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聯招聘郭盛:降薪應該從老闆做起,而不是讓員工背鍋

智聯招聘郭盛:降薪應該從老闆做起,而不是讓員工背鍋

燃財經(ID:rancaijing)原創

作者 | 蘇琦


疫情之下,很多創業者發現,人的問題才是眼下最難處理的。


為了幫助創業者看清局面、應對危機,2月21日,燃財經舉辦“創新經濟戰疫計劃” 第四期線上沙龍,主題聚焦人事招聘行業。智聯招聘CEO郭盛做了《疫情之下,企業如何招人用人》的分享,並和燃財經總編輯賀樹龍做了在線對話。


要點速覽:


• 今年有17%的人放棄跳槽,簡歷投遞量下滑了70%-80%;

• 看到疫情就去安排裁員或者降薪是過激反應,企業應該做長線安排,看到不確定性背後的東西;

• 降薪調整要從老闆自己做起,不要讓員工成為疫情的背鍋俠,現在其實是儲備人才的好時機;

• 有IT、產品、程序等經驗求職者的工資漲幅要高於普通求職者,建議普通求職者掌握新技能,對職業重新定位;

• 視頻本身是一個風口,但視頻面試未必是風口。在未來,面試一定還是視頻和線下相結合的狀態;

• 從美股退市以後,智聯招聘希望能夠重啟國內資本市場計劃,並對國內的資本市場抱有很大信心。

疫情下的人才市場整體慘淡,外賣、教育、法律行業逆勢增長


我認為整體的人才市場壓力還是很大的。從企業端來看,實行裁員的企業數量高於積極招人的企業數量,裁員的企業數已經佔到了30%以上,但仍在積極招人的企業只佔20%-25%。

往年,春節之後應該是一個非常旺盛的求職季,但現在情況完全變了,大概有17%的人放棄了跳槽,簡歷投遞量下滑了70%-80%。

我有一個朋友是做人力資源外包的,以前他在過完春節以後都很痛苦,因為很多人跳槽,他要重新更新數據,成本巨高。現在他看到企業不敢裁員、求職者也不敢跳槽,整個招聘市場相對來說比較冷清。

但是市場內也不全是壞消息,有一些行業還是做得特別好的,存在一些亮點。尤其是在復工後第一週,能看到一些行業在逆勢成長,比如平臺型的餐飲企業,像美團、餓了麼以及KFC等生意非常好,這類企業在大量招收送餐人員。

還有就是教育培訓企業,特別是線上教育培訓企業,招人需求也非常旺盛,對技術人員和銷售人員都有非常大的需求,我相信這個行業也一定是在疫情當中收益巨大的行業。

還有一些大家意想不到的行業,招人需求也非常高。在疫情的衝擊下,企業的法律糾紛和人力資源糾紛開始變多,對法律方面的專業人士和中介機構的需求增加。

房地產是一個正在積極蓄水的行業。我想房地產商可能已經看到了,在淡季之後會迅速迎來旺季,所以他們在提前做好人員儲備,當然這跟目前很多貸款政策出現的放鬆也有關係。

降薪調整要從老闆自己做起,現在其實是儲備人才的好時機


最近很多新聞報道都在說企業裁員,裁員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糾紛。在這種特殊的時間點上,企業如何進行人力資源管理成了當務之急。

首先,現在各種法律法規十分嚴格,當你在做裁員的準備之前,一定要明確法律法規的要求。

其次,現在很多企業一說到活下去,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裁員和降薪。到底是先裁員還是先降薪,次序沒關係,重要的是企業主要找到自己的初心和核心目的。大部分員工其實都能夠理解“共度時艱”這個概念,大家不願意看到的是,所有的員工都在共度時艱,但是對老闆自己沒有任何影響。

我覺得正確的方法是告訴大家,員工痛,老闆其實更痛。然後無論做什麼調整,都先從老闆開始,讓員工看到你的誠意,看到你確實是為了整個企業好、為了留下來的員工好,這就已經邁開了一大步。接下來對員工的各種安排,要好開展得多。

舉個例子,我看到很多做得好的企業。他們的老闆自己先來上班,第一個復工。老闆對自己的薪酬降至少50%,甚至是零薪酬,還拿出股權激勵或者期權激勵跟大家分享。另外,即使要求大家降薪,也承諾一旦企業恢復,一定會跟大家共享勝利成果,這樣的溝通會讓員工更容易接受。

