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他鄉的土講家鄉的故事,藝術家孟福偉的陶瓷青川

廣元文廣旅 廣元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官方微信,帶你發現廣元每個角落的美麗

用他乡的土讲家乡的故事,艺术家孟福伟的陶瓷青川
用他乡的土讲家乡的故事,艺术家孟福伟的陶瓷青川

我以為要創作出好的作品,則藝術家應該不為名利所束縛,他可能會一次次地嘗試,又一次次地失敗。

——孟福偉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歷史悠久、風景優美、民風淳樸的青川源源不斷地向社會各界輸送優秀人才,他們或救死扶傷使人免於疾病折磨、或教書育人傳道受業解惑、或戍守邊疆保衛祖國、或愛崗敬業編織美好生活......青川縣美術館以推動青川縣文化藝術發展為己任,為藝術家提供推廣平臺和優質空間,今天分享的是青川籍藝術家——孟福偉。

用他乡的土讲家乡的故事,艺术家孟福伟的陶瓷青川

詩經

孟福偉

1976年生於廣元市青川縣,

1997年畢業於四川內江藝

體師範。2006年畢業於中

央美術學院,獲學士學位。

2013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

院,獲藝術碩士學位。

2006年-2016年任教於景

德鎮陶瓷學院,現為四川美

術學院教授,手工藝術學院

陶瓷藝術專業負責人。中國

美術家協會會員,重慶市美

術家協會設計藝委會委員。

用他乡的土讲家乡的故事,艺术家孟福伟的陶瓷青川

用冰冷的泥土創作出溫暖的作品

〔 獲獎 〕

● 2002年 參加青島國際沙雕節比賽並獲得「 二等獎 」 和「 創作優秀獎 」

● 2003年《吃酒席》獲中央美術學院優秀作品展「 二等獎 」

● 2006年《2005年12月4日的三鍋石》獲中央美術學院畢業展「 一等獎 」

● 2006年《2005年12月4日的三鍋石》獲全國高校雕塑優秀畢業作品展「 佳作獎 」

● 2007年《吃酒席》獲上海當代陶瓷藝術家提名展「 提名獎 」

● 2009年《生死時速》榮獲第十一屆全國美展陶藝「 金獎 」

● 2011年《2008 · 5 · 12》榮獲韓國國際陶藝雙年展「 金獎 」

用他乡的土讲家乡的故事,艺术家孟福伟的陶瓷青川
用他乡的土讲家乡的故事,艺术家孟福伟的陶瓷青川用他乡的土讲家乡的故事,艺术家孟福伟的陶瓷青川
用他乡的土讲家乡的故事,艺术家孟福伟的陶瓷青川

《 吃酒席 》

2003年榮獲中央美術學院優秀作品展/二等獎

2007年榮獲第十一屆上海藝術博覽會

上海當代陶瓷藝術家提名展/提名獎

孟福偉說《吃酒席》

創作《吃酒席》時,我是竭力想把自己有關農村的美好回憶表現出來。在我第一次使用陶土時,我感覺自己有些笨手笨腳,但在創作方面沒有受到什麼限制,因此,我反而能夠更直接、真實地傳達出自己的感受。《吃酒席》更多地體現了我質樸單純的情感,因此,這件作品中的情感要素大於技巧要素,也就更能打動人,感染人。

用他乡的土讲家乡的故事,艺术家孟福伟的陶瓷青川用他乡的土讲家乡的故事,艺术家孟福伟的陶瓷青川

《 2005年12月4日的三鍋石 》

2006年被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收藏

2006年獲中央美術學院畢業展/一等獎

2006年榮獲全國高校雕塑優秀畢業作品展/佳作獎

孟福偉說《2005年12月4日的三鍋石》

2005年10月,我回到家鄉四川廣元青川縣,用兩個月的時間收集整理創作素材——共一千七百餘張照片和3張視頻光盤。我反覆揣摩資料,揣摩我所看到對象的表情、體態、服飾、動作以及內心活動,力求作品出新、出奇、出彩。經過大半年的艱苦努力,《2005年12月4日的三鍋石》問世,這件作品最終得到了學校老師和專家同行的認可。

用他乡的土讲家乡的故事,艺术家孟福伟的陶瓷青川
用他乡的土讲家乡的故事,艺术家孟福伟的陶瓷青川

《 趕場天 》

2007年被外國友人收藏

2007年參加“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展覽”

用他乡的土讲家乡的故事,艺术家孟福伟的陶瓷青川
用他乡的土讲家乡的故事,艺术家孟福伟的陶瓷青川

《 2008 · 5 · 12 》

2011年榮獲韓國國際陶藝雙年展/金獎

( 被韓國國際陶藝雙年展收藏 )

2010年參加“第七屆中國當代青年陶藝家作品雙年展”/杭州

2008年參加 “文思 · 物語” 首屆赴臺大陸當代陶藝作品展/臺灣

中國文化部、中國美術館主辦

孟福偉說《2008 · 5 · 12》

我的作品《2008.5.12》取材於2008年5月12日發生的汶川地震,它寄託了我對家鄉受難的悲痛之情。事實上,我一直在思考,眼睛看到的更真實,還是內心感受到的更真實。最後,藝術需要再次創作,只有這樣才能表達出內心的“真實”!

用他乡的土讲家乡的故事,艺术家孟福伟的陶瓷青川用他乡的土讲家乡的故事,艺术家孟福伟的陶瓷青川
用他乡的土讲家乡的故事,艺术家孟福伟的陶瓷青川

《 生死時速 》

2010年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2009年榮獲“第十一屆全國美展陶藝展”/金獎

2012年參加“雕塑中國——中央美術學院雕塑創作回顧展”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中心

孟福偉說《 生死時速 》

家鄉的一個同學看完《2008.5.12》後對我說:“青川當時不是這樣的。”我當時很驚訝,問道:“怎麼會不是這樣呢?”我努力去理解他說的話,它可能包含以下三個方面意思:一是他看到的和我看到的不一樣;二是他們不願意再看到傷痛的事,就好比往傷口撒鹽一樣;三是作品中沒有把正能量的東西表現出來。他給我講了當時的經歷,在那生死關頭,他感受到的是親情和友情、是堅強和悲壯,更是人性的光輝和閃耀。聽了他的話後,我開始跳出《2008.5.12》的悲傷情緒,轉而思考人性與心靈的意義和本質。最後,我又創作了《生死時速》。

用他乡的土讲家乡的故事,艺术家孟福伟的陶瓷青川用他乡的土讲家乡的故事,艺术家孟福伟的陶瓷青川
用他乡的土讲家乡的故事,艺术家孟福伟的陶瓷青川

《 冬去春來 》

2015年參加 “首屆青島國際陶藝展”

2013年《冬去春來之包工頭》被江西省博物館收藏

2013年參加“體積的對話——中國青年雕塑家邀請展”/北京

孟福偉說《冬去春來》

作品《冬去春來》表現的是地震後人們重建家園的情景。描繪的雖然是普通的一天,但這一天發生了許許多多並不普通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我的作品描繪了包工頭這樣的人物形象。農村蓋房子,要麼是自己蓋,要麼是請本地的包工頭帶領的施工隊蓋,我覺得後者非常具有典型性。再比如,我曾看到牆上的標語“有手有腳有條命,自己的事情自己幹”,聽上去怪怪的,但是很有意思,所以我把它也作為素材融入作品當中。

用他乡的土讲家乡的故事,艺术家孟福伟的陶瓷青川用他乡的土讲家乡的故事,艺术家孟福伟的陶瓷青川
用他乡的土讲家乡的故事,艺术家孟福伟的陶瓷青川

《 拜年 》

2015年參加“首屆青島國際陶藝展”

用他乡的土讲家乡的故事,艺术家孟福伟的陶瓷青川

《 飛天夢 》

用他乡的土讲家乡的故事,艺术家孟福伟的陶瓷青川

《 問天 》

2015年參加“新態 · 2015太原國際雕塑雙年展”

孟福偉說《飛天夢》、《問天》

《飛天夢》《問天》是我對民間傳統成型工藝又一次嘗試性的“繼承和發揚”。景德鎮民間對瓷器優劣有兩個判斷標準:一是技術難度,工匠們常常用工藝的難度來評價瓷器的“藝術”水準,工藝難度高的往往價格也高。二是形式感與裝飾,工序繁多、工藝複雜的瓷器的價格往往就高。俗語講,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景德鎮近十年的耳濡目染使我對景德鎮陶瓷材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創作上我也有了新的思考。《飛天夢》《問天》是兩件形式感強、裝飾簡約、工藝難度大的作品,也是我對民間傳統工藝的一種“致敬”。

用他乡的土讲家乡的故事,艺术家孟福伟的陶瓷青川

孟福偉作品

孟福偉在藝術的道路上摸索前進,從第一次接觸陶瓷到一件件作品問世、展出、獲獎,儘管有過懷疑和失落,但從未停下腳步。技巧與情感的碰撞,關注和挖掘的遞進,孟福偉決定紮根“平凡”,把陶瓷作品的樹枝伸向普羅大眾、記錄風土人情。

從平凡中感悟生命的偉大,看見渺小的人閃耀人性的光,藝術從來都不是遙不可及。正如孟福偉所說“描繪的雖然是普普通通的一天,但這一天發生了許許多多不平凡的故事。”看見生活的人就是好的藝術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