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 道德與法治 備考專題 文化建設--教師懲戒權

中考備考專題 文化建設--教師懲戒權

一、相關材料:

2019年11月22日,司法部網站公佈了教育部關於《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徵求意見稿,其中明確提出,教育懲戒是教師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職權,可根據學生違規違紀的情節輕重採用不同懲戒手段。與此同時,徵求意見稿也為教師行為列出了“禁止清單”。該徵求意見稿發出後,立刻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2020中考 道德與法治 備考專題 文化建設--教師懲戒權


二、備考習題:

1.我們應該如何理解教育懲戒?

教育懲戒,是指教師和學校在教育教學過程和管理中基於教育目的與需要,對違規違紀、言行失範的學生進行制止、管束或者以特定方式予以糾正,使學生引以為戒,認識和改正錯誤的職務行為。教育懲戒是教師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職權。

2.實施教育懲戒,教師應當遵循哪些原則?

①育人為本。教師應當基於關愛學生的宗旨、符合育人規律,達到教育學生遵守規則、增強自律、改過向上的目的。

② 合法合規。教師應當以事先公佈的規則為依據,尊重學生基本權利和人格尊嚴,遵循法治原則,程序正當、客觀公正。

③ 過罰適當。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性別、年齡、個性特點、身心特徵、認知水平、一貫表現、過錯性質、悔過態度等,選擇適當的懲戒措施,實現最佳教育效果。

④ 保障安全。教師應當事先了解學生行為動機、判斷行為性質,並注意方式、場所和環境的安全,防範可能出現的風險。

3.教育部有關《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並在實施前廣泛徵求意見說明了什麼?

① 我國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② 我國政府堅持依法行政,科學行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③ 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具有廣泛性、真實性,能夠充分保障人民利益,在我國廣大人民群眾可以依法參與民主政治生活。

④ 我國高度教育事業的發展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等等

4.頒佈實施《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有什麼意義?

① 有利於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保障和規範教師依法履行教育、管理學生的職責。

② 有利於維護師道尊嚴,促進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③ 有利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④ 有利於貫徹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推進學校進行現代治理改革。有利於明晰教師、學生(家長)權責,增進家校互信。等等

5.當前我國部分教師在管理學生的工作中存在哪些問題?

① 部分教師缺乏責任感,對學生存在的問題放任處理,或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

② 部分教師對學生的管理超出了適當懲戒的限度,簡單粗暴,給學生帶來了嚴重的身心損害,造成家校關係,師生關係緊張。等等。

6、你所期望的師生關係是什麼樣的?

尊師愛生、民主平等、教學相長、心理相容。等等

7.新時代合格教師有哪些要求?

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等等

8.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

① 老師的表揚意味著肯定、鼓勵和期待,激勵著我們更好地學習和發展。

② 老師的批評意味著關心、提醒和勸誡,可以幫助我們反省自己,改進不足。

③ 對待老師的批評,我們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師批評的內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等等

9.為有效推進《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請你出謀劃策。

(1)國家:健全完善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的細則,推進學校進行現代治理改革。

(2)相關部門:切實履行自身職責,依法加強學校各項工作的監督和管理,積極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氛圍。

(3)家長:轉變觀念,避免溺愛孩子,以科學的方法和理念教育孩子,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為孩子成長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4)學校和教師:積極承擔自身責任,認真學習相關規則和管理規定,依法施教,關愛學生,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嚴中有愛,適度懲戒,積極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5)學生:積極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思想道德和法律修養,培養高雅生活情趣和良好行為習慣,自覺抵制不良誘惑,科學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使自身全面發展。等等

10. 辨別與分析

A:中小學生國之未來,教師豈能去懲戒?

B:不良行為,不容忽視,多方努力促成長。

答:①中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我們應該關注中小學生的健康成長。② 對於中小學生存在的一些不良行為,教師進行適度的懲戒有利於使其改正錯誤,養成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他們健康成長。③部分中小學生存在的不良行為,違反校規校紀,嚴重違反社會公德,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且不利於自身的健康成長,不容忽視,必須加以矯正。④為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不僅需要學校和老師加以教育和約束,社會營造良好氛圍;家長用科學的方法和理念教育引導孩子;學生自身不斷提升自己的科學文化素質、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律修養;全社會共同努力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