在這個時候,我們往往能看到一個老闆的經營理念和感召力,是否足以讓企業降本增效並順利度過危機。

還有一點需要提醒的是,其實在很多組織裡面,或多或少都存在巨大的浪費現象。有些老白兔員工其實對企業的貢獻沒有那麼大,在這個時候反而選擇明哲保身、倚老賣老,不和企業共擔風險,企業在這個時候應該慎重考量這些人。

企業主也必須瞭解到,疫情之後,復工的時間可能比我們想象的都要快,很多行業會出現一些報復性反彈。現在市場其實已經有了初步的恢復跡象,所以當我們在做很多準備工作要過冬的時候,一定要意識到春天很快就到了。

再提醒大家一點,現在我估計大家想的更多的是裁員而不是招聘,但實際上現在市場上有大量優秀的人才正在釋放,你的企業如果預測到在未來會有一個比較大的增長,現在其實是儲備人才的一個非常好的時機。

眼下很多企業都在做調整,在裁員降薪、優化人員、調整架構的過程中,企業主也會犯一些錯。

第一個錯誤是,老闆很焦慮,一焦慮就開始各種調整,會引起整個組織的焦慮。原本船隻是稍微進了一點水,結果船長一直在想辦法把金銀財寶往自己口袋裡裝,隨時準備跳船。這種焦慮不斷傳遞,就會讓整隻船失去方向。當企業主看見了困難要進行調整的時候,一定要有相當大的定力。心裡心急如焚,面上也要雲淡風輕。

第二個錯誤是,發生險情後老闆讓員工成為背鍋俠,沒有對自己做任何處理。員工會想,為什麼老闆的錯誤要讓我們來承擔,即便他離職了,也是心懷怨念地走。老闆一定要先看到自己的問題。

第三個錯誤是,老闆沒有看到明天。大家都知道今天很艱難,但在這個過程當中,作為老闆,一定要看到明天,想明白明天的情況。應激反應往往是錯誤的反應,老闆要看到不確定性背後的東西。

把現金流和利潤分開,不要做對短期現金流有傷害的事情


這麼長時間不開工,而且還是在旺季不開工,對企業的收入肯定會造成影響。但智聯的收入雖然受到影響,現金流還是非常健康的。這得益於我們內部關於工作效率、組織流程、運營效率方面,早就開始做提高。

對企業來說,如果是在短時間內才考慮到現金流健康的重要性,那將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情。我們從去年就開始在現金流和產品的利潤率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任何時候都儘量不要做應激反應,而是在很早以前把最壞的情況都考慮一遍,才能形成健康的組織。正是得益於去年我們就考慮了很多極端情況下會出現的問題,所以現在才會有比較好的局面。

那麼,如果過去沒有考慮過,現在應該做哪些挽救措施來保證現金流的健康呢?

首先,要把現金流和利潤分開來,你的利潤可以是負的,但現金流一定要是正的。在這個過程中,節流比開源還要重要。

首先,把一些不必要的業務砍掉,把一些在未來不會帶來很多效益的支出砍掉。其次,房租和人工成本也是企業的大頭。人工方面,要選擇戰士。房租方面,一定要趕快去跟房東更新一次政府最新的政策,幫助自己節省現金。最後就是社保和公積金,趕快派專人和當地的政府部門取得聯繫,沒有專人也可以找中介機構,把這部分錢省下來。

這幾個措施就已經可以幫你省掉很多不必要的現金流支出,包括有一些廣告能不打就不打,不要去做太多對短期現金流有傷害的事。

另外一個措施就是開源,現在大家都看到有很多貸款項可能比找投資更靠譜。往往在這個時候有很多中小企業的銀行貸款會很大方的放出來。

很多中小企業其實帳面上有三個月的現金流,已經是相當不錯了。大部分中小企業頂多只有一到兩個月的現金流。這樣如果在今年三月份還沒有大規模開始復工的話,這些企業就比較危險了。

我在跟很多企業的接觸過程當中,也確實看到有一些企業還是在打腫臉充胖子。這個時候一定要關注現金流。能夠節約的地方就儘量節約,能夠節省的開支就儘量節省。千萬不要做第一個倒下去的人。

