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春灌咱能再等幾天嗎?春灌並非越早越好

近年來,在氣候和人為的雙重作用影響下,新疆土壤鹽漬化現象日趨嚴重。尤其是棉花收穫之後,土壤裸露在地表,加上又停止灌溉,蒸發強烈,很容易就把土壤中的鹽分帶到地表,造成土壤鹽漬化。

農業生產中,最常用的去鹽鹼的方式就是灌溉,在棉花生產過程中,一般有冬灌和春灌之分。

事實上春灌是對冬灌的補充,也是春播作物的生產基礎。春灌主要是針對沒有進行冬灌的田地,或進行冬灌但春天缺墒(缺水)的田地以及鹽鹼較重的農田而進行的。

今年受疫情影響,棉農朋友都在“居家備耕”,但這不影響我們對春灌的規劃。一般來說,按照“冬灌春不灌、春灌冬不灌“的原則,還請大家與有關部門保持溝通,一旦能下地春灌,相信各相關部門絕對不會“攔大家一秒”,肯定會第一時間完成春灌工作,以降低疫情對今年棉花種植的“第一重”影響。

春灌越早越好嗎?

現在南疆的土壤基本都處在裸露狀態,灌水以後,地表蒸發強烈,很容易造成返鹽現象。灌水的過程,水分把土壤中不易溶解的鹽溶解,隨著蒸發作用,鹽分隨水分向上運用來到地表,反而對棉花播種不利。

最好是在春耕前夕,完成灌水工作,這樣不僅能脫鹽,還能起到保墒的作用,實現一播全苗。

春灌灌水越多越好?

我們都知道灌水以後,表面的鹽分隨著水分,被帶入土壤深層,遇到不同土質,鹽分停留不同。灌水量越大,脫鹽率就越高,洗鹽效果越好。

據相關研究表明,在相同灌水兩下,地表溫度為5℃、氣溫為12℃下灌水脫鹽效果明顯優於地溫10℃、氣溫17℃的效果。因此我們在選擇春灌時,不僅要關注灌水量,更要注意不同溫度對土壤脫鹽效果的影響。做到“節約用水、優化水資源“,科學用水科學灌溉。

春灌水量需多少?

一般來說,根據新疆的土壤類型,每畝用量大約在80立方米到100立方米之間。

南疆的春灌工作一般在2月底-3月初,北疆的春灌時間相應會推後一點,待地表解凍以後,才開始平地、築埂、灌水。灌水一般會採取大水漫灌、開渠引水的形式。

最後,鏈花APP想再嘮兩句:目前雖說全疆已經連續三天“新冠”新增確診為零,但觀察人數仍在增加中,所以還請廣大棉農“再忍忍”、“再支持下全國一盤棋”,齊心協力,贏得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