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澤州周村"雞鳴一聲驚三縣″的華陽山腳下千年古鎮農村記錄

一年一度的元旦,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每一年過的越來越快了。

一轉眼春節,春節過後馬上二季度,二季度幾個節假日,上半年差不多了。緊接著中秋節,然後國親節,小時候經常寫作文引用“光影似箭,日月如梭”,當時也不理解真正意義,現在是真正感覺到了時間的飛逝。“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主席的詩詞寫的非常貼切。不管你承認與否,不管你高興與否,不管你成敗與否,時間總是不可逆轉地進行著它的過程,象人的生命一樣的不可逆轉。那麼,人生越往後,無論 成敗、興衰、起伏,都不可能離開人們的感情,人生的親情,還有歲月的無情亦或多情。

山西澤州周村

元旦期間,回老家走了走,看了看父母。

山西澤州周村

景色依舊,這幾年生活變化很大,老家的房子蓋成了別墅型的二層小樓,父母、弟弟一家住在裡面,日子過的很殷實。明顯生活在一天天地改善,人的心情也在一天天地變好。 天空在冬日的冷風的吹拂下變得分外的藍,不見雲彩。陽光雖然明媚,但室外的溫度依舊很低,不能久待。院外大門前的菜地除了一小畦的菠菜還散發著萎蔫的綠之外,已經只見黃土的顏色,夾扎著未曾融化的雪。菜地裡的土已經被父母用鐵鍬翻開,象犁鏵耕耘過的痕印,僵硬地凍在地裡,人踩上去仍舊不會碎裂。

山西澤州周村

家裡的溫度明顯的高了,人在裡面不覺得冷,換了新的暖氣片,自己燒得暖氣比以前好了。夏天擺在院子裡的花被全部搬進了家,防止被凍死,早在幾年前,父母養的花都是一個春秋,春天養花,冬天凍死,次年再養,如今舊房變成了新房,溫度也高了,花也能持續養下去了。

山西澤州周村

母親仍舊一如既往地不停地講老家的事,村裡有兩個人因涉嫌介紹販賣小孩而被抓,一男一女,兩個人都在被抓不到一年後死亡,一人死於獄中,一人在發現身患癌症後出獄病死家中。熟悉的人死亡,母親都會感嘆和惋惜。而女的死亡不久,村裡就傳言她的男人和村裡一個寡居的女人好上了。還有幾個老人,一個一個地相繼死去,有的老死,有的病死。還有患病的人,大多以腦梗、心梗為主。一個50多歲的婦女在城裡當保姆,伺候一個退休幹部,過的很好,退休幹部死後,婦女又回到村裡生活,退休幹部的子女又遵照父親的遺囑給了婦女一些錢。母親講的事後思路清晰,一點一滴的細節都講的很清楚,而且伴隨著人的喜怒哀樂,象在講述一個一個的故事。我們其餘的人也就是聽,沒有插嘴的餘地。鄉村總體是在一天天地變好,大家在生活中改變,在改變中生活。母親在用自己的嘴講述眼見的事實,在講述發生一切,唯恐有所遺漏,我們聽著親切的嘮叨,感受著生活的變遷。

山西澤州周村

母親的身體很好,這主要是堅持每天早上的鍛鍊。幾年前的一次體檢,母親發現身體的一些指標尤其是血項指標不好,於是開始鍛鍊、吃藥,幾年如一日的鍛鍊下來,身體的各項指標基本正常,於是心情也好了。鍛鍊也是辛苦活,能夠堅持下來的,不容易,母親在鍛鍊的時候認識了一些老人,大家更加增加了交流,生後也更加豐富了。母親喜歡的電視節目也從一些如“小郭跑腿”、感情電視劇的家長裡短轉移到了“星光大道”、“好聲音”、“回聲嘹亮”等一些陽光的節目,感覺看了這些節目心情更好,是啊,有心情好的節目為什麼不看,反而去看陰暗面,搞的自己也不高興呢。

山西澤州周村

中午吃的是餃子,仍舊是皮厚,多少年了,雖然口味有所改進,但依舊是家鄉的風味。所以多年的習慣是不容易改變的,這就是生活。回來的時候,我們帶了些時興的蛋糕、點心、茶等,走的時候帶了些母親自己種的白菜,自己做的西紅柿醬、自己曬得山楂片,我說山楂片泡水對血壓、血脂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於是母親就曬了很多,事實上我的高血壓也確實降了下來,而原因主要是堅持喝山楂水和鍛鍊。

山西澤州周村

兒子上初二,放假後在老家住著,寫作業和玩。從小在老家長大的兒子,對老家有著特殊的感情,可能還源於弟弟的兒子和他年齡一樣大,同齡人有共同語言。自從我的工作從地市調到了太原,父母看電視時就增加了對太原的天氣的關注,父母對一個城市的關注,正是因為對城市裡的兒子的關注,這正是人間親情所在。正如我們對國家、城市的關注,因為有了熟悉的人,才更加具體的去關注,去感受,如果其中沒有我們熟悉的親人或者朋友,那麼,我們的關注度就會停留在淺淺的層次。所以,人是感情牽掛的交匯點,一切正因為有了人,才變得那樣精彩。

山西澤州周村

下午5點,弟弟在鎮裡的一個初中同學開的飯館裡定了一桌老家的酒席,一家人去吃了吃,重新品嚐了我們從小到大吃的“周村十大碗”,百吃不厭,吃飯也象一些人講的,就好那一口兒。我想,除了飯菜的本身,裡面也包含了一種美食文化。就像我從小喜歡吃麵食,現在依舊喜歡吃麵食,而90後的兒子喜歡吃米飯,也許長大後還是喜歡吃米飯,人,有些習慣是很難改的,有些口味是容易懷舊的。比如吃不厭的是家常飯,土豆絲,小米湯,而酒店裡的飯,常常讓人厭煩。

山西澤州周村

飯後,我和家人披星戴月往回趕,城裡還有朋友叫著聚聚,好長時間沒有見面。“披星戴月”,近一年來,我最適合用這個詞,週日、週五經常披星戴月來往於省會與地市之間,忙忙碌碌,嚐盡了生活的艱辛,而自己也日益變得理智與成熟,正在尋找一條適合自己生存發展的路,我發現,越往前走,越會發現自己沒有退路,往前走,還有希望,往後走,就是懸崖。每天生活在工作、矛盾和生活之中,在解決矛盾和克服困難中生活,成長。

山西澤州周村

而始終縈繞於心的,是天際的一輪明月,朗照於天地間,雖然不會說話,但足以照明我前進的路。正如毛澤東的一首詞“猶記當年風火裡,九死一生如昨。獨有豪情,天際懸明月,風雷磅礴。”我想,這一輪明月,就是生活的航標,在指引自己前進。

作者簡介:旅行歲月小記,用心靈感悟記錄人生的實際和心靈的旅程。勵志語錄,進則兼濟天下,退則獨善其身。曾經在紙媒發表散文、詩歌、論文多篇。歡迎交流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