勇士比懶人重要,員工比股東重要


對於智聯來說,和企業一起共度時艱是我們非常重要的要求。我們對中小企業有免費的招聘服務、產品延期消耗的服務,以及幫助企業減少成本的服務,比如稅務、社保、靈活用工、勞動力外包等。其實各地都有各種各樣的優惠政策,靈活運用這些政策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工作,能為企業節省大量費用。當然,智聯也推出了很多創新的無接觸招聘產品,比如視頻面試等。

疫情對智聯的招聘業務有比較大的影響,但好在智聯有其他的業務早就開始佈局,比如線上培訓業務的增長非常快。另外智聯會幫助企業做靈活用工、薪酬安排等工作,這些都是反週期業務,有非常大的提升。這些反週期業務我們在兩年前就開始考慮了。

我們當時就在想,如果有一天經濟下滑,或者出現突發情況,我們一定要有一些反週期業務,這也是我們的一個核心邏輯。所以智聯招聘現在內部都叫智聯集團。

關於復工,我們全國有38個分公司,各地的政策都不一樣,我們當然是希望早點復工,但復工又面臨疫情防護等風險。經過討論,我們認為不管當地的法律法規如何,員工的健康一定是第一位的,所以要在員工本人健康和物業大樓做了非常好的防範措施的情況下,才能復工。

在這個原則之下,我們的復工正在逐步開展,有條件的地方早一點,沒有條件的地方可能晚一點。目前復工的狀況基本上是30%-50%,多數員工還在家裡辦公。

集團內部也在進行組織調整。智聯的一個核心價值觀是“勇士比懶人重要”。在疫情之下,我們看到大家的付出是不一樣的,哪些是勇士、哪些是懶人,哪些組織要擴張、哪些組織要收縮,會分得比較清楚。在這個核心價值觀指導之下,很多東西就比較容易執行了。

智聯的第二個核心價值觀就是,“員工比股東重要”。如果我們的員工能夠得到利益,他一定是在股東之前得到利益。

如果因為疫情我們就去安排裁員或者降薪,我覺得這已經是過激反應了,在過激反應之下人往往會犯錯誤,還是應該要做一個長線的安排。

對話郭盛:

建議求職者掌握新技能,一定要對職業重新定位


燃財經:去年有不少企業裁員,今年開年又迎來了新的挑戰,還有一批應屆畢業生也開始求職,求職難的狀況會不會進一步加劇?

郭盛:雖然企業招人的需求沒有那麼旺盛,但還沒有進入失業潮。主要是因為中國年輕勞動力的供給在減少,中國的老齡化程度在加深。

像985、211的優秀畢業生,他們還是會有大量的企業去爭搶。更多的難題是在於一些普通院校甚至專科院校的學生。他們學到的東西和社會還是比較脫節的,所以他沒辦法適應社會。

燃財經:你會給應屆生求職者什麼建議?

郭盛:我給他們的建議是,首先,讓自己脫穎而出,掌握一些技能。據智聯的薪酬調研報告,普通的、沒有突出亮點的求職者,他今年工資同比去年的增長幅度只有5%。但是對於一些有技能的,比如說有IT、產品、程序等經驗的人才,工資漲幅可以達到10%-15%。如果你能夠在畢業時就練就一些技能,對你的人生會有很大的幫助。

其次,除了努力尋找機會,更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匹配自己的機會。以前大家都是海投簡歷,現在應該用深鑽洞的方式,想辦法對自己特別感興趣的行業和企業做研究調查,培養自己在這方面的認知能力和人脈,然後想辦法在這個行業的職位裡找到鑽石。

燃財經:是不是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所有的求職者都需要調低預期、重新對職業做定位?

