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川 : 東風送暖春意濃 “戰”疫春耕兩不誤

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訊(通訊員 鐵曉芳)人勤春來早,春耕備耕忙。立春過後,天氣轉暖,萬物生髮,張家川鎮在持續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把農業生產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與抗疫防控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進,努力減輕疫情對農業生產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做到抓疫情防控與農業生產兩不誤。

張家川 : 東風送暖春意濃 “戰”疫春耕兩不誤

張家川鎮聚焦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目標任務,按照“抓產業,調結構,惠民生”的總要求,在統籌安排部署好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及農用物資需求的前提下,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生態農業,種植飼草玉米6000畝,實現“草—畜—肥”循環發展。

近日天氣轉暖,無論是在田間地頭,還是塑料大棚,不時有莊稼人忙碌的身影,與往年不同的是,他們都戴上了口罩,少了往年談笑風生的景象,只忙著平整土地、疏通溝渠、管護育苗大棚........,一副動人的春耕畫卷圖正在阿陽大地徐徐展開。

張家川 : 東風送暖春意濃 “戰”疫春耕兩不誤

楊上村村民馬寶軍已經開著拖拉機,戴著口罩在忙著旋耕土地。即使一個人,他也不忘戴口罩,“眼下疫情雖然還在持續,但對我們農民來說,搶抓農時一刻都耽誤不得,土地平整了。只待一場春雨,便可以鋪地膜準備種玉米了,今年鎮上宣傳鼓勵我們種植飼料玉米,算起來比種植普通玉米的經濟價值高,我們都很有信心,我今年種了五畝小麥,再打算種一畝洋芋、一畝普通玉米,四畝飼料玉米。”

“這種玉米畝產能達2000斤,每畝收入預計1200元左右,按照相關政策安排,每畝地還有200元的補助,相比普通玉米不僅產量可觀,價格也高出不少,對農戶來說,很有種植吸引力,我們還就銷售渠道預先和上磨村養殖專業合作社做了溝通,只待秋後收穫,合作社全部予以收購,根本不愁銷路問題。”張家川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我們要求老百姓在田間耕作時,不聚集,不扎堆,戴好口罩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在距離安全範圍內有序勞作,既不耽誤農活,也有效阻斷了病毒擴散蔓延的可能性,至於群眾所需農資化肥,村上會安排村幹部代為統一採購,最大限度保護了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峽口村黨支部書記馬永鴻告訴記者。

張家川 : 東風送暖春意濃 “戰”疫春耕兩不誤

同時,張家川鎮還統籌安排好春季動物防疫工作,要求全鎮29個村安排防疫員採用集中注射和查漏補缺相結合的方式,為村內及合作社豬牛羊、雞鴨等畜禽發放藥品,進行防疫,使畜禽免疫率均達到百分之百,確保春季動物防疫做到村不漏組,組不漏戶、戶不漏畜。

截止目前,全鎮已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得到了翻耕,畜禽免疫注射率及藥品發放也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接下來在遇到雨雪天氣的利好形式下,將逐步開展播種、施肥等春耕工作計劃,保障今年有個好收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