎?


欲知真相如何,且聽下文分解


撥開迷霧,舉例說明AI的作用


關於上面的問題,我們抽象出一道選擇題:


撥開迷霧,舉例說明AI的作用


還是選A和B的問題,實戰選了A。


AI判斷:白先挖後斷的操作,不成立。


實際上此時黑棋只要B位提,白已然難以招架。


撥開迷霧,舉例說明AI的作用


黑1提厚獲利頗豐在先,白2、4當然打吃後順勢分斷,乍一看,白不僅分斷了黑棋且吃住黑二子,(黑5如二路打局部打劫,黑不利)


然而黑5只需淡定的外打即可,靜觀其變。


此時白棋頓時進退兩難,舉例說明:


例1:


撥開迷霧,舉例說明AI的作用


白如繼續後手吃子,黑4扳出嚴厲,白局部甚至不活,如此白不行。


例2:


撥開迷霧,舉例說明AI的作用


換個方向,白如果退,局部黑有2位託的定型手筋,此後白如執意分斷,將形成白無法接受的收氣吃。


例3:


撥開迷霧,舉例說明AI的作用

白再換一招,白1苦心一併也徒勞,就算黑不在A位託,黑2夾等等的借用也讓白不勝其擾。


如此看來,白棋並找不到一個滿意的後續。


結論是:白先挖後斷的巧手反而是弄巧成拙。


故事說完了?並沒有


然而……我也注意到,本局的對局時間是2013年8月21日。


那麼在2013年7月27日進行的韓國職業聯賽中出現了這樣一盤:


撥開迷霧,舉例說明AI的作用


李泰賢執黑對李映九


早在一個月之前,幾乎同樣的開局,面對白棋同樣手段,執黑的李泰賢走出了AI認可的正確答案。


然而,一個月後的中韓天元對抗賽中,雙方依然背道而馳。


我們回過頭來再想一下這個局部,涉及到了諸多轉換的問題。


那麼,白被提一子的損失,黑被分斷並吃住二子的損失,以及角上多破的空和多成的空,一些列的得失問題著實很難判斷,對世界冠軍級的棋手也許也是個難題。


如果沒有AI的出現,我們上述所討論的問題,可能隨著時間的消逝徒留一片疑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