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華相片背後的故事


阿華相片背後的故事

接著昨天的故事,乘坐飛機到達盧克拉,開始EBC的行程,早晨在盧克拉的客棧吃完早餐,整理好行李便開始了第一天的徒步行程,之前做過功課,說是南池(珠峰南坡途中最大的一個鎮)的物價便宜,說去那邊請背夫更好。

阿華相片背後的故事

於是第一天我們只有負重徒步到南池,出了這道拱門便進前往珠峰的征程。大門上的這尊雕像是為了紀念在1993年4月首位登頂珠峰的尼泊爾女性--夏爾巴人帕桑拉姆(Pasang Lhamu),這是她第四次嘗試珠峰東南山脊線路,不幸的是,她在下撤途中墜入冰裂縫遇難,時年31歲!

阿華相片背後的故事


珠峰在西方被稱為“埃佛勒斯”everest ,而尼泊爾人則是稱之為“薩加瑪塔”因此圍繞珠峰而建立的自然保護區就叫做加瑪塔國家公園,我們全程基本上就在這個公園內徒步,這裡也是集中世界上雪山最多的超級冰雪公園。但在這條徒步線路,幾乎清一色的都是西方人,沒見有中國人,後來也證明了這一點,我們全程只遇到過一隊四人行的中國人,而且是在快結束的時候。

阿華相片背後的故事

在我們的頭頂上不時有直升機飛馳而過,後來才知道這些飛機大是救援用的,如果有人在雪山受傷,或出現嚴重的高原反應,都可以請求直升機救援,不過收費也不菲,約5000刀一次,現在可能漲的更多。

阿華相片背後的故事

在雪山腳下便是清澈碧藍的小河,這些河也是生命之泉哺育著世代生活在這裡的尼泊爾人。

阿華相片背後的故事


珠峰地區的徒步旅遊發展的非常成熟和完善的,不必擔心沒有吃住的地方,基本上每隔一段不長的距離都會經過一些村莊,這裡都會非常完善的休息驛站,多數是上在是住宿的客房,下面是餐廳,海撥越低的地方條件越好,食物花樣越多,價格便宜,越往海撥高的地方走,條件越簡陋,食物品種也越少,反而價格也越高。

阿華相片背後的故事

在徒步路上也會遇到很多瑪尼堆,夏爾巴人其實與中國西藏的藏民生活方式很象,據說很多也是從西藏那邊遷徙過來的,他們保留著藏族人的傳統生活,信奉藏傳佛教,所以在沿途見到各種瑪尼堆和佛塔也不足不奇了。


阿華相片背後的故事

今天的原計劃是趕到當地最大的一個市場Namche“南池”,但由於負重徒步,緩慢而辛苦,於是過了檢查站Monjo後,我們就在河邊的一個叫Jorsale 村子找了一家客棧住下來,這家客棧是典型的夏爾巴人開的,客棧住宿不要錢,只要在他們的餐廳吃飯就可以,在尼泊爾地區徒步,客棧的住宿都收費低廉甚至免費,前題條件就是住這裡也必須在這裡就餐。還有一點要特別強調,在經過Monjo前有一個檢查站,須要辦理登山證,需要提供二張相片,填一個表格,交1200盧比,合約70人民幣左右。然後到了Monjo就要購買加瑪塔國家公園的門票3000盧比,合約180元左右。

阿華相片背後的故事


明天接著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