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助手、豌豆莢等“越獄”APP下架,是否以後軟件都將收費?

第三方應用的井噴式爆發,蘋果和安卓在群雄逐鹿的混亂競爭中脫穎而出,最終演變成了兩極爭霸的市場格局。在獲取應用的渠道方面,iPhone用戶主要通過App Store,大部分國內安卓用戶則使用各大手機廠商提供的應用商店。

PP助手、豌豆莢等“越獄”APP下架,是否以後軟件都將收費?

不知不覺中,曾經在用戶手上各顯光芒的第三方應用市場現在也紛紛式微。日前,豌豆莢團隊發佈公告稱,2 月 28 日起,豌豆莢 PC 版停止在線服務;PP 助手也表示,iOS 版、iOS PC 版產品將下線。

提供第三方應用程序下載或服務的平臺似乎正在不可避免地走向衰弱。

昔日無比輝煌,本地化的優勢功不可沒

不管是iOS還是Android的,都是國外廠商主導研發的手機操作系統,早期進入中國,不可避免地面臨著水土不服,缺乏本地化問題。

以蘋果為例,早期的App Store不支持支付寶微信,用戶購買應用需要綁定信用卡。而且,當時iOS應用售價基本和歐美地區持平,一個應用要十幾元起。除此之外,幾年前iPhone安裝應用需要連接數據線通過電腦端的iTunes同步完成,這對國內用戶而言是相當繁瑣且困難的操作。

至於android,由於缺乏google的服務,國內市場在智能手機時代初期,android處於野蠻生長狀態,app安裝基本需要通過第三方渠道,有的甚至直接從app開發者網站下載apk文件。

google缺席直接導致第三方Android市場的熱潮

這種情況下,第三方應用市場如雨後春筍版出現,例如安智市場、應用匯、機鋒市場、91市場、手機樂園、酷安市場等等。

這些第三方android市場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國內用戶尋找和安裝應用程序的問題。坦率地說,這些應用市場的技術含量不高,得益於Android系統,其主要工作是打包和分發應用程序文件的開放性。

此外,在3/4G網絡普及的早期階段,數據流量價格並不便宜,類似於豌豆莢、91助手等電腦端應用管理工具,也獲得了不少人的青睞。除了無應用程序流量安裝外,它們還具有更豐富的功能,如文件管理傳輸。

而在iPhone這邊,雖然封閉系統讓iOS第三方應用市場很難發展起來。但當時它在國內非常流行越獄,不可否認的是,那個時候很多iPhone用戶越獄,很大程度上是為了下載並安裝免費的盜版應用。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智能手機行業經歷了太多的變化。市場容量趨於飽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幾乎每個人都有,產品功能,UI系統也更加複雜。刷機,越獄這些早期數碼愛好者習以為常的操作,現在也已經逐漸無人問津。

當手機已經越來越好,我們在獲取管理應用程序更方便時,這些第三方應用平臺,也在陸續退出歷史的舞臺,也就成為了必然。過去幾十年的經驗表明,整個科技產業的基調是多變的,而依附於手機行業的這一小塊區域,也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