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又要打好脫貧攻堅戰】萬山:防疫春耕兩不誤 壩區產業穩“菜籃”

為了有效應對疫情,保障百姓“菜籃子”供應,萬山區500畝壩區產業迅速組織群眾加大“馬力”,實現防疫春耕兩不誤,全力保障蔬菜市場供應充足穩定。

【既要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又要打好脫貧攻堅戰】萬山:防疫春耕兩不誤 壩區產業穩“菜籃”

黃道鄉丹陽村壩區


在黃道鄉丹陽村壩區,貴州百匯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蔬菜大棚基地一片繁忙的景象,30餘名務工群眾戴著口罩分工協作,有的在搭棚,有的在潤土,大家分散在壩區的各個角落,忙而有序。公司負責人楊元桃表示,“肥料、自己育的苗現在到位了,工人都已經到位了。到今天為止,已經栽了差不多有4個品種了,栽的面積差不多將近40畝了,一個星期之內差不多栽得完。”

【既要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又要打好脫貧攻堅戰】萬山:防疫春耕兩不誤 壩區產業穩“菜籃”

黃道鄉村民搭棚


抓生產、保供應、穩價格。貴州百匯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把蔬菜生產作為當前最重要的一項工作來抓,採取大棚內再搭建小拱棚起保溫作用,提高棚內溫度,促進苦瓜、黃瓜、四季豆等蔬菜生長。

公司在抓好蔬菜生產的同時,還解決了當地群眾疫情期間不便外出務工的就業難題,讓鄉親在家門口就能就近就業。“我們在這種菜有技術員經常來指導我們,對於打枝、進苗也學得三分之二了,現在不用出去打工了,離家近,我可以一起照顧家人了。”黃道鄉田坪村村民羅鳳蘭很是滿足當前的工作和生活。

【既要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又要打好脫貧攻堅戰】萬山:防疫春耕兩不誤 壩區產業穩“菜籃”

高樓坪村民種植豇豆


大棚復工、農民就業,百姓的生產生活陸續恢復正常。在高樓坪鄉,貴州銅仁萬山高豐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工人們正在栽種豇豆,有條不紊地將幼苗插進泥土,用薄膜蓋好,做好保溼保溫工作。“由於疫情原因,我在家裡已經呆了一個多月了,我以前是在打火機廠上班,現在廠裡也還沒有開工,我就在我們這個大棚裡做點事情,補貼點家用。”基地工人黃海琴說道。

人員開始復工復產,大棚種植得以“提速”。目前,高豐實業有限公司的20餘個大棚已經完成種植,其餘大棚開始翻耕,後續將種上西紅柿、黃瓜等蔬菜,預計在3月之前完成全部種植任務。在開足馬力生產之際,工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才是重中之重,因此,公司嚴把“人員關”和“檢測關”。“我們復工復產了,在這個疫情期間我們很注意工人的生命安全,每天上工之前我們會為他們體溫檢測、發放口罩。同時我們要求人員不能聚集,一個棚裡不能超過6個人。”公司負責人蔡芹介紹道。

【既要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又要打好脫貧攻堅戰】萬山:防疫春耕兩不誤 壩區產業穩“菜籃”

蔡芹在大棚採摘茼蒿


除了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復工外,高豐實業有限公司還創新對接模式和機制,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助農增收成效。2019年,壩區產業為高樓坪鄉844戶2765名貧困群眾實現利益分紅。

據瞭解,萬山區500畝以上壩區共有12個,涉及到8個鄉鎮(街道)19個村,總面積達9900多畝。目前,壩區主導產業佈局原則上結合當地資源稟賦,因地制宜,按照“適合什麼種什麼,什麼賺錢種什麼”的原則,重點選擇一至兩個主導產業重點發展,以壩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突破口,加快推進壩區農業產業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發展。“今年,我區壩區產業的發展主要措施有三點,一是壩區不能出現有一畝地的土地撂荒,二是壩區不能種植一顆低效粒玉米,三是所有壩區都要創建為達標以上壩區,實現畝產值達8500元以上。”萬山區農業產業辦主任韓彥如是說。

【既要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又要打好脫貧攻堅戰】萬山:防疫春耕兩不誤 壩區產業穩“菜籃”


下一步,萬山區將切實加強對春耕生產的指導,組織農技幹部深入春耕生產第一線,引導農民實施深松整地和產業結構調整,選用優良品種,引導經營戶加強種子、化肥、農藥、農機具的貯備,形成發展一片產業、帶動一方經濟、富裕一方百姓的農業格局。(區融媒體中心:龍豔 龔昌俊)


分享到:


相關文章: