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到6歲幼兒記憶的發展特點


2到6歲幼兒記憶的發展特點


各位家長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2到6歲幼兒的認知發展中幼兒記憶的發展特點

2到6歲幼兒記憶的發展特點


幼兒記憶的發展特點

第一在這裡幼兒的記憶表現出以無意識記憶為主,有意識記憶發展較為迅速,包括情緒和興趣都會影響到幼兒的記憶。無意識記憶是怎麼一回事呢?很多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把幼兒階段的記憶比喻為拍照片或者是海綿。當她去到一個地方或者經歷一個事件的時候,幼兒像拍照片一樣會把全景都拍下來,這個時候是無意識記憶在發揮作用。當然幼兒的有意識記憶也開始發展了,對於他感興趣的東西他更容易記得住。

第二就是形象記憶為主,詞語記憶發展速度更快。剛才我們說了幼兒的符合表徵能力還在發展過程中,所以記憶主要記的是畫面,是形象。

第三是機械記憶和意義記憶同時發展並相互作用。幼兒的機械記憶能力遠遠好於成人,所以你會發現幼兒對於不理解的內容也可以很快記憶下來,但是如果希望幼兒能夠未來提取的更好的話,還是需要機械記憶與意義記憶相結合的,我們成人後就提取不出來那些機械記憶的內容了。比如背唐詩,就應該讓幼兒在理解了唐詩的意境的基礎上,讓其去記憶,記憶的內容也應該與幼兒的認知同步,要選擇幼兒能夠理解的記憶材料讓幼兒去記憶。

2到6歲幼兒記憶的發展特點


第四是幼兒已經具備了對事件的長時記憶,比如說我們去遊樂場回來之後,我問孩子你在遊樂場做了什麼?他大概是能夠想起來他都做了什麼?這就是對事件的長時記憶。

第五個叫腳本記憶,腳本記憶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對事件加以回憶,我們發現幼兒在有一個特點,就是對熟悉環境中所發生事件的特定順序的概要性表徵。怎麼理解呢?比如說我帶孩子出去野營,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新鮮的環境,新鮮的活動。等野營回來之後,老人就問小孩,你和爸爸媽媽去做什麼了?然後孩子跟老人說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開車出去,然後到了一個地方,我們晚上就吃一起吃飯,吃完飯,過了一會兒我們就睡覺,第二天早上醒來,我們吃早飯,吃完早飯我們就開車回家了。所以你通過他的記憶看到了一個特定事情的一個發生的順序,而他所回憶的事情都是他所熟悉的事情,對於那些新鮮的環境中的東西,包括野營帳篷,他都沒有回憶出來,這是他的幼兒腳本記憶的一個特點。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通過成人的指導幫助他回憶那些對於幼兒來說新鮮的經歷。

第六個就是自傳式記憶,是個體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重要經歷或事件的記憶。我們說如果讓你回憶你最早期的記憶,大概大家回憶起來的時間差不多都是在三四歲,自己在幼兒階段的一些事情。有的人就問了,為什麼我們能回憶起來的是這個時期的事情,我們說大概是在四歲左右的時候,兒童能夠在成人指導下使用記敘的方式,對他們的經歷進行編碼和記憶,這個時候兒童才開始通過語言符號來保存個人早期的記憶,而在此之前都是通過畫面而非語言符號的形式來保存更早期自己的記憶的。很多研究也發現兒童的言語報告卡在某一時刻反映了他們在編碼時的言語技能,而非他們在測驗時的技能,兒童很難將早期的經驗轉化為言語。

還有研究指出嬰兒缺乏的不是認知或言語能力,而是缺乏自我意識,只有在這種自我意識的幫助下,個體才能組織自己的經歷,所以我們能夠回憶起來的早期的經歷大概是三四歲的時候的經歷,不代表更早期的經歷我們當時沒有記住,不是的,他們都留存在我們的記憶中,只是我們缺乏線索把它們提取出來,因為成人之後我們所使用的提取的線索主要是語言。‍

2到6歲幼兒記憶的發展特點


2到6歲幼兒記憶的發展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