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50年代初批鬥地主現場:圖三地主跪在臺上,圖十百姓笑開了花


照片中的這些百姓歡呼雀躍是因為新中國成立後頒佈了土地改革法。解放前,我國農村經濟受封建土地制度影響,僅佔人口十分之一的地主們掌控著近七八成的土地,嚴重導致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1950年6月18日,為了保護廣大農民的權益,滿足百姓需求,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八次會議正式確立了土地改革法,農民們迎來了翻身的春天。

照片中是農民批鬥地主的景象。結合當時的國情,農村階級包括“工人、貧農、中農、富農、地主”五部分。曾經肆意欺壓剝削農民的地主,順理成章地成為了被批鬥的對象,百姓們爭相訴說他們曾做過的壞事。

地主又分為兩種。一種是世族地主或者縉紳地主,他們通常有著較高的地位,也掌握著政治方面的特權,有的是世襲的,也有的不是。比如四川一帶的劉文彩,他仗勢欺人,由於家族力量雄厚,所以肆意搶奪甚至是打殺農民,讓百姓又怕又無奈。照片中展現的川西彭縣昇平鄉農民批鬥地主的場面,此時的地主跪在臺上接受百姓的批鬥。


另一種被稱作庶民地主。他們大多是一些社會地位低,不享有特權的中小地主。他們自己也是大地主欺壓的對象,同時自己還要勞作、僱傭人手。照片中一名百姓正在與地主對峙,此時的地主已經羞愧的抬不起頭了。

圖為政府帶著百姓收繳地主家產。從照片中房屋建築的設計可以看出,這家的主人應該是個有錢有勢的地主,不然家中也不會有這樣精緻的雕刻鏤空。沒收財產時往往在周圍布有保衛人員,以免發生什麼突發情況。

照片中人們從地主的夾皮牆中找到藏物的畫面。舊時候,有些人家在建造房屋時會可以造出夾皮牆或者地下室,目的在於緊急情況下躲藏或者堆放值錢東西。土改時,有的地主不願意財產被沒收,就試圖將它們悄悄藏起來。從照片中可以看出,這家地主可能也不是什麼有錢的大地主,很有可能是一位有一些土地的庶民地主。


照片中是沒收財物的人員們在清點整合收來的地主的財產。仔細看看後面的房屋,不難推斷出這家地主應該是各有權有勢之人。畫面中的是他家中的陳設傢俱,在當時應該價值不菲。要知道,那個時代,大多數人家中是用不起椅子的,除非是有錢人家。這些椅子大概是放置在中堂的。

照片中一群百姓湊著看的紙條上寫著“地主階級剝削……”。圖中這些主要是沒收的衣物和一些傢俱。後面掛著不少皮草。

沒收的財產後經清點登記,按照自報公議的方式分配給了百姓。當今的一些鑑寶相關節目上,不少人家中的寶貝都是在這個時期分到祖輩手中的。但是當時受文化程度影響,大多數農民都缺少對文物的認知,他們寧願要一些實用的工具也不願意要這些裝飾用的瓶子。照片中是分東西現場。

除了財產,地主家裡的家畜和農具也要沒收分配。照片中是一位青海的農民在這次土改中分配到了滿意的土地、牲畜還有工具,此時的他滿臉寫著喜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