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做好這三步,比你吼一萬遍有用得多

李阿姨說,她7歲的女兒甜甜特別叛逆。你不讓她做什麼,她還偏要做什麼。她經常給孩子苦口婆心的講道理,但甜甜從來都把這些大道理當是耳邊風,導致李阿姨經常發脾氣,甚至有時候實在忍不住都動手了,她知道隨便打罵孩子是不對的,但李阿姨說她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做。

孩子不聽話,做好這三步,比你吼一萬遍有用得多

其實,大人給孩子講道理時,孩子是沒有體會的,說衣服髒,大家覺得衣服髒不好,但是孩子並沒有這樣的體會和感覺,所以但是孩子沒有感覺到衣服髒的不好之處,因為衣服不是她自己洗先的,她對衣服是乾淨還是髒的區別也沒有很深的體會。

其實有這樣問題的家庭不在少數,尤其是青春期的家庭中,原本是一段最美好的時光被家庭矛盾搞得煩惱增多。

青春期的問題極大地考驗著家長的耐心和包容心,如果家長能夠知道一些基本的教育知識,就不會將問題弄得更加複雜。

孩子不聽話,做好這三步,比你吼一萬遍有用得多

那麼,當孩子不聽話時,作為家長該怎麼做呢?我覺得以下三點需要做到:

1. 尊重孩子的人格,平等對待,控制好自己情緒。

沒人喜歡被人兇巴巴的對待,溫和的語氣更容易讓孩子接受大人的建議。喜歡打罵孩子是無能表現,只能說明家長溝通能力低,不懂換位思考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孩子不聽話,做好這三步,比你吼一萬遍有用得多

2. 尋找聆聽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和動機。

知道問題在哪裡,才能有效溝通,成人看到孩子做了不可思議的事情,會火冒三丈,認為是孩子的錯,其實孩子們都有單純善良的心,他們做事情,有自認為充分的理由,即使做了成人眼裡的“錯事”,也要耐心問清楚原因,從根源認知上引導,讓孩子的認知和行為更加合理,經常打罵對解決問題沒有任何幫助。

3. 不評判孩子的人格,針對具體行為做出糾正,正能量引導。

用正能量的方式引導,用他們喜歡的溝通方式交流,比如“奧特曼喜歡跟按時吃飯的小孩一起拯救地球。”而不是說“你們怎麼每天都是看電視不吃飯,這麼不懂事,說了多少次也不改,媽媽很生氣,要關電視打屁股了。”

孩子不聽話,做好這三步,比你吼一萬遍有用得多

想讓孩子聽話,就要尊重孩子的意願,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並鼓勵孩子多說。只有親子之間做到良性溝通,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不聽話,而且願意表達的問題。一味強求孩子聽話,只會適得其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