郭盛:國內有很多新興的職業出來,就有很多職業會被淘汰,所以一定要對職業重新定位。比如很多記者現在變成自媒體記者,也算是一種重新定位。只有這樣才能與時俱進,在這個社會上立於不敗之地。

調低預期取決於你的預期是什麼,是錢還是職業中的成長和學習,以及這個預期是長期還是短期,三個月內預期肯定是要調低,但如果你預期的維度是三年,那其實只要你在合適的賽道上,就完全不用那麼絕望。我覺得這個社會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關鍵是未來你在哪一個賽道上,以及你在這個賽道上願意跑多久、跑多辛苦。

舉我身邊的一個例子,他是我的同學,我們從商學院畢業的時候,大家都在做投資、做諮詢,工資都特別高。只有他學業非常出色,背景也非常好,卻跑去了一個印度的鋼鐵公司。我們就問他,你為什麼去這個鋼鐵公司,他說這個公司誰都不會去,所以我在那裡就是一個特別厲害的人,最後他成了這家公司的CEO,現在這家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鋼鐵公司了——塔塔鋼鐵。

視頻面試未必是風口,面試一定是視頻和線下互相結合


燃財經:視頻面試最近十分火熱,你覺得這會是一個長期的“風口”嗎?

郭盛:視頻本身是一個風口,但是視頻面試未必是風口。在視頻上,大家看到的很多信息是不完整不全面的,但企業通過視頻進行面試,肯定還是希望瞭解求職者,而且有非常強的互動,希望知道求職者和企業有沒有非常好的化學反應。視頻面試由於是遠程,很多豐富的信息可能就無法捕捉了。所以我覺得這個是對視頻面試的一個非常巨大的阻撓。

現在在無接觸的情況下面試,企業沒有選擇,只能做視頻面試。所以我覺得視頻本身是一個長期的風口,而面試本身是一個傳統行業。在未來,面試一定還是視頻和線下互相結合的狀態。

燃財經:很多人不願意線上面試,有什麼好的辦法嗎?如果初試通過視頻面試,後面的面試還需要面對面嗎?

郭盛:如果求職者都不願意答應你線上面試的請求,那基本上這個人對你的公司興趣不大。如果是初級崗位,那麼直接pass掉就可以了。如果是高級崗位,可能還要通過其他方法跟他聯繫,幫他擺脫線上溝通的心理障礙。一些標準的技能如財務會計,在線上面試完全沒問題。但對於那些職位要求比較高的、跟組織文化相關性比較高的職位,面對面的面試甚至群面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燃財經:你們會將海納、賽碼這樣的專業線上面試(筆試)提供商,以及Zoom、小魚易連這樣的遠程會議軟件看成是競品嗎?與它們相比,智聯有哪些優劣勢?

郭盛:我覺得不算是競品,他們更多是視頻工具的供應商,而不一定是面試工具的供應商。所以我們的強處未必是在視頻,而是在於面試和人力資源領域。

用戶和客戶的需求依然是最重要的事,目光放長遠疫情終將過去


燃財經:在線招聘雖然是個老行業,但新模式和新玩家也在陸續湧現出來,最近幾年感受到哪些競爭壓力?如何應對?

郭盛:這個不確定性包括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國內跳槽頻率由高轉低的變化、移動互聯網的紅利消失,這些都會帶來很多壓力。怎樣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更多用戶,也是我們面臨的一個主要課題。

但不管環境如何變化,不變的是去看用戶需求,看哪些新技術比較容易跑出來,看組織的能力怎麼鍛鍊。沒有一個企業有一勞永逸的應對方法,最核心的還是抓住用戶和客戶的需求,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燃財經:去年以來,有關部門對大數據相關行業進行了整頓,有一些“買賣”簡歷的公司被查處了。你認為這波整治的原因是什麼?對行業帶來了哪些影響?

郭盛:“買賣”簡歷這樣的灰色交易對行業的負面影響是非常巨大的,但是一些企業甚至很多黑客還是會去偷偷做這樣的生意,對於用戶的隱私保護非常不利。對這些企業進行懲處是一件好事,這可以保持行業的健康性。以前我們要告這樣的做簡歷買賣的公司還要去做各種各樣的舉證,去推翻這種無罪推論。我們為了打一個官司,提著50盒子的資料去證明對方企業在幹壞事,目前的狀況已經健康很多了。

燃財經:2020年局面複雜,智聯招聘今年最重要的幾件事是什麼?從美股退市之後,智聯下一步有沒有登陸國內資本市場的計劃?

郭盛:2020有很多的不確定性,但是眼光放遠一點,很多問題都是能夠解決的,目前的疫情只是長線裡面的小波折,不用把它想得太過複雜,大多數企業都能挺過去。從美股退市以後,我們的主要目標也是希望能夠重新啟動國內資本市場計劃,我們對國內的資本市場還是很